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宪瑞
善处『关系』好读书
☉韩宪瑞
“开卷有益”“书到用时方恨少”“腹有诗书气自华”“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这些都是读书美意与妙处的良言警语。读书属于精神之旅,只要永葆进取之心,对它的追求便没有尽头。不过,在社会急剧转型,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周遭浮华、喧嚣的状况下,要把书读得好、读得有滋有味,还需下番功夫,处理和把握好一些关系。
远与近。读书有娱乐、休闲、消遣的功能,但其作用还远不止于此。人之梦想的实现、知识的提升、本领的增长、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读书学习这个环节。不管抱着何种目的读书,似乎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起点高一些。周恩来青年时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志向何其远大;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生都在读书,其开创的伟大事业泽被华夏。为求学、为就业、为生存,采取实用主义的读书方法,这本无可非议,但须抛却急功近利的心态,就是别只顾眼前,还要放眼长远,使读书可持续、有潜力,为工作和事业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
忙与闲。就是忙的时候要抽出点滴时间读,在闲暇时光也要安排时间读书。现在一提起学习,常听有人说工学矛盾突出,没有时间学习。其实,工作与学习并不矛盾,在工作中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两者处理得好就能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流光容易把人抛,读书贵在点滴勤。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是会有的”。雷锋学习毛泽东著作,用的是“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陈毅元帅常年处在繁忙的公务中,很多诗篇都是在戎马倥偬中写就的。因此,我们应惜时如金,见缝插针,从繁忙的应酬中摆脱出来,多读书、读好书,日积月累,才能学有所成。人之差异在业余,利用节假日闲暇时光把读书视为调节生活的休息方式,在阅读中寻找新的知识增长点,让生活过得充实、愉快、惬意。
深与浅。随着新媒体的兴起,通过电脑、手机等进行数字化、电子化阅读逐渐普及,这种阅读方式更便捷、快速、高效,对及时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非常有利。但人们往往视其为浅阅读,主要是在阅读中忽视思考,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深阅读,是以提升学识修养、理性思维和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方法。在阅读可以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和思考,尤其不能排斥传统的读书方式——纸质阅读。浅阅读,保持的是一种兴趣;深阅读,追求的是深究细品。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筛选、获取、感知方方面面的信息,又注意提高思考力,那么,阅读的层次质量就会步入一个新天地。
顺与逆。人生的道路总是不那么平坦,既有阳光普照,也有阴雨连绵。有位名人曾说过,“当你顺利的时候,应集中精力多做事、做好事,当你不顺利的时候要多读书”。这个多读书就是多总结成败得失,寻求“疗治”妙方,以“吃一堑,长一智”努力实现逆转。古人讲“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古人这种穷其一生,在艰难困苦中成就事业的恒心与毅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不管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静下心读读书,当你困惑时,书给你解疑;当你痛苦时,书给你安慰;当你迷茫时,书给你指路;当你消沉时,书给你力量。这样,你可能就会豁然开朗,心平气和,神志安稳,进而看得开、站得高、拿得起、放得下,在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中前行。
进与退。人生旅程无论进步还是徘徊,都应将读书学习进行到底。当你进步的时候,应当始终把学习作为工作的第一需要、提高素质的第一手段,不断丰富知识养料,使自己的思想水平、业务技能与担负的职务角色相一致,不能自我感觉良好,或吃老本,仅凭经验办事。特别是当工作力不从心的时候,找出自己的弱项,在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中补齐短板,让知识增添智慧和力量,使工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即便是职务到顶,或者是离开工作岗位,我们也应发扬“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心态,生命不息,读书不止,让学习提升我们生活、生命的质量。
【作者系66040部队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