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至1997年,青岛市人民政府连续5年举行记者招待会,就当年的重点工作和下一年度工作任务回答记者和市民关心的问题。本文节选了1993年3月和12月的两次记者会部分内容。从时任青岛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与中央、省驻青记者站和青岛市新闻单位记者的问答中,可以对当时青岛改革开放总的状况和形势、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当届市委市政府对青岛改革开放下一步的建设规划,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开放的展望
记者:目前青岛市在改革开放中,争取到了中央给的哪些政策?这些政策与经济特区相比,有哪些区别?
俞正声:到目前为止,对外开放方面,中央给的优惠政策大体有:1984年批准建开发区;1992年批准建山东首个保税区;批准在石老人一带建立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全国迄今只有8个;批准在中韩镇北部,建设高科技工业园,享受国家高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批准青岛开办外资银行,第一家外资银行香港汇丰银行已开业,第二家是日本山口银行已经落户,目前正在争取第三家。此外,国家批准青岛举办外商零售商业企业,这在全国也不多。
一个开放城市,优惠政策这么集中,除上海和特区外,也只有大连和青岛,这说明中央对青岛很关怀,省委、省政府把青岛当作“龙头”。去年,中央还确定流亭机场对外开放,这是青岛开放发展中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这样,青岛和国外航空航线有可能开通。另一个中央给青岛的极大支持是财政体制,青岛一直财政负担较重,总额分成,税收84%上缴中央。去年中央考虑青岛实际情况,调整了青岛财政分成比例,青岛每年可增加2亿元财力。
记者:入关(WTO)后,开发区的特区意义即将消失。下一步对开发区如何管理才能发挥青岛的带头作用?
俞正声:青岛开发区因当时前湾港未建成,交通也不便,原来优势并不大。现在情况好转了,前湾港一期工程完成,胶黄铁路即将建成,待到明后年它的投资环境将是第一流的。不久前,韩国一家大企业的董事长来开发区考察后,当场批评手下人,不该将某一项目建于别处而未选青岛。所以我认为,入关后,对于青岛开发区将是利大于弊,前湾港、油码头加上地理环境等多方的优势,开发区的前景将更加看好。
记者:在对外开放城市中,青岛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具体说在外向型经济方面,青岛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
俞正声:我们在沿海开放城市中的优势是什么?我看第一是港口。能与我们港口相比的是大连、上海、宁波等,但论油港条件,其他地方都比不过我们,20万吨的油码头,在全国是最大的。第二个优势,是背靠山东腹地,资源非常丰富,这也是外商选择山东投资的原因,这一点辽宁、广东、浙江都比不过我们。第三个优势,是很多外商相信山东人的重义敦厚,如韩国人就是这样。
目前,从总的方面看,我们不如大连,更不用说上海、广东和福建了。我们要下决心拿下大项目,有了大的基础项目,“八五”、“九五”整个青岛就有了后劲有了希望。
记者:省委把青岛推上了山东对外开放的“龙头”位置。青岛在“龙头”位置上发挥了哪些作用?
俞正声:“龙头”首先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各项工作在山东要走在前头,外贸出口也远远高于全省水平。第二,要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要有良好的市场条件、服务条件。而我们现在的第三产业很不发达,省内外许多地方在我们市设办事处,租房子都很难。青岛的干部群众总的来讲,涉外的意识比较强。但也有“看不起外地人”的问题,这就与我们发挥“龙头”作用的要求差距很大。第三,要将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使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这方面我们的差距也还很大。
记者:您认为目前青岛改革开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
俞正声:我认为我市开放中最迫切的问题,是流亭机场开放,飞机直飞国外。这条解决了我们对外开放的环境就更好了,这是我们朝思暮想的。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最迫切的是理清产权关系,让企业走上市场。对群众来说,最迫切的是解决住房困难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难度最大,也确实需要解决。
城市的变迁
记者:您能否预测一下青岛市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将发展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俞正声:我们是要搞成现代化的国际城市。具体讲要向东往西发展。向东是山东路以东、湛流干路两侧、整个浮山湾、高科技园、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大约70平方公里。这里的建设要有现代化的特点,30层以上的楼要建几十座。浮山湾,整个要改造,要修海中湖、水中城,我们希望5年左右就要很像样子。新设计规划的道路要搞6车道,要想到过些年一部分市民开上小汽车的行路难问题。向西,就是要大力开发黄岛区,那里有最好的深水港、油码头,还有保税区,今后大的项目都放在那里建设。将来港口、铁路、环海公路修通后,黄岛将成为最有潜力的城区。
记者:请介绍一下东部地区和高科技园的基本规划。
俞正声:东部大楼落成后,不仅市委市纪委搬过来,市政府也将搬来。原市府由市人大常委会、政协驻入。东部将建设商业区,还将建设医院、中学、小学和儿童活动中心;要对浮山湾进行整体改造,北海船厂计划迁至对面,其他一些工厂要么搬走要么就地改造,向商贸、旅游业发展。高科园分为两部分,南部将主要体现度假、旅游特色,北部为高科技工业区。
记者:市级机关带头让出市区最好地段拍卖和转让,引起国内外关注和市民们的反响。有人提出,为什么要卖地产,对青岛对外开放有什么影响?
俞正声:对此也不是所有的同志都拥护。其实1985年这个问题就被提出来了。政府手里最大的财富就是土地。出让土地不是卖楼卖地,而是盘活资产的一种手段。另外政府机关在沿海繁华区办公也是不适宜的,应该把最好的地段让出来搞商贸。
结构的优化
记者:近年来青岛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增幅较快,今后发展后劲如何?还有什么措施出台?
俞正声: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最关键的是结构问题。青岛是个老工业城市,过去青岛有地位,主要是工业比全省和全国很多地方都要强,现在这个优势在慢慢丧失。如轮胎,过去山东只青岛一家,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了。怎样调整青岛工业的结构,使青岛工业保持在比别人高一筹的水平上,这是青岛经济的关键,也是青岛保持山东的龙头地位的关键。endprint
今年青岛发展出现了很好的势头,就是国外的大公司开始进入青岛。前几年基本是国外中小企业,大企业微乎其微。现在,国外大企业陆陆续续进来了,有些项目已经签约,有些项目即将签约,有些项目正在谈判。
如电子行业,美国的AT&T公司总投资1亿美元左右的项目对我们电子工业结构调整有非常巨大的影响。美国的惠普公司,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子公司之一,确定在高科园建立医疗电子仪器工厂,美方投资占80%。轻工业方面,雀巢咖啡公司准备在青岛建一个从养牛开始到牛奶、奶粉加工、冰淇淋加工的一条龙生产基地,养10万头左右奶牛,地点确定在莱西,投产后对整个莱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这是雀巢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之一,东北一个,青岛一个。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罐装厂,建在高科园,是山东惟一的、全国的10个主要厂之一。
如果这些跟我们合资的世界第一流的企业,能在今后三五年内把一批项目推出来,青岛的工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一大批企业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我一直认为,青岛的工业关键是结构问题,不是速度问题,不要追速度。保持青岛的领先,要靠我们的水平。青岛在引进大公司、大财团方面应居于山东领先地位,有这种地位,就有工业水平的提高,就有企业效益的提高,就有工作收入的提高,就有城市的发展,就有城市的未来。
民生的改善
记者:在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物价上涨显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如何处理好群众承受力?青岛对解决这一矛盾有些什么设想?
俞正声: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物价不可能不变动,重要的是,生活的收入要高于物价变动的水平,怎么做到这一点?对这种物价变动,应区别情况,区别对待。
对于工业企业,已经确定了一个方针,企业工资总额的控制,要和物价指数挂钩。通过我们放松工资总额的控制,使效益好的企业多增加收入来解决。困难企业要找另外的出路和办法,根本问题是要提高效益、改进经营、改进管理。最近,我们研究,对最困难的一部分企业的困难职工,发放一定的补助,每月150元左右。这不是长远办法,最根本的解决出路当然是发展生产。同时,要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困难企业待业职工的最低收入。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应该建立一种正常的工资长级制度。每工作几年,只要表现尚好,就可以增加一个级别。同时,对机关事业单位又可以建立一种地方补贴制度,根据地方财力状况,地方有权来发放适当数量的津贴。
总之,随着物价的变动,人们的工资发放要有所增加,使收入水平高于物价增长速度。但这种增加,不是靠全社会一刀切的办法来增加,好企业、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要通过不同渠道和办法加以解决。
这里面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对待机关和企业的工资差别问题。应该说,现在机关单位比企业平均工资水平低,通过这次工资改革,机关又高了一些,市政府力求使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保持一个适当水平,我个人观点是中间偏上的水平。对好企业,机关不要去攀比,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降得太低,也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的稳定。企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大幅度增加机关事业单位收入,企业同志怎么想啊?所以,要大体保持一个适当的状况,使各方面有所满足。
市政府不是机关的市政府,而是全市人民的市政府,首先要考虑工业企业的状况,要考虑教师的状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考虑机关的状况。要真正把青岛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国际化的现代化城市,怎么样掌握工资和物价的水平?我想,大体上应该是工资的收入水平要高于物价变动的平均水平,同时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好的解决好物价改革没有解决的问题。
记者:1993,青岛的改革开放取得哪些成就?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有哪些重要进展?明年将怎样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
俞正声:1993年,青岛在有些方面出现好苗头。如,股份制,有两家企业上市,青啤和海尔集团,股票上市工作出现好苗头。利用外资,搞基础设施建设出现好苗头,特别是地铁谈判有了重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第一件事是解困工程,3年前有8000多户,现在剩下几百户,基本完成解困任务。第二件事是棚户区改造拉开了序幕,市委、市政府下决心用5至7年时间全部解决。今年有四五个棚户区改造已经动工。污水处理厂今年落成,错埠岭热电厂近日将点火,这是城市集中供热的重大突破。明年的重点是棚户区改造。青岛居民生活的最大问题是居住问题,通过加速卖房、加速改造棚户区,争取使我们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速度大大加快,这是市政府的一个中心任务。明年涉及人民生活的开工项目还有很多,如青岛电厂的老机组改造,改成热电机组;李村和团岛的污水处理厂开工;煤制气二期工程的开工等等。
(本刊记者综合整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