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强
摘 要:全氟类化合物(PFC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从全氟类化合物的结构、属性、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状况做一阐述。
关键词:全氟类化合物 检测技术 环境中
中图分类号:X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39-01
1 概述
目前,全氟类化合物(PFC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能在几乎所有的环境介质和生物体系中检出,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全氟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河流、湖泊、底泥、大气、灰尘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等介质中,其具有分布广、在生态系统中毒性累积性强、难于在环境中降解等特性。该文从全氟类化合物的多方面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1 全氟化合物的结构和一般属性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它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后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全氟癸酸(Perfluorodecanoic Acid,PFDA)等。它们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可通过生物放大和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肝脏、血液中富集,是一类复合毒性污染物。
1.2 全氟化合物测定技术现状
目前PFCs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3]。目前液相色谱分离主要应用反相色谱(RPLC)模式,质谱大多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模式[4]。LC-ESI-MS和LC-MS/MS技术的发展大大改进了全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近两年来出现了关于PFOS和PFOA等多氟化合物的新的质谱检测方法。
由于环境中全氟化合物的存在,样品中此类污染物浓度又很低,因此,在测定此类化合物时必须保证样品沾污最小,污染物损失最小,这就要求样品必须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避免其他物质降解为PFOS;为了防止在玻璃容器上的不可逆吸附,必须使用聚丙烯器皿。另外还要防止实验室用品带来的沾污,减少使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用品(如试剂瓶盖、HPLC中的溶剂传输线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技术推动了PFCs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分析。该文将重点介绍水和土壤中PFCs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LC/MS/MS测定法。
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方法
2.1 样品制备
依次用5 mL0.1%NH4OH的甲醇溶液、5 mL甲醇和5 mL水活化Oasis WAX固相萃取柱,0.2-1L水样以5 mL/min的速率经过固相萃取柱,上样完全后,用5 mL pH=4的醋酸-醋酸铵缓冲溶液洗脱SPE小柱除杂,氮气吹干固相萃取柱,再用5 mL甲醇溶剂洗脱SPE小柱进一步除杂,最后用5 mL0.1%NH4OH甲醇溶液洗脱SPE小柱,洗脱液收集于浓缩瓶内,氮吹浓缩至尽干,用甲醇:水(v/v1:1)的混合溶剂定容至1 mL,用0.22 μm的聚丙烯针头过滤器去除颗粒物后用于色谱分析。
2.2 HPLC-MS/MS分析条件
(1)色谱条件
BEH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m);流动相为水-2mmol乙酸铵(A)和甲醇(B),采用梯度洗脱模式,0min,A:B=90∶10(v/v),并保持0.5 min;到1 min时,梯度比例变为A:B=75∶25(v/v);到6 min时,梯度比例变为A:B=15∶85(v/v);到7 min时,梯度比例变为A:B=0∶100(v/v);到9 min时,梯度比例变回初始比例A:B=90∶10(v/v)。流速0.4 mL/min,进样量10 μL,色谱柱温为50 ℃。内标法定量。
(2)质谱条件
电离方式:ESI负离子模式;多反应选择监测模式(MRM)采集;毛细管电压:3.0 kV;离子源温度:120 ℃;脱溶剂温度:400 ℃;辅助气流量:800 L/h。
3 结果与讨论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对标准系列溶液进样,以待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0.995。质谱图见图1,12种全氟羧酸(PFCAs)与全氟磺酸(PFSAs)类化合物获得基本分离,且峰形良好。
3.2 方法检出限
根据HJ/T 168-2010空白实验中检出目标物质的检出限测定方法,以空白水样作为检出限测定的浓度,配制7份平行水样,水样体积为500 mL。经全过程分析,计算其浓度的标准偏差S。以3S为检出限(LOD),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在0.10~0.3ng/L之间。
3.3 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
对两个浓度水平实际加标水样进行回收率测定,每个添加水平平行配制6份样,结果表明:12种全氟化合物的回收率在50%~120%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5%~15.0%之间。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晓峰,李云,张海军,等.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与技术[J].色谱,2010,28(5):435-441.
[2] 方雪梅,王建设,戴家银.全氟类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毒理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0,25(5):543-549.
[3] Prevedou rosK,Cous ins I T,Buck R C,et al.Sources,fate and transport of perfluorocarboxy lates[J].E nvironmen tal S cience &Technology,2006,40(1):32-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