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 强
在浙江的嘉善县,注册登记的各类特种设备15079台(不含压力管道),在用12048台,主要分布于木业家具、水泥建材、纺织印染、机械加工等行业。
今年以来,嘉善县质监局以减少和杜绝特种设备事故为目标,以降低安全风险为重点,以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为根本,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使该县各特种设备继续保持了安全稳定运行的良好态势。
嘉善县质监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持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力度。
首先,他们建立了一套隐患治理的闭环管理制度。明确现场检查记录、指令书通知整改、立案调查处理、复查确认消除隐患、消号归档等五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对隐患管理实行“三有三落实”:即对隐患材料专人负责管理,落实安全隐患整改档案;对隐患整改专人负责跟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隐患整改情况有书面记录,落实闭环管理制度,确保隐患整改率达100%。
同时,推行三种隐患治理的工作方法。一是注重两个途径,规范超期未检工作。利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系统,及时检索出超期未检特种设备,督促使用单位及时办理报检、停用、报废等手续;与检验机构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掌握使用单位报检情况。二是丰富科所联动方式,盘活基层监管力量。每月召开工作例会,通报检查情况、汇总问题以及交流工作心得。整合内部监管力量,建立产品质量监管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联动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三是推进专项整治,融入全县重点工作。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工作融入全县层面开展的“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专项整治工作中,同步推进工作,同步考核验收,做到发现问题不解决的坚决不通过,确保已发现的特种设备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嘉善县质监局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建立健全起行之有效的长效的监管机制。
以重点“准”,打开“突破口”。对企业进行分类梳理,筛选出超期未检特种设备数量较多的企业作为重点先行突破,通过现场检查和数据库核查,理清企业在用设备情况和安全状况,督促其立即报检、及时整改。同时,定期将超期未检情况通报所在辖区镇(街道),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以形式“准”,打出“组合拳”。采取“服务为主、检查为辅”的工作方针,对超期未检的特种设备逐一进行排查,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将相关规定告知企业,督促其限期整改;对企业停产、关闭,设备停用的,要求企业及时履行报停或注销手续;对未按时进行整改的,进行执法检查,并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对不依法报检、拒不整改的企业进行依法查处。
以信息“准”,打破“固定式”。将服务关口前移,改变过去被动的工作局面。一方面,组织执法人员核查企业在用特种设备的台数和安全状况等,及时更新数据库;另一方面,利用动态数据库查询,将一个月之内即将到期的特种设备纳入整治范围,未雨绸缪,提早通知企业相关事宜。截至目前,全县超期未检特种设备占比不超过4.2%,较去年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达95%以上。
日常安全巡查工作是安全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发现安全隐患的重要途径。嘉善县质监局始终把安全巡查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细抓实抓好。
年初,县质监局对全县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全面检查单位进行动态调整,做好其规定动作。确定了160家全面检查单位,下发文件进行专题部署,明确全面检查的内容、重点及有关要求。
同时,做好专项检查单位的自选动作。在确定了100家企业作为各基层质监所的自选动作开展巡查,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对全县重点企业实现安全巡查全覆盖,力争今年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安全巡查,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减少监管盲点。同时,设计检查情况统计表,要求对每家企业每类特种设备的数量、存在的问题、复查情况等信息都要进行详细记录,规范巡查工作,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
另外,做好信息梳理汇总的优化动作。对一些长期滞留在动态监管系统中的“僵尸数据”进行及时清理,提高动态监管数据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根据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该县质监局还对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估,为下一步特种设备分类监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增强企业、市民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嘉善县质监局通过开展各种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检查,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此,该局深入地开展了“蓝剑三号”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特种设备“三非、二超、一无、一违”等违法行为,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主要是做好四个方面工作:开展氨制冷行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大检查大整治;开展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电梯和大型游乐设施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专项检查;加大对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截至目前,已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98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98起,已整改落实72起,立案查处14起。
在安全生产月里,该局紧紧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活动主题,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月的各项工作,重点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公共宣传活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特种设备“三进”活动等六大活动。加强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和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合作,积极宣传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曝光,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营造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