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澍伟
2013年3月15日午,我联系好快递公司,准备给梅祖武先生寄去再版的《天津的名门世家》,随附一信:
“自2010年收到先生来鸿后,久未通讯,甚念!
去秋,天津古籍出版社将拙著《天津的名门世家》重印,但版式无法更动,因此,只能在版面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把先生的不吝指正之处进行改正,而先生提供的关于“梅氏五兄弟”大量珍贵材料则无法进行补充,这是一个缺憾。这本书打算在日后全面修订,特别是当前对梅贻琦先生的研究日渐深入,又有先生等编印的‘引得为指南,届时一定认真补充修订,尚望先生鼎力相助。
1月26日,新创办的问津讲坛开启,特邀弟首讲,所选题目就是《‘永远的清华校长梅贻琦》,整整两个小时,听众情绪饱满,座无虚席,可见贻琦先生完美人格的巨大魅力至今未尝稍减。
现将再版之《天津的名门世家》送先生斧正,随附《渤海早报》关于此次讲演之采访报道。谨此特肃寸笺虔请福安。”
我与先生初识于2005年秋。这一年《主流》杂志“城市之魂”栏目刊出拙作《由天津走出来的大教育家梅贻琦》,旋为“梅贻琦先生纪念网”转载。先生读后发现文中有些错误,当即赐函。大札初寄至天津市政协,辗转数度,方得拜读:先生字迹秀美工整,极为客气地指出了与事实不符的地方,且一一注明订正史实的来历与出处,态度之坦诚,文词之细腻,下笔之认真,无不显示出先生严谨不苟的君子之风。
先生所列误处,除个别系排印原因,余均来自我写的《天津的名门世家》一书中“天津梅家”。当时因仓促成稿,对转引资料未加审核,教训是深刻的。所以先生大札至今珍存筴笥,以为日后治学之自警。
为进一步求得先生赐教,当即将“名门世家”一书寄上;旋得先生复信,回赠了胞姐祖成所写《梅贻琦五兄弟旗守卫10号》一文,详述了梅氏五兄弟的一生经历。此后时有鱼雁来往,间得先生惠赐:有现存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的梅园照片和《梅园记》碑文,有2003年贻琦先生独子祖彦去世后留给先生续作的引得《有关梅贻琦先生的文献》等等,均使我在研究中获益匪浅。
快递发出后,饭也没顾上吃,急忙与先生通电话;万万没有料到,得来的却是夺人心魄的噩耗,先生已于前岁西去矣。
我与先生素未谋面,但在书信往来中,在字里行间,认定先生就是我平素追求的那种良师挚友、良师诤友和良师畏友;先生待陌生人的诚恳笃实,使我领受到生活中新的感动,并能享受到这种感动带来的炽热与温馨。
祖武先生的令尊,乃是被视为“永远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四弟梅贻璠,他生于天津,毕业于北洋河海工程学院,曾为邮局高级邮务员,山东周村邮政局局长;抗日战争爆发,由南京调至成都,胜利后又调到重庆。在1949年初的大江南北通邮谈判中,是国民政府代表团团长。上海解放时脱离国民党政权,后任山东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副秘书长,省民革常委、秘书长等职。
先生中学毕业后,与堂妹祖芬同时报考清华大学,一位是校长的亲侄子,一位是校长的亲女儿,均因成绩稍逊而未被录取,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先生后入北京大学工学院,读书期间于194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结果被北京法院特刑庭列入黑名单,不久奉命转移到解放区。北京解放后,曾任建设局科员,参加修建香山至颐和园的公路以及整修天安门的工程。离休后,被聘至亚运会组委会和奥申委,参与了《两票之差: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始末》 (中国奥林匹克出版社·2004)的编写。
不久,收到先生遗属回函:“梅祖武先生患结肠癌并已转移至肝,因年迈体弱,手术后脏腑相继衰竭,于2011年1月17日不幸逝世。谢谢您对他的哀悼之情,他在天国得知您为宣传天津梅家所作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很感激和感动的。”
再过些天,就是祖武先生仙逝三周年祭。仅以一份迟到的哀思,寄给远在天国的这位良师益友吧。
201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