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维 李春青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清代北京园林与文化(项目号PXM2013_014210_000104)摘要:北京地区的清代私家园林为数众多,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部分私家园林正面临着被破坏、改建甚至消失的命运。其中位于什刹海东南方的张之洞故居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曾经优美的附属园林,在北京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现场调研分析等方法,对故居的历史沿革、规模布局、故居现状及遗存建筑的形制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希望能够为其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清代私家园林;张之洞故居;建筑形制0引言
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种重要类型,北京地区的清代私家园林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密度逐渐增大,不少私家园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占用、破坏、改建甚至拆除,导致一些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笔者调研走访了什刹海畔的张之洞故居,发现昔日清代重臣张之洞的宅邸现状杂乱,改建破坏严重,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历史文献中对其也没有十分详细的记载,曾经辉煌的深宅大院、优美的庭院景观如今已变得面目全非,不禁让人叹息。
1宅主简介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1867~1873年任湖北学政。1874年任四川学政、山西巡抚。1883年任两广总督。1887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依靠英、德等国家的借款和技术,陆续创办了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湖北缫丝局、织布局、纺纱局、制麻局等一系列近代工业化企业。毛主席在20世纪60年代初说道“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指的就是张之洞创办重工业企业的历史功勋;还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及国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898年张之洞写成了《劝学篇》一书,提出了完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理论。他主张教育改革、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大批新式人才,为中国教育由封建传统式向现代化转变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 历史沿革
《燕都丛考》上记载道:“(西不压桥)其东曰白米斜街,张文襄之洞故宅在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已经年过古稀的张之洞奉旨进京,任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来到白米斜街居住,这座宅子不是新建而是新修,湖北善后总局共拨款两万两白银,对这所宅院进行了整体的修缮。大门两侧还悬挂了张之洞所题的楹联:“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然而,张之洞在这里只生活了两年,就于宣统元年(1909年)病逝。后人记录了他的一些生活细节:每天下午2时入睡,晚上10时起来办公;吃饭时不坐椅子,而是喜欢蹲在椅子上吃饭……张府的家厨利用住宅的一部分在什刹海旁开了家“会贤堂”饭庄,在此常常有文酒之会,一时间成了京城著名的饭庄。
民国时期,张之洞故居的中路院落被张家后人卖给了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国学大师、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冯先生又邀请了闻一多先生、张岱年先生、李霁野先生等多位大师一起来住。冯友兰先生的女儿——著名的文学家宗璞先生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据住在白米斜街的老人说,当年前国防部长张爱萍也居住在这条街道里,紧邻张之洞故居,故居西侧的一部分院落成了张爱萍的住宅。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则一直作为交通部机关宿舍使用。唐山大地震之后,故居西路的庭院中安置了许多临时帐篷,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慢慢建成了砖式民房,形成的如今的格局。
3规模布局及现状遗存
张之洞故居位于地安门外白米斜街711号,占地面积约为9900平方米。街巷口的砖墙上刻着街道的名称历史渊源:“白米斜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北部,属什刹海街道办事处辖区。始称于明代,属日忠坊。清代为正黄旗地界,其名一直沿用至今。白米斜街北侧有清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故居,基本完好,现为中国石油部宿舍。”元代,此街是存储大米的主要地区,因此得名白米斜街。由斜街东口向内走100米就是白米斜街11号院——张之洞故居的大门,经过岁月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周边的民居建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部分经过了改建、利用甚至已被拆除,如今门口保留下来的还有当年的广亮大门、门枕石和一面长长的照壁,依旧可以感受到这所宅院当年的气派与辉煌。
3.1总体布局
张之洞故居的历史布局在文献资料中有较详细的描述,贾珺老师在《北京私家园林志》一书中提到“宅园格局宽敞,横跨四路院落,中路是住宅主院所在,设有四进院子,各有正房和东西厢房;东路院辟有花园,大门位于东南角,院中堆了一座假山,山上建有凉亭,山下曾经挖有一片很小的水池,旁边种植着繁盛的松柏花草。假山的北面是一座五间正厅,厅北为东楼五间。”可见当时该故居是四路四进式布局,东路的花园门亭、山水、厅楼一应俱全。
但是,经过多年来地不断拆建,宅院的格局早已改变:中路住宅仅遗存入口处的倒座楼和北侧紧临什刹海的一排二层绣楼,其余的都已拆除,建起了民居;东路院落的假山水池早已不存,私搭乱建了很多民房,十分拥塞。据当地老人说,西路也曾是张府的花园,北侧临水的二层楼是张之洞女儿的绣楼,园中也有假山,“文革”时期被拆除,西路花园与中路住宅之间的园门位于东南角,后来居民在加盖房屋时将其堵死,所以如今西院只在北面有入口,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该院也已变成大杂院(图1)。
图1故居总平面图中遗存建筑分布图3.2遗存建筑形制
张之洞故居今日的遗存仅剩入口大门、照壁、倒座房、花园大门、北侧一排二层楼房。笔者对这些建筑形制进行了记录,通过实地调研和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学者研究张之洞故居提供一些参考。
(1)大门。张府的广亮大门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宅门的规模形式是宅主身份地位的象征,广亮大门是仅次于王府大门的宅门,只有高级官员才能采用。因此,张府的大门在形制上是符合张之洞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身份的。前檐柱上檐檩枋板下装有雀替,雕有云纹的雀替不仅装饰功能,还是代表主人官品的象征,后檐柱装有倒挂楣子。大门的色彩十分沉稳,不施以明艳的彩画,雕饰也朴实无华。门口的两块门枕石样式简单,没有复杂的雕刻,西边一块现已残损。门槛上没有安置门簪,门簪本是门上的一种连接构件,但随着等级观念的深入,门簪也成了身份的一种象征,一般民宅只需2个便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但官宦人家为了光耀门庭、区分贵贱,将门簪数量从2枚增至4枚,张府大门上并没有装饰门簪,其原因不得而知。endprint
(2)照壁。故居大门外伫立着一面气势威严的青砖照壁,保存完整。照壁位于大门对面,与大门之间有胡同相隔。照壁是设置在四合院大门内外的装饰性墙面,同时具有一些实际功能:可以用来遮挡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也可遮挡门内外杂乱的景物,美化大门周边环境;还能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张府的大门与道路并不平行,而是成一定的角度,对面的照壁也随着大门的方向有所变化,使其正对着宅门。照壁遮挡了对面的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给从大门内出来的人以齐整美观的感觉,而且加强了门前的空间感,烘托出宅院的威严气势。照壁平面为一字型,硬山顶,下碱为直方形,影壁心是软心做法,即在壁心内砌砖墙,表层抹白灰,没有在壁心上镶砌那些刻有吉祥图案或者吉辞的砖匾,十分简洁整齐,相对于张府的地位身份来说略显朴素。
(3)花园大门。大门东侧20米处(白米斜街7号)是曾经的张府花园的入口,如今的花园已被全部拆除,在其中建起了民居,入口的如意门还保留了当年的样式。如意门是北京四合院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张府的如意门朴素简洁,没有过多的雕饰,朱漆大门,门槛上装有两枚六角形门簪。
(4)倒座房。广亮大门的西侧是一座五间倒座房,体量不大,没有外廊。旁边有一个灰砖月亮门,院墙上部是砂锅套式花瓦顶。
(5)绣楼。宅院北侧的绣楼一层现被围墙堵死,雕花的红木门和红色柱子都保存了下来,窗户已经换成了铝合金窗。卧室里还有一扇门,里面是一个狭长的储藏室,曾是走廊,现在还能看到嵌在墙壁上的红色柱子。每座楼房南北两面都曾设有外廊,人站在前廊可以向南面眺望地安门一带的景象,在后廊可以向北欣赏什刹海的优美风景,景观视线非常好。
(6)植物。进入正门,映入眼帘的是内院门口的两棵二人合抱粗的大槐树,枝繁叶茂,高达十几米,目前是挂牌保护树木。故居中还保存下来多株古槐和柏树,见证了故居百年的变迁(图2)。
图2遗存建筑现状照片张之洞故居保留下来的资料文献和历史遗存让我们可以大概描绘出故居曾经的规模与布局,重新感受这栋大宅院昔日的辉煌气派。
4结语
张之洞故居作为清代私家园林和名人故居,是历史名人文化和私家园林文化的载体,拥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但该故居至今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仅被市文物局列为“未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故居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受保护区内整体性的保护,但并没有得到具有针对性的重视与保护,导致故居现状布局杂乱,内部建筑风貌较差,历史遗存逐渐减少。本文通过对故居历史沿革、规模布局、现状遗存的研究,希望能够提高社会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视,加大保护力度,使此类宝贵的物质和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参考文献:
[1] 贾珺.北京私家园林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欣.中国古建筑门饰艺术[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4] 李永梅.话说北京[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5] 李炳华.皇城根随想[M].东方出版社,2009.
[6] 新京报.北京地理:王谢门庭[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张力维,北京建筑大学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
李春青,博士,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