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虚构的历史演绎真实神话

2014-05-24 03:07朱向前徐艺嘉
神剑 2013年1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研制情怀

朱向前 徐艺嘉

民族精神与现实性

朱向前:由总装创作室陈怀国和陶纯编剧的29集电视连续剧《国家命运》,我第一时间收看了。感触最深的一点,我认为也是这部电视剧带给我们的首要启示,就是它传递出的精神和信仰的力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研制“两弹一星”可以说是天方夜谭,那时候物质条件极其匮乏,要啥没啥,别说造原子弹了,用编剧陈怀国一句夸张的话说:连一根钉子都打不直。那我们呢靠什么来干“两弹一星”呢?靠的就是精神。毛泽东曾反复强调,“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只要有了精神,什么人类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反观新中国的发展历史,确实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对于推动初期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今天的中国,经济大发展大繁荣,但也相应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现象,比如民族精神的软化和缺失,比如道德底线的反复突破,因此当下的中国社会恰恰需要重拾信仰,重新凝聚一种精神。从影视剧的角度来说,作家或编剧要创造出什么东西来给社会提供一种精神,或说一种观念作为信仰支撑呢?我认为《国家命运》所选取的正是这样一种契合精神信仰的好题材。你对这部剧怎么看?

徐艺嘉:我认为《国家命运》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它表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研制“两弹一星”的艰难的科学攀爬过程,用智慧和心血浇筑而成的传奇神话,整部剧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科学发展历史,凝聚着一股魄人的力量。当下以穿越剧、谍战剧和家庭剧为主体的几大类电视剧“品种”充斥银屏,人们对它们从好奇、新鲜到厌倦、排斥,甚至对相当一大批的跟风之作厌恶至极,原因何在呢?归根结底是这些剧作缺乏现实土壤,让观众没有代入感和认同感,因此渐渐失却民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剧《国家命运》可以算是主旋律电视剧的典范。它的成功得益于其具有很强的当代感及现实性。我说的现实性不仅指的是现实题材,也不局限于紧密追踪当下话题的热点题材,而是指编剧能够带领我们回到历史语境当中,真切体验国家发展的脉动和命运,并且从头到尾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气场,从而让观众融入到、参与到这种关乎国家前途的紧迫的现实感中去,参与到由无数人心甘情愿一代接一代默默奋斗的场面中去。其中有许多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构筑起中国的核武长城,这么做又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土安全,为了最终的和平。

朱向前:是这样,这种付出是令人敬畏的,坚不可摧的,也是值得的。

徐艺嘉:也是形势所迫,中国研制“两弹一星”就是在纷繁尖锐的国际矛盾和形势之下起步的。尽管抗美援朝中国胜利了,但也是惨胜,广大官兵用血肉之躯和美国的现代化的武器相较量。美国不止一次地挥舞着核大棒对中国人民进行赤裸裸的讹诈和威胁,把世界推向核战争的边缘。为了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毛泽东提出“只有枪杆子没有炮杆子是不行的”,决定自己研制核武器。《国家命运》在第一集就交代了这个背景,从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出发,决定这部剧宏大的布局和基调,也决定了它的高度。

朱向前: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战争史,基本是就是民族屈辱史。一直到八年抗战和抗美援朝,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才硬起来了,这两场战役又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祖国解放的历时进程中生存环境最为险恶的,不少经典战役都是靠信仰、靠牺牲、靠意志以弱胜强,向死而生。那么研制“两弹一星”这个过程的艰苦卓绝不亚于战争,完全是从零开始,技术、资源全都跟不上,但是广大科学家和参研官兵在恶劣的环境中承袭了战争精神,硬是靠着顽强的精神攻坚克难,由精神爆发出来的能量战争了一切艰难险阻,而《国家命运》就把这种精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群众观点与国家情怀

朱向前:《国家命运》形象地诠释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两弹一星”这个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庞大科技工程能够启动,首先必然要依靠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过人魄力。但如果说这种魄力不能转变成广大群众的意志是不行的。“两弹一星”从大胆预想、预设到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除却领袖的意志之外,还需要用思想掌握群众,惟其如此,才可能将这种信念变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无敌的力量。《国家命运》具备真正的群众观点,它关注到了广大活跃在核弹研制一线的普通官兵。

徐艺嘉:和您的群众观点呼应,我这里具体展开谈《国家命运》的现实感。我认为这是基于作者的国家情怀。这种情怀是具体的:往大处说,是着眼于最高领导层站在国家的立场应对国际纷争,果决而又谨慎地为困难中的国家寻求出路,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又有关切民族荣辱兴衰的大悲悯情怀。剧中的许多篇幅用来细致地表现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两弹一星”的对话,把高层高瞻远瞩而又切实可行的复杂过程交代得很透彻、清晰。从一开始判断国际上掌握核技术的美、英、苏三国对待中国探索、研制核武器的态度,到求助于苏联,请他们的专家来中国授课讲学,再到苏联毁约、不得不自主研发等等大背景的变化叙述得相当到位,领导人之间无论是商讨、研究,或是偶尔的交锋、争论,我认为这都是国家情怀的一种切实体现,而这样注重在国家决策层表现重大题材在我以往的观影经验中是很少见的。

朱向前:当领导人的信仰能够从高层向下辐射,就成为了一种全民的信仰,大家都认识到为了国家命运要去承担风险,要誓死共同完成一项伟业。剧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原型多达二百多人,并力求表现出每个人物的个性,塑造了多个性格迥异的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这样的表现方式难度很大,但表现出来“群星璀璨”。除你刚刚说的大篇幅表现国家领导人外,还重点刻画了钱学森、钱三强、朱光亚、李觉等大科学家,还有许多普通官兵,比如专门调来和知识分子打交道的“大老粗”苏政委,然后再到最为基层的那些战士,都表现到了,除了苏政委是虚构的,其他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编剧把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从幕后推到了前台,搬到了荧幕上,这是对他们的充分尊重,对他们曾经付出的努力的感恩和感怀。剧中比较多的画面都注重展示在灰黄的戈壁滩上群众一起参与研制导弹,也是所谓人海战术,由此可以看出,“两弹一星”的工程确实变成了一种全民的、自发的、群众的行为,《国家命运》通过对人物全景式的描摹刻画了一组英雄群雕。

徐艺嘉:这是作者表达的对那个时代小人物的敬意。真正冲在一线做事的小人物居多,他们不可能留名千载,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单纯地埋头苦干,这就是编剧国家情怀的“小处”。我记得电视剧里有一段是讲许多战士在火车上,要赴新疆基地搭建试验场。大家挤在一起猜测火车要开去哪里,去做什么任务,因为核武器研制前期是严格保密的,甚至有的战士还没有猜到谜底的时候,就已经把生命结束在戈壁滩上。所以我说《国家命运》的国家情怀具体体现出来就是大处悲悯,小处动人。那么具体这种情怀是依靠什么来支撑呢?我认为是剧中无数精妙的细节。比如大将陈赓要去找周恩来总理商量调人才的事儿,找到厕所里去了;再比如战士们准备开拔,下了狠心要扎根边疆干出个名堂,临行之前把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全部家当都带上了,显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还有苏政委动员战士跑大街小巷给科研人员宿舍安炉子;研究员的孩子方涛被埋在沙漠里的场景……这些细节都是微小的,可也是见出劲道和功力的,如果编剧不下苦功研究、调查、采访,或者说没有用文学的眼光去笼罩和驾驭这个宏大的主题,是抓不住这些闪光点的。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真实感人的细节与电视剧的成功不可分割。

具有探索意义的非虚构尝试

朱向前:我对《国家命运》的另一个判断,是它在电视剧当中具有纯度最高的纪实性,也即是当下比较热门的非虚构写作。非虚构作品注重深入事件与人物内部,或强调真实呈现历史细节,《国家命运》就是这样,它不仅仅是靠剧情、矛盾和故事吸引观众,编剧也没有过多刻意地设计矛盾冲突或者虚构历史,基本上是按照“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时间线索推进剧情,但这部剧仍然是吸引人和感动人的。为什么呢?在于它写出了历史本身的魅力,并尊重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徐艺嘉:我看到这部剧的编剧之一陶纯写的一篇创作谈,说当时的创作构想是纪实文学和电视剧两种方式齐头并进,可能因此这部剧也就有了纪实性的特点。

朱向前:举个例子来说,剧中几次核武器研制的突破性进展都是跟国际形势紧密相关的,每次我们遭到苏联打压的时候,都会有抗争,然后激发出斗志、激发出灵感,结果反而会取得研发的突破和进展,钱三强在剧中忆及三年自然灾害时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是我们最困难的三年,但也是干活干得最舒坦、最开心的三年。”这是科学家最切身的体验。所以说,这样如实展示历史过程,矛盾和冲突自然就蕴含在剧里了,丰沛的情感也具备了,这可以说是编剧做出的一次以非虚构元素结构、写作电视剧的可贵尝试和探索。

徐艺嘉:我想这对今后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有效传播提供了启示。“两弹一星”这个题材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很陌生,一个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神秘色彩,再一个重大科技题材给人感觉很高端,并不很感兴趣。但《国家命运》毫无疑问在受众的反馈中是成功的,据统计,它的平均收视率和单集收视率都在今年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中排名第一,这就涉及主旋律题材如何进行艺术转化。首先肯定要有扎实的积累,两位编剧历时三年,先后赴四川、甘肃、青海等六个省市深入采访,获取了丰厚的资料。其次要将其转换成报告文学,一般的主旋律题材作品也就进行到这一层面。但《国家命运》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对白、情节都要到位,从历史真实到故事真实,再到戏剧性的转化,把纪实性与故事性相融合,既线索明晰又有“好看”的特点,这不失为主旋律宣传的一条好的出路,这部剧是个好的范例和开始。《国家命运》在传播角度的成功当然还归功于导演、演员队伍和制作包装团队,但归根结底,一部电视剧的立足之本在于剧本本身,只有剧本“立住”了,戏才能经得起推敲。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命运》能够重启几代人的辉煌记忆,并将其发扬光大的原因之所在。

责任编辑/刘稀元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研制情怀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从“两弹一星”到天宫二号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程开甲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