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让我们从两项调查结果谈起。
一份是笔者2012年9月对新接手一个初二班级的调查。有81.6%的同学表示不喜欢写作,原因主要是没东西可写(占82.7%),写不生动(占76.4%);平时写得最多的是命题作文(占80%),一学期写6~8篇;作文主要由教师批改(占70%左右),偶有互批或不批改。
另一份是2013年11月对这个班的重新调查,结果如下:有8.2%的同学不喜欢写作,平时写得最多的是自由作文(62%),限定范围作文和命题作文各占23%和15%;一学期写8~10篇大作文,15~20篇小作文,95%的同学感到负担不重;作文的批改方式是学生自批、互批和教师批阅相结合;92.4%的同学自感作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短短一年多时间,为何学生的写作心态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写作能力也有较大的提升?笔者认为这得益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二、写作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理性思考
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欲求。其途径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根源所在。
所谓“写作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即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学生自己主动从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素材,渴求通过笔来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对人生的理解,乐意来评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并追求成功。这是一种尊重学生写作自主权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兴趣,发挥其潜力的写作教学方式。可以说,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写作教学“少慢差费”的低效状况,为走出一条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型写作教学之路提供了借鉴。
三、写作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操作策略
1.师生共同讨论、制定写作计划
写作计划是预先对写作内容的一种安排。目的是使写作纳入理性化轨道,克服盲目随意的散漫状态。学期初,要求学生认真讨论,拟定出一学年的写作进程表。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体裁安排顺序形成写作框式。如初二学年,写作教学的流程是:第一阶段是扩展写作。要求写具体,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如拟出《冷》《热》《喜》《伤心》等题目,要求学生用300~500字写出具体的景象或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文章的生动性来自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第二阶段是情境作文。要求从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寻觅有意义的主题,从司空见惯的校园中捕捉新鲜的细节,对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目的是让学生写真实。第三阶段是情感写作。要求学生真切地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关爱,同学的帮助,还有他人的宽容、谅解、无私、诚信,都值得用自己的笔去作一番真心的讴歌。这个阶段的写作目的是实践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就是用笔谈心”的原则。第四阶段是想象写作。可以紧扣课文内容,设计诸如“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假如我把老王送到家”等题目,也可以拟“假如人类可以克隆”“一百年后的教育”“地球上只剩下一棵树”“我妈生了小弟弟(妹妹)之后”等任由学生想象的题目。这个序列是按记叙文的角度来设立的,基本符合写作要求和年龄特点,体现渐进性。其中为配合教材安排的说明文知识,在第二阶段布置一题两作,即一个题目分别写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说明文,以掌握两种文体的不同写法。
2.放开写作题材,鼓励思维创新
写作作为一种智力输出和情感输出的实践活动,需要满足学生由于对生活的体验、领悟而产生的情感表达的欲望,让他们尽情抒写内心的酸甜苦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和热诚中产生。”不当的命题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限定,意味着写作主体的被动接受,它不能使学生自由畅快地抒发真情实感。所以,写作可以两条腿走路,命题应命到学生的心坎上,坚持命题从学生中来的原则。可以设立一个题库,学生一旦有好的想法,立即以之补充题库。学生拟的好的题目如“新同学”“与外教亲密接触”“中国好声音”“我们班的外号”“帅呆了,酷毙了”“你喜欢穿校服吗”“初中生可以打工吗”“我看中国足球”“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我们怎样看待追星族”“钓鱼岛神圣不可侵犯”“雾霾天气形成之我见”等等。
不但题材要切合学生实际,文体形式也要提倡多方面的尝试。其实只要思路清晰、言之有据,不管是何种形式,均应持肯定态度。笔者曾布置《误解》一文,不限文体。结果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写记叙文,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写了议论文,还有少数写了说明文、散文诗、小品、话剧、诗歌。记叙文各有特色,倒叙、插叙并用,悬念、包袱迭起;议论类也避免了中规中矩的呆板,杂文体气势酣畅,随想式哲理深刻,假想体令人深思,处方体一针见血。各类文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给“误解”这两个字以淋漓尽致的包装和诠释。
对问题的看法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从多个角度深挖细究,力求挖掘出新颖、独特的主题。比如,将一只被咬了一口的红苹果放在讲台上,要求学生自由想象作文。学生新见迭出:医生刚咬了一口,就听到抢救病人的铃声;母亲将虫蛀的部分咬掉,然后留给子女吃;苹果虽好看,却不好吃;穷苦人家的孩子互相谦让,舍不得吃;牛顿从这只苹果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欣喜若狂地咬了一口;这好似地球的一个黑洞;这是人性的缺陷;……只要想象合理,能自圆其说,都应予以肯定。
另外,对一些沿袭已久、约定俗成的说法也可以反弹琵琶,作“翻案文章”。如“就是要班门弄斧”“赞我行我素”“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异想天开就是好”“沉默真的是金吗”等等。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拓宽他们的思路,使议论王国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可喜景象。
3.评改方法的自主性
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评改方式有多种。一种是自改。学生写完后,交上,搁置一定时间,下发,拟定修改标准,学生自行修改,不能确定的可四人小组讨论,鼓励重起炉灶,全新改动。一般来说,学生能发现习作中的优劣点,写出较为客观的评语。一种是互评。组内或两组之间或同桌之间或由自己选定一人进行交换批改,按照修改标准,写出详细的评语,核定等级,并署名,以示负责。一种是共同评改。教师选择一篇有修改价值、较为典型的文章,打印下发,人手一份,让大家读读议议,自由发表见解。通过集思广益,既汲取了他人的经验,又避免犯类似的错误。一种是对教师或学生评语的反评语。学生可以对评语发表意见,表示赞同或有异议或另有新解,特别是认识分歧较大的,作文本可能要辗转几个回合,试图说服对方。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见,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事实上,学生也的确写出了真知灼见。比如,有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父亲再见》的亲情作文,叙述他在火车上隔窗与父亲挥泪告别、前往千里之外就读的情景(这位同学是四川人)。第一位同学的评语是:“尽管窗是隔着的,但隔不断父子之间的心。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催人泪下。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第二位同学却没有苟同,他写出了几乎相反的意见:“这篇文章虽极力渲染一种亲情,但我觉得描写不够真实,情感显得虚假,他写得太夸张了。”笔者在班上读了之后,引起轩然大波,两派泾渭分明。最后作者动情地道出了写作经过:“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跟妈妈来到了浙江。我和爸爸从小感情很好,暑假我回了趟老家,我回来时,爸爸到火车站送我,他显得很老相,胡子老长,皱纹很多,当时我就哭了,爸爸也哭了。”作者的一番真情告白消除了点评者的疑虑,也让学生明白评改不能凭主观臆测。
4.写作成果展示的多样性
自己的劳动能得到肯定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愿,他们完成了心血之作,总希望能得到教师、同学的正面评价。皮格马利翁效应早就说明了教师期待策略的重要性,教师的期待能化为学生进步的强大动力。笔者的讲评课,固然有时也采取传统的方法,但提倡让学生来评定作文的优劣,学生推荐佳作,并陈述理由,其他同学各抒己见,最后一致推选出优秀之作,这样选出来的习作更被学生看重,更有借鉴意义。不过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它表扬的对象可能局限在一部分同学上,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受鼓励,就要采用“一点表扬法”:只要习作中有一个方面值得肯定,或主题或结构或语言或详略或开头结尾或过渡,甚至某一句话写得好,某一个词用得贴切,某一个标点用得妙,就应该不吝夸赞,使学生时时感受到劳动的收获和快乐。有的讲评课让学生来讨论、评价,让学生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讲评课采用专题的方式给学生提问题、讨论、归纳。有的讲评课干脆让学生走上讲台,谈自己习作的创作经过,使大家懂得题材从生活中来,感动从真情中来,生动从修改中来的道理。也可以由教师选出具有典型问题的作文,让一两位学生当主持人,或点评或朗读或分析,这样的讲评更符合学生实际,能克服隔靴搔痒的弊病。
参考资料:
刘海涛《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