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禄
多方激发数学探究兴趣
■林俊禄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讲求课堂实效的呼声越来越高,课堂正逐渐回归理性,课堂上认真倾听,默默探究的现象多了。讲求课堂实效、追求探究固然没有错,然而,关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不能淡出教育者的视线,“趣”应当成为课堂的主基调,应该成为教学永恒的话题。
弗赖登塔尔认为情境可以分成下列几种:场所、故事、设计、主题、剪辑。不论哪种情境,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关注,使探究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数学教学才可能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北师大版四下的《整理与复习(二)》一课,是对“观察物体”“小数除法”和“游戏公平”这三个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教材上只呈现了两句话: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先与同学进行交流,然后进行简单的整理。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尝试进行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面对此问题,教师如何将三个单元的知识揉在一起整理和复习,如何体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何凸显重难点?
有效地整合了第四、第五单元的知识,不仅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热情高涨,不断地思考数学知识,不断地给老师出谋划策,自始至终,都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有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教学亦是如此。在教学中,如果能挖掘出有效的认知冲突,设计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教学,则能极大地吊起学生的胃口,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处于优势兴奋中心,提高学生的探究潜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在探究复合单位的片断中,笔者设计出和博尔特(2008年、2012年连续两届奥运会男子100米、200米短跑冠军)赛跑的情境,并在情境中放大了认知冲突:
师:林老师和博尔特赛跑,猜猜看,谁会赢?生:肯定是博尔特赢,你哪里跑得过他哦!师:看看比赛(课件出示:博尔特在跑道上奔跑,林老师驾着飞机在天上飞)。生:老师赖皮,这样肯定是你赢了。师;看看具体的信息再说。课件出示:林老师驾着飞机6秒钟飞行了2400米博尔特5分钟跑了2000米。谁的速度快?
根据计算后学生傻眼了,博尔特的速度竟然和飞机是一样的!问题出在哪?通过一系列的反思与排查,学生体会到:表示速度时,仅用上长度单位是不够的,从而进入到复合单位的创造、交流与定模的过程。在这个片断中,通过认知冲突让课堂一波三折,让学生的心情跌宕起伏,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犹如一剂强心针,使课堂绽放出探究的独特魅力。
在教学中,选择了素材,设计了情境,还要精心组织教学,用我们的 “巧”烹调出数学的美味。北师大版一下有一课是《找规律》,曾先后听过两位老师执教这一课,巧的是两位老师都用了同样的教学素材:两行圆片,每行12个。第一行“红、黄、蓝”三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第二行三种颜色杂乱出现,不成规律。第一位教师逐个呈现第一行的圆片,每出现一个,让学生一起说出它的颜色,看完第一行后,用同样的方法看第二行的圆片,接着让学生对比,进而揭示课题。第二位教师将学生分成男生 、女生两队开展比赛,用时5秒,要求女生记下第一排的每个圆颜色,男生记下第二排每个圆片的颜色。5秒种后隐去图形,学生汇报一个,课件验证一个。比赛结果:女队获胜!
同样的教学素材,组织方式不一样,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在第二位老师的课堂中,女生喜上眉梢,男生则个个按耐不住,极力为自己鸣不平,诉理由,这样,不仅使学生发现了规律,还更强烈地感受到规律的价值。
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练习设计必不可少。数学练习应聚焦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在巩固中辨析、反思、发展。数学练习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质的多少,即不在乎一节课内让学生做几道题,而在乎学生在一节课思考了多少,探究了多少,收获了多少。
北师大版三上《什么是周长》一课中,有一个交流、体验周长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有位学生交流了长方形纸的周长。笔者就利用这个生成进行了系列练习:把纸张任意撕去一部分,提问:“它还有周长吗?”启发学生,原来的周长破坏了,但新的周长又呈现了;规则图形有周长,不规则图形也有周长。只要沿着边线绕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新的体验后,继续变式,撕成的两部分比一比,看看谁的周长更长一些?学生一致地认为大张的周长更长,小张的周长更短,答案是正确的,可推理却是荒谬的,这种情形下,再拿出一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沿着对角的两个顶点,把它撕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再比较周长,学生发现:两个图的周长是一样。原来,并不是图形大的,周长就更长!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有没有可能把长方形撕成两部分后,图形小的周长反而更长?
富有启发性的变式题可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其深入思考、自主探究。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能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因素,引领学生撑兴趣之篙,向数学探究处漫溯。
(作者单位:福建沙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