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喜欢到乐意学(上)——由“数学退出高考”谈起

2014-05-23 10:28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材数学

2013年,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而北京市率先推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在呼吁语文与英语要改革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发出了数学应退出高考的声音。根据网络调查数据,在网络上引发的“数学退出高考”之争,有七成网友反对数学继续留在高考科目中。“七成”是何等概念?这一现象的背后,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的数学,为何屡屡被吐槽?不少网友直言,自己仅是“做题机器”,除了在菜场买菜用到数学,生活中很少或根本就不会用到苦读了12年的几何、函数等数学知识。数学被“妖魔化”的背后,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尽管“数学退出高考”的观点实属偏激,这样的主张也是不可能的,但对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应该去总结和反思。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课改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老师们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指导下,站得更高了,看得更远了,课堂变得更有智慧了。按理来说,现在的学生不应该那么厌恶数学啊!但有些事是不能“按理来说”的。事实上,现在的中小学生,不喜欢学数学的大有人在。若不是为了中考和高考,他们很可能会放弃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到底是为何呢?学生不愿学数学,希望高考不考数学,应该说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的教师早就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就此作了许多的调查研究,一般都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数学的学习以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内涵的辩证性而著称,这些特点对中小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承认,学习数学要有一定的天赋,有的学生先天性的逻辑思维较差,数感、空间观念较弱,尽管他们学习数学很刻苦,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思维品质也做不到缜密、深刻和灵活,因此很难掌握较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单靠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套用一些公式,当然就难以把数学学好。

数学知识的难度过高。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上的知识内容,相对其他国家的中小学生来说要难得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就拿美国高考习题来说,有些题是我国小学生就能做出来的,如基本的行程问题、解方程、求梯形的面积等。去年,在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上,中英双方展示的高考考题令外国学者惊呼:“英国大学一年级的数学考题是勾股定理,而中国高考的几何题需要作出这么多辅助线!”

如今,虽然不少版本的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已经作了较大调整,但繁、难、偏的内容仍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以小学为例,教材中呈现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等知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已经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再加上“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出现,有一部分学生就真的“吃不消”了。特别是“综合与实践”方面的知识,如“搭配问题”“合理安排”“设计运动场”等内容,有些本身就离学生生活较远,教学时再被老师们加以拓展,几乎就演绎成了“奥数”知识,因此,学生深感数学知识难学,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智力的过早、过度开发。眼下的各种奥数培训,铺天盖地;学生培优,全民皆兵。可怜的学生及家长“压力山大”,苦不堪言。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们,他们中有几个人是“心甘情愿”地去学习的?有几个人能真正把奥数内容弄懂弄通?我们可以问问家长们,他们中有几个人真正对自己孩子能准确“定位”,又有几个家长能正确辅导孩子学习?说白了,由于家长对进名校的“期待”,加之“从众”和“虚荣”之心理,导致孩子只能疲于应付如此“高压”且没“成就感”的学习,这样带给学生的当然是“不喜欢”甚至是“厌恶”和“严重恐惧”的必然结果。智力的过早开发、过度开发也成了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是“恨“数学的原因之一。

课堂教学存在的缺陷。有专家认为:“让学生产生恐惧的不是数学本身,而是应试教育和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自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上发生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评价等,都在不断地改进和提升。然而,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有不少的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实际实施的仍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率论高低。以“应试”为目的的课堂,普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与行为,如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现象。这样的课堂缺乏生命活力,不仅使得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枯燥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具体到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在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今天,仍有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不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能很好地处理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它承载着的不仅仅是多少的知识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可供教师去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学到的是知识技能,而且应该在“情感态度”“思想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捧着一本书走进教室,依照教材上呈现的内容面面俱到,以为“讲透练会”就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满堂问代替满堂灌。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是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格格不入的。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了学生认知的过程,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探索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结论、公式、法则等,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机械学习,从而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下降。例如,教学《圆的的周长》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验过程:让学生找一些圆形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与直径,并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再引导学生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不够重视这一实验过程,随便让学生测量一两个物品,就急于让学生去“发现”。更有甚者,教师根本不让学生做实验,名曰“怕影响教学进度”,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演示了一下测量的过程,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直径和周长的数据,然后让学生“发现规律”,教师最后总结: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在这样的教学,根本没把学生当做是学习的主人,严重忽视学生知识的发生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

练习盲目、机械重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前后之间没建立起联系。

我想,学生不喜欢数学的缘由应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喜欢数学的方式是极其相似的。如何让学生从不喜欢到乐意学?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探讨的话题。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材数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