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凝
摘要:本文主要从空间信息技术以及数字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非遗保护;数字化1空间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1.1地理空间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以采集、储存、管理、显示和分析地球表面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综合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种分析和处理海量空间数据的技术。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凭借其快速处理和运筹帷幄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到文化保护工作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管理规划的重要技术工具之一,通过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数据影像和文化信息等有机结合,从地理空间和属性数据方面对现实地理文化资源对象进行查询、检索、统计和分析,并将结果以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表达呈现出来,为信息维护、分析、整理、发展、保护提供重要的支持平台。
1.2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对事物在探测和识别的过程中通过电磁波的反射进行的信息收集、处理,并最终形成影像的技术。由于遥感技术视野广阔的特点,为文化遗产的信息采集提供了连续对比分析和解释推断的条件,再加上它敏感波段较宽,使我们在可见光波段无法看见的然而又确实客观存在的现象得以显现。这就使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环境、人文信息有了客观了解,同时也弥补了地面勘测无法大面积观测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一,通过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设备、接收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设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提供本地域遥感影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规划、研究、监测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源和本体数据。第二,遥感技术覆盖范围广,通过遥感信号可以获得文化区域内的全局信息,获取全局图像。遥感图像的成像尺度变化范围大,可从用于环境勘测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及低分辨率扫描模式合成孔径雷达获得小比例尺区域图像,也可以采用Quick bird 及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详细研究。
1.3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运用的测量技术分为人工测量、仪器测量、摄影测量以及激光雷达等,结合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源进行整理汇总,模拟地展示文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全景的虚拟现实仿真情境,从空间视觉去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
空间建模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空间的立体成像制作成逼真影像,提高了文化遗产的展出率和视觉效果,实现人机互动,更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建模是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现的基础,主要利用现有的成熟建模软件通过交互式对目标进行建模,建模精度能够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的要求;立体成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使得文化遗产实现三维立体呈现,真实再现为非物质文化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
2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2.1数据库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资源是通过民间体田野调查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地记录,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媒体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信息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动态记录,这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基础,也是数据库建设的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
存储系统、著录系统、数据处理整合系统、检索系统、备份系统及数据库的安全及共享等,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检索等技术,结合网络上主流的B/S技术结构,利用不断成熟的新网络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 AetiveX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科学的分类与管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检索效率,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依托,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内容,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图文音像检索技术为手段的信息服务形态,达到记录、保存、传承、传播、利用、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实现有效和持久地完善保护措施。
2.2数字博物馆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字博物馆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涵盖互联网、多媒体、数据库、版权保护等诸多技术和标准范畴。数字博物馆通过提供知识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得到了扩展和升华。
3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
3.1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
数字化时代,博物馆与数字化技术结合,使得人们在家中、足不出户便能坐览全世界博物馆的精品馆藏,享受3D沉浸式的参观展览。数字博物馆无疑拓展了博物馆展示的空间和手段,并让已经结束的展览得以永久的存活下去。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陈建宪教授说,“中国网民队伍庞大,‘数字化博物馆有利于更多人迅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数字博物馆,做得比较成熟的有“数字故宫”和“数字敦煌”。同时,各个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数据库也在积极建设中,旨在将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起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陕西文化遗产资料库、羌族非遗动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静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3D动作数据库、苗族非遗影像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建立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影像数字技术,探索了非遗文化保护的新方式。
3.2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大规模地把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文化形态。1992 年,为了便于永久性地保存和最大限度地、公众公平地享有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行“世界记忆”(Memory of the World)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法国文化部部长目前选择了四个领域正式启动文化数字化项目,包括40万本图书、3000部影片、一系列视频点播以及一个数字报刊网站,作为第一批文化数字化内容。国外数字化博物馆的典型代表为数字卢浮宫和数字化米开朗琪罗计划。早在1995年,卢浮宫向大众开放了官方网站,是第一个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的博物馆。数字化米开朗琪罗计划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这位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的作品數字化。
4展望
从我国国情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复杂的问题,空间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采集、规划、管理、监测、展示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空间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必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流,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
[1] 房蕊.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学刊,2009(8):117.
[2] 郭小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中国美术馆,2006(9):92.
[3] 顾犇.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方针[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1):4243.
[3] 华山.关于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现[J].中华文化画报,2009(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