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2014-05-27 10:22赖晓云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凡卡辩论评价

赖晓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031-02

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从事探究活动,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才能使教学训练目标真正落实。

一、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1.产生兴趣是有效自主学习的前提。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来源。因此,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用新颖的导课,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只有产生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相应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注意品质,还应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深刻地掌握抽象性和逻辑性的数学知识。

2.合理质疑是有效自主学习的保障。学生会根据教学内容质疑问难,教师依据学生的疑难进行教学,这无疑是“以学定教”的最好方式。所以教师要教给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根据教学实践,归纳出几种常用的方法:一是根据教学内容提问,二是根据学习提示或要求提问。针对问题多的情况下,教师就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抓住关键找出最有探讨性的问题。

3.善于独立思考是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会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善于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思维得到提升的重要前提。学生思考问题一是要把握“一读二思三解答”的三步走原则,否则就会导致自己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二是多渠道进行独立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也是拓宽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更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时出现新的课堂生成。

二、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会质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古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质疑的重要价值。的确,在“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质疑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1)保证质疑的时间。质疑既然如此重要,切不可走过场,所以,应该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2)处理好质疑的时机。一般上语文课堂质疑或是课始从题目处质疑;或是课中针对内容理解方面的质疑;或是课后查漏补缺性质的质疑。比如《秋天的怀念》一课,我们不妨让学生从课题处质疑:“怀念什么?”“秋天的怀念是什么意思?”(3)教给质疑的方法。质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指发问。所以引导学生从“不问”到“敢问”再到“会问”还涉及到一个方法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这些方法有:①从题目处质疑;②抓重点词句、关键语句质疑;③从课文中看似矛盾处质疑;④从文章前后联系上质疑;⑤从文章重复处质疑⑥从标点处质疑等等。

2.让学生会辩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辩论(讨论)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儿童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辩论中主动,在辩论中创新,在辩论中提高。(1)辩在重难点。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组织学生辩论,可起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作用。比如《凡卡》一课,文章最后写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凡卡做了个甜蜜的梦。这是作者一种委婉的写法,暗示凡卡的希望只不过是个美丽的梦,是“含泪的微笑”。学生不易懂。一位教师在教学时,针对学生的分歧:一方认为爷爷收到了信,另一方认为爷爷收不到信,组织学生辩论,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说明。结果学生联系当时社会背景,联系凡卡写信封等情况来说明。更有一学生说:“即使爷爷收到信,也不会带他走,因为爷爷当初就是养不活凡卡,把他送到城里来的。”另一学生马上补充:“是的,这个结尾有力证明了当时社会中穷人命运的悲惨,今天我们却……”思路一经打开如泉涌。(2)辩在疑问处。在课文之中看似疑问的地方组织学生辩论。比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第二部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陈赓说,‘我受骗了!小红军真是骗陈赓吗?”学生在辩论时明确正是因为这个“骗”显示小红军的倔强的性格,显示他宁死也不连累别人的高尚品质。“骗”字不但用得准,而且用得巧。(3)辩在恰当时。辩论毕竟属于一种较为高级的口头表达、思维训练的活动。教学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宁缺勿滥”,万万不可盲目乱用。

三、课堂教学中应抓好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功用主要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掘学生的诸多潜能。教师在运用即时评价的时候,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也不能在课前就完全预设。课堂是活的,充满未知的变数,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因此可以开发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会突如其来,也会稍纵即逝。若能高明地运用教学即时评价,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真正将教学评价应用得恰到好处。

1.评之以“情”,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希望得到相应的评价,而此时教师的态度情感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和恰当的肢体动作,投以真情、关注学生。这样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把学生带入“乐学”的境界之中。

2.评之以“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三维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依据,它强调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因此教师在进行即时评价时一定要以注重过程,关注发展为中心,也就是在课堂上并不是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而忽视给学生适度的挫折、指正。这种评价是不负责任的,是不完整的。

3.评之以“度”,指引学生良性发展。教学即时评价并不是对所有学生的对错一味地进行赞扬和鼓励,应把握一个“度”字,评价得要恰如其分。虽然肯定与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因此在评价时要注重内容翔实,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但要避免毫无根据地大加评价。

因此,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中,教师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做出正确有度的评价,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受到鼓舞;又要为其在学习探究中面临的困惑与挫折正确引导,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全 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凡卡辩论评价
《凡卡》续写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凡卡》续写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