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伊人黄茜:活在杏花微雨里 行走浮光掠影间

2014-05-25 00:27张雪影受访者供图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4期
关键词:礼仪日本生活

文/张雪影 图/受访者供图

三面伊人黄茜:活在杏花微雨里 行走浮光掠影间

文/张雪影 图/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黄茜,1969年5月7日出生于重庆,国际现代礼仪专家、内田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日本现代礼仪研究学会理事、香港人文女子学院院长、重庆精英女性会创始人、重庆工商大学MBA兼职教授、2013年重庆十大风尚人物。

时针指向阿拉伯数字“4”时,咖啡馆的木门被推开,三五个人喊出了黄茜的名字,转头,起身,拥抱,笑声消融在咖啡馆微噪的交谈声里,远道而来的朋友久未见面,相互寒暄问候,咖啡的热气朦胧了视线,香气萦绕在鼻尖……黄茜的生活和工作常常交替在时针与分针碰撞的瞬间。她双手端起桌前喝了一半的咖啡,眉眼弯弯,轻柔地开口:“你是今天下午见面的第三拨儿。”说完,唇角处漾开浅浅的梨涡,不经意间带起了几声轻笑,她坐得端庄,身子微微前倾,助理靠在耳旁细声的说着今天余下的工作安排。

黄茜的举手投足间没有成功女性的风急火燎,而是保持了日本太太的和风细雨,近二十年的旅日生活,学习成了她的乐趣,语言、礼仪、陶瓷、洋裁、烘焙……把日子雕刻成了艺术,印迹于东京的各个培训学校,爱抱不平,喜助人,家和人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幸运,如今,东渡归乡第六年,各色头衔加身,工作邀约不断,朋友遍布,则是一种实至名归的圆满。

在东京,我是一位日本太太

1991年初到东京,丈夫内田成了黄茜唯一的亲人,在日本拓殖大学办理完日文科的入学手续后,黄茜走在新校园的林荫道上,打量着来往学子谈笑间的眉飞色舞,心里有雀跃也有落寞。从重庆到深圳,缘分使然辗转日本,再到1996年儿子的出生,黄茜完成了女儿到母亲的蜕变。

对日本文化的看法,大部分源于与丈夫内田的日常交流,然而日本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让黄茜闹过数次“笑话”,日本民居内置结构以榻榻米为主,客人入屋需脱鞋着袜入内,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多喜轻便简单的凉鞋,黄茜受日本朋友之邀,在其家中聚会,常常脱去凉鞋光脚踏入,并不知道着袜进屋的礼节,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儿子同学的母亲聊天,对方才善言提醒她:“茜,在日本拜访友人,进屋时我们都需要着袜,即使常穿凉鞋的春夏季节也会自备,这是日本由来已久的生活礼仪,反之则会让人觉得有些冒失。”恍然大悟的黄茜深感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随后开始了2年半漫长的专业礼仪学习,个中乐趣让“学习”变成了“爱好”,黄茜感叹日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中国汉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唐代尤甚,从和服到茶道,日本根据本国国情进行了糅合改制,如今已经形成了精细成熟的文化系统。黄茜在学习“茶道”一课中,光托杯饮茶的动作就足足用了两天的时间,与中国茶文化不同的是,日本茶道中,有一项则需双手托杯,以探水温,再慢慢举至唇间,如果杯中茶水较烫,可微啜一口轻轻放下,反之则缓饮慢品,女子的温婉与端庄在这种悠然间无意流露。

和所有日本太太一样,黄茜肩负着照顾家人起居饮食的责任,从日文科毕业后选择了相夫教子,闲暇约上邻居太太学习手工技巧,兴起时还会召集日本好友讲授川菜文化,对留日后辈也常常援手相助,以多年的旅日经验和学习所得,给留日同乡讲解日本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礼仪,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会。作为全职太太,黄茜给生活渲染了彩虹的色调,巧善布施,省悟于己,谓之大智。

在重庆,我重新找回了自己

机缘巧合的成功,无心插柳而成荫。回国的初衷是为儿子更好的成长,接受两国不同的文化教育,去芜存精为将来就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这是黄茜作为一个母亲的思考和决定。2008年黄茜带着儿子返回重庆,家乡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娇小的身影印在高楼的光影里,喧哗声止,时间倒流,一切回归初到日本时的景象,没有朋友,没有工作,生活的重心只有儿子,在家烹饪几个小菜,与父母围桌闲话几句家常,这样的日子清闲安逸没有烦恼。

直到《阿茜私厨》第一期在重庆有线台的播出,黄茜才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电话里失联多年的老同学既惊且喜,受邀为一些选美赛事礼仪培训……这一切缘起那场咖啡馆短暂的约谈,在重庆电视台美食栏目负责人的邀请下,黄茜和整个栏目的编创人员有了一次特别的约会,栏目负责人问及她对美食节目的理解,黄茜嘴角噙笑,字字珠玑,“江湖菜味重油腻,烹饪技巧复杂,受众群的年龄偏高,没有太大消费能力,必然影响栏目创收,要吸引广告商赞助,就应该着眼年轻人,健康、简单、味美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快节奏生活需求。”日本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恰巧让黄茜符合了——既见多“食”广又大方得体的美食主厨要求,半个小时的约谈,栏目负责人立即拍板定案,“你就是我要找的人!”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日本的烘焙、烹饪学习让黄茜得到了工作机会,专业化的礼仪培训又为她完成了人生轨迹的一次巧妙对接,因美食结缘电视,又因电视成为礼仪培训师,黄茜在事业上的角色转变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是幸运也是实力。

内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成立是黄茜涉足商界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初期设想的运营模式以开班授课为主,培训礼仪体态的同时增设插花艺术、日本茶道等兴趣班,并选址于解放碑时代大厦(原美美百货),无形中加大了创业风险,很长一段时间内,黄茜几乎寸步难行,在电视台积攒的人脉缓解不了招生艰难的境况,投入的宣传广告石沉大海,每个月持续亏损让黄茜急于寻找突破常规经营的路径,逡巡不前时,曾经合作过的企业给她带来了一个化险为夷的锦囊妙计。再次受邀为该企业职工礼仪培训的黄茜,顿觉柳暗花明,以“家庭”为单位招收学生不符合重庆的大环境。在国内,人们对“生活礼仪”的需求并不强烈,必然会陷入招生困局,而企业单位,特别是服务业,服务于人,自然让礼于人,服务人员如何“止乎于礼,举止得当”急需专业讲师进行系统培训,这既利于员工的成长也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至此,黄茜开始调整市场策略,由“家庭”转向“企业”,从“个人”拓展至“群体”,重新定位后,黄茜用了近三年时间使公司慢慢脱离了赤字危机开始盈利,稳步直上,逐渐迈入了事业正轨,“这一切,有朋友的协助,也有口碑相传。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带着爱去做每一件事,就没有到不了彼岸。”在创业中学习,学习中成长,黄茜的生活是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而她自己却说,没有“不会、不行、不知道”,只有“不学、不做、不愿意”。

黄茜(左二)作礼仪讲座时留影

在路途,我更喜欢创造快乐

“内田文化”在企业家眼里仅仅是起步阶段的小成功,之后道阻且长,为盈利而纯商业化是一条必然之路,但黄茜的梦想不大,“工作在兴趣里”是她对事业的基本要求,在培训工作平稳发展的同时,2012年她向全国发起了“精英女人”的招募活动,重在广交朋友,为女性提供一个多样的生活服务平台,不到一年时间已募集了300多位会员,涵盖了各个行业的女性精英以及女企业家,“很多行业女性除了工作几乎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我创立精英女人会的初衷则是希望她们能够减缓脚步,留心生活中的美好。”对黄茜而言,成功不只是事业的腾达和源源不断的资金链,盈利是基础,开心是前提,“钱够用就行,把工作当做生活去品味和享受才是我所追求的成功。”手捧咖啡,黄茜一直保持着礼貌的微笑,“行走在路上,要懂得珍惜沿途的风景,和一起看风景的人。”

精英女人会创办至今,黄茜称职的扮演着会长的角色,安排每月的讲座活动、邀请名人名家商讨讲座主题,组织各地会员积极参与……同时仍要兼顾礼仪培训的工作。精英女人会让黄茜结识了很多交心朋友,大家互通有无,扶持帮助,情感更胜老友,大家时常还会忙里偷闲,驱车同游。

COLLECTION

一次,黄茜从重庆到好友老家石柱探望其家人,一行人开车加步行花费了两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大家都已筋疲力尽。锁在群山围绕的破落小村庄有着清新的空气和料峭的自然风光,但闭塞的交通导致村民们的生活非常简陋,他们以农作为业,多数成年男性外出务工补贴家用,落后的教育设施,让很多小孩需要徒步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山路去学校上课,更有部分因贫困而辍学在家,相比城市中心的五光十色,黄茜眼前秀丽景色包裹下的村庄显得落后而贫穷,行走在泥泞小路间,她突然有种无言的怯动,泥土弄脏了鞋沿,粘在鞋底使得脚步愈发沉重,偶尔路过的小孩穿着褪色的棉质衣裤,花着脸蛋,挥着手中的狗尾巴草笑着追逐,一个趔趄摔得四脚朝天,不管不顾又起身奔跑,清脆的笑声扶摇直上云霄,落在黄茜的心坎间,似有“嘀嗒”声响,这次的旅途让黄茜“邂逅”了一段特殊的情感,她暗暗有了小小的打算……

几个月后黄茜带着儿子再次来到山村,同行的还有精英女人会的50多名会员及其子女,他们用筹集来的慈善基金给村庄的孩子们援建了一座图书馆,带着亲朋好友以及会员们捐赠的新衣物和学习用具一一分发。两天一夜的时间,母亲和子女们共同融入乡村生活,给予山村的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公益是另一种分享,创造快乐,延续希望,这份单纯让我有了新的成长。”商人谋利,匠人取艺,黄茜似乎两者皆沾,又状若神游其外,温和谦逊的仪态让人亲近,不染商贾俗气。说话间短信铃声断断续续,她说,“有时忙得忽略了儿子,旅行更是奢侈品,虽然工作忙碌繁杂,接触的人形色各异,但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只是唯一亏欠了家庭。”

黄茜(左三)参与时尚活动

黄茜资助贫困小学

猜你喜欢
礼仪日本生活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筷子礼仪
生活感悟
礼仪篇(下)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