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对于其他语文课程,形式上更为灵活,内容上更为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却视此为畏途,学生视之为负担。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肤浅,学生体会不到创造的乐趣。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通常会提前一至两周给各学习小组分配任务。以《探索月球的奥秘》为例,教师会将“月球知识知多少”“收集有关月亮的诗文”“与月亮有关的传说故事”“中国登月计划”等内容分配给各小组,然后让大家分头去找相关资料。准备工作完成后,各小组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写一篇习作,这次活动就结束了。为什么要收集这几类资料、如何收集,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如何选择,为什么要展示相关的内容,从哪些角度来完成习作等等,不仅学生茫然,有时连教师也不太清楚。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浮于表面,缺少思维的训练,学习效果处于一种“望天收”的状态,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帮助十分有限。
其次是形式单一,学生没有参与的乐趣。几乎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离不开活动展示,几乎每一次展示都是学生轮流着念自己收集的资料。这样的展示没有经过学生的充分思考、研究,收获的不过是表面的热闹。语文综合性学习日趋模式化,它多的是机械收集,少的是师生创意;它追求的是活动的热闹,丢弃的是研究的深入。
因此,选择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时,应该在“趣”上下功夫,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本来就是一种学以致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理应有丰富的乐趣。
第一,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有趣。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例,这个主题大而空,如果教师不做具体指导,学生就会无从下手。我在处理这个主题的时候刻意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人名。我设计了多个问题供学生参考:以本年级的学生名字为例谈谈取名的学问;以一个村组或小区为例说说不同年龄的人取名上的差异;说说古人的名和字;谈谈网名与个性等。这些问题都很具体,也容易收集材料;关键是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有充分的兴趣。另外我还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为一个问题收集的人名不能少于100个;二是根据名与字相关的规律,给自己起一个字;三是给自己未来的孩子起一个名字,并说说理由。第一个要求是教给学生方法:做研究必须建立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之上。第二、三个要求主要是为了学以致用,当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他们明白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是一门很有趣味的课程。
关于《黄河,母亲河》的这次活动,如果拘泥于教材本身,学生的兴趣可能就不太大。因为黄河离我们太远,学生对它的直观感受不多。课标上说:“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身在襄阳,每天见一江碧水穿城过,汉江才是我们的母亲河。因此“汉江如何影响着我们”“汉江污染的来源及预防措施”“崔家营水电站的利与弊”“古诗词中的汉江”等研究主题便应运而生。这些主题学生平时有过关注却从未深入研究,这样的活动内容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二,综合性学习应该有思维的乐趣。我听过一些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展示课,感觉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偏重于展示收集的原始材料,缺少对材料的分析与研究。综合性学习“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把重点放在了“合作态度”上,对前两者的关注明显不够。我觉得与其每一个话题都让学生泛泛而谈,不如让学生围绕某一个话题来一次深入研究。
例如,围绕《到民间采风去》开展综合性学习,很多教师会采取开方言展示会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方言,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一次综合性学习。用这种方式,学生除发现了几个语料之外,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换一种组织方式:展示之后将所有收集到的方言整理成册下发给学生,让他们再做深入地研究。教师可以提示研究角度,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研究归纳、总结出某些带规律性的特点。比如,襄阳人说“轮正”,其实就是“棱正”,“四四方方”的意思;“你郞”实际上是“您老”的变音……这是谐音类方言。再比如,“满滩儿的”(到处)、“猴腰”(弯腰)、“硬抢实打”(强迫)、“浮头”(面上)、“眼乞”(羡慕)、“挨跟儿”(附近)等,这是类比类方言,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如果学生研究到这个层面,他们对待方言的态度会更慎重,他们从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中体会到的乐趣将更丰富和持久。
英语教师经常会在一课结束后让学生写一份“report”。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写“报告”,不能只停留在收集材料、展示材料的低层面上。比如,开展《关注我们的社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时,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引导学生撰写襄城闸口路大虾一条街的综合治理报告、庞公路临街商铺店名的研究报告、某村1-15岁儿童入学状况的报告等。每一个主题都必须在大量的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与研究,这样才可以写好。如此安排主题学习活动,才有挑战性,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因为学习任务重,学生不可能对每个主题都进行深入研究,每学期从六个单元主题中选择一至二个认真完成就足够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期初选择自认为有趣的主题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一次有思维乐趣和思想深度的活动,胜过多次浮光掠影的表面热闹。人教版七年级新教材上册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由六个减少到三个,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呢?
第三,综合性学习要让学生有收获的乐趣。人都需要鼓励,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参与兴趣。
第一,可以提高展示的“级别”。将普通的班级展示命名为“论坛”“讲座”,给展示者发“专家”证书,还可以将其中的优秀者选拔出来到年级或学校作“百家讲坛”式的展示,以提升他们的“知名度”和荣誉感。这种方式一年之内可以让班内大部分学生得到一次当“专家”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要善用现代传播技术。课标要求,“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现在大部分学生家中都有电脑,手机上网也已普及。与其禁止他们玩游戏,不如用健康的网络活动占领他们的时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通微博,让他们及时发布自己综合性学习研究的进度,用博客记录下各阶段的研究成果;提倡学生关注他人的空间并及时发表评论——这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受到关注能让人产生成就感,并会鼓励被关注者更加努力地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吸引大家的注意;鼓励家长通过关注孩子的空间等方式参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还可以调动家庭教育资源,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跟生活的关系更紧密。
第三,用办刊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傅斯年回顾在北大创办《新潮》的动机时说:“学生必须有自动的生活,办有组织的事件,然后所学所想不至枉费了。而且杂志是最有趣味,最于学业有补助的事,最有益的自动生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大可能办出中规中矩的刊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办一些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小报,在有报头的小报上发表学生的研究成果,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去叫卖小报以保持收支平衡——这也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啊!
第四,要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如调查报告、展示照片、“专家”证书等材料)装入他们的成长档案。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提倡“在成长记录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和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也是增加学生收获乐趣的重要途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留给教师的创造空间很大。在选择学习方式时,如果我们从趣味出发,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就会变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