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计 细思量 促发展

2014-05-23 10:36程玉红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作业数学设计

程玉红

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载体。其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一线数学教师如何让数学作业练习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体现作业的生活性与趣味化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决,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和挑战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1. 作业标题人性化、趣味化

传统的作业标题往往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题目缺少人文性,缺少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下学习。数学作业也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关爱,减少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如:在作业命题时,题首设置“友情提示”“情感激励”栏目,写上“下面都是你学过的基本计算题,只要你细心,一定能做得又对又快。”“生活中有许多问题与数学有关,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相信你一定能行!”又如“判断题”改为“我当包公”等这些亲切、有趣的语言,改变了数学作业标题呆板和单一的状况,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学生感到有趣又轻松,从而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积极地去参与答题。

2. 作业内容情境化、生活化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因此,在作业设计时,要多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如:学习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活动,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架,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30元钱可以买什么?”“5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最喜欢买什么?”“共花多少钱?”……这样,将枯燥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的题目改为情境式的作业练习,学生会倍感作业有趣,进而喜爱上了数学作业。又如:在学习了《厘米、米的认识》后,设计动手测量回形针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宽、平伸两臂间的长度、教室的长宽等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感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3. 作业形式游戏化、多样化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探索思考的热情,最终想办法解决。如:在学习了“两步及三步计算”知识方法后可以设计“夺红旗”“抽卡答题”“小组比赛”“玩扑克牌”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练习计算。再如教学《可能性》一课后,可以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学生在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园地,学习的乐园。

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作业的层次性与弹性化

设计层次性作业,有利于避免“一刀切”,既能减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压力,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能让各层次学生在“闯关”中挑战自我。

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可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作业:

基础练习:(1)6.4×72+6.4×28;(2)(1.25+2.5)×4

综合练习:(1)6.4×99+6.4;(2)8.5×10.1

拓展练习:(1)8.4×5.6+8.4×5.4-8.4;(2)9.4×7.2+0.94×28

又如,在学习了《时、分、秒》后,可设计以下作业:

基础练习:王师傅每分钟做8个零件,5分钟做了多少个零件?

综合练习:小明妈妈从家到单位要用40分钟,8:00上班,她最晚在什么时候要出发?

拓展练习:小红从一楼走到三楼要用12秒,这样走到四楼共要用多少秒?

这种“自助餐”式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弹性,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自主选择,有利于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立足现实世界,增强作业的实践性与探索性

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知识的探索者。

1. 实践操作性作业

实践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如:学习了《比例尺》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再如:学习了《认识图形》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学过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贴成美丽的主题图画。这样的实践性操作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调查探究性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学生通过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利用网络的优势查阅资料,并利用课外作业的机会,超越课本,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生活调查,获得了大量的数学信息,丰富了所学的知识。这样的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了数学的生命活力。如:在学习了《统计》后,可以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一个星期自己家扔掉多少个塑料袋,画出统计图,进而说一说为了保护环境,怎么解决垃圾袋问题。又如,教学完《千米的认识》后,布置学生调查比千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比毫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学生通过实际调查,上网查阅,还有的在课外书籍中查阅,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途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当然,调查探究性作业设计除以上情形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如小课题研究、数学日记……这样的作业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求真、求实,回归到生活的“大课堂”,他们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四、发展创新思维,凸现作业的开放性与自主性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要适度引进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将现实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开放性作业:“六⑵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给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作为奖品,书店对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打九折销售。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训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引进开放性的数学作业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已经学习的乘法运算定律,学生自拟几道有关小数的简便运算,编好题后,同桌交换做题,然后再交给出题人评改。这样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奠定了基础。

再如,在教学完《用比例解决问题》后,给出一个比例式“30:10=75:25”,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三个数自编一道正比例应用题,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有关感性材料,并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生成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小丽家买回30个苹果,可以吃10天,照这样计算,买回75个苹果可以吃多少天?”“我用30元钱可以买到10支同样的圆珠笔,买25支这样的圆珠笔,需要多少元?”……学生通过交流、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不断地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学习变得有趣,并且富有创意。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合理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在活动中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教育,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作业数学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设计之味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