殷春庆
活动式课文转变了学生地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再只局限在做题和复习上,它突破了传统教科书只围绕内容提出问题和活动设计的局限,成为了知识点、技能的载体,使得课堂教学具有互动性和探索性。通过这种转变,新教材一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让学习主动起来。
活动课文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通过完成活动,学生可以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成果,在取得成就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地理学习的信心,活动中包含的一些对地理知识的扩展也不再只是对过往知识的复习,而是更具有前瞻性的探索,通过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教材,也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锻炼了实践的能力。
活动式课文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活动的目的,一种是按活动与内容的关系。前者通过给出具体资料让学生分析,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又培养学生包括绘图、设计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参与社会问题讨论,开放学生思想。后者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且通过一些必须进行的活动,让学生掌握所学技能。
这两种类型一个是重在培养能力,一个重在对知识的巩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对活动式课文的教学提出了要求。
一、正确认识活动式课文
活动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内容,它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地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和创新能力,提倡学生在实践中寻求真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
对活动式课文的认识主要就是要认识活动式课文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是顺利进行地理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活动进行增减和改进,让教学变得充满活力。教学中活动运用得好,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挥活动作用
活动虽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要让活动发挥它的作用,起到实际的意义,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要认识到活动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有些活动起不到教学的作用就要坚决取缔。
比如,在《比例尺》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测算曲线距离的活动,但教材中的活动相当繁琐,并且得出的结果也不准确,和这种活动相比,用细绳作为中介的测量方法就方便实用得多,作为老师,就应该放弃这种活动,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让学生设想活动,寻求新方法中去。
三、对活动进一步挖掘
比如,在学习《天气与气候》的时候,学生认识到了天气、气温、降水、气候对人类的影响,那么这时可以提出一些设问,比如在我国哪些地区这种影响比较严重?又或者以全球气候来看,哪些地区受气候影响较小,生活更舒适?这样做锻炼了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合理增加活动
教材中的活动多偏向于讨论、观察型,实践性的活动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增加具有实践性的活动,以便更好的说明科学道理。
比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安排增加四季变化的小活动,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小实验,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纳知识。
五、把活动主导权交给学生
活动虽有老师牵头开展,但真正参与其中的却是学生,因此,把活动交给学生,才能创建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
在活动中,老师要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喜好选择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并积极赞扬,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自信,对学生不对的回答不能全盘否定,要耐心教导。
比如,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气流走向模型的建立,一些学生的模型做得十分漂亮,而一些学生的模型不仅不够好,还可能有知识方面的错误,这时,老师不能将两者进行对比,以免伤害后者的自尊心,要悉心教导,指出他们的错误,然后督促他们改正,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陪衬者。
六、将活动与教学融为一体
活动开展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学习《大洲和大洋》时,老师在教学之前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提出一些疑问,然后老师通过回答这些疑问,将互动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而且这样也做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发散思维。
活动也可以作为课堂演示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公转时,老师可安排学生上台亲手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转动。
活动与教学统一,让活动的指向性更加明显,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够了解通过活动得到哪些知识,这样他们才乐于动手,不仅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七、注意接收活动反馈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特别留心这些问题,也要注意主动询问学生,接收他们关于活动的反馈,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活动的质量和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活动课文在地理教材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想要教好地理,就必须掌握教授活动课文的方法,通过结合教材、合理开展、积极拓展等方式将活动课文很好的运用起来。活动课文的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也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思想,是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