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必须强化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校内会计实训基地的现状来探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基地;措施
一、引言
会计专业是一门非常注重实务操作的专业,中国会计学会会长金莲淑曾在2007年的学术年会上谈及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特别强调了对学生会计实务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然而在过去的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务操作,所以会计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以至于在实务操作能力上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强化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在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训方面加强力度、丰富形式,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具体的方式就是加强对高校会计专业校外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们得到充分实践,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由于校外实践基地不易建立,所以会计专业社会实习教学的“内部化”尤为重要。在此,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校内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做一些探讨。
二、校内实训基地的现状
1.实训与实际相脱节
一直以来,高校的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大多采取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实验的方式,在教室或机房里进行。在教室里进行的手工模拟实验往往是拿背后附有原始凭证的实训资料让学生学习填写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和报表,在机房里进行的电算化实验是让学生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简单的电算化软件操作,这样的实训无法模拟出企业的真实情况,和会计实务操作有相当大的差距,学生只是被指导着机械地进行手工操作或者上机填写凭证和登记账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高校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与评级,设施配备不足,实验经费不多,也并未真正用于会计实训目的。
2.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我国会计教育一贯实行封闭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模式,所以理论课教学学时偏多,对于实验教学的学时安排明显不足,而且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没有很好地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造成课程衔接不合理。受实验课学时、实验经费和实验室软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因素所限,实验课多以财务会计的手工操作业务为主,上机操作机会较少。实训课程较单一,实务操作的内容没有拓展到其他会计类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复合性差,缺少财经与管理方面的多专业综合实训。
3.实训教材滞后
优秀的实训教材是保证学生完成校内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质量要求的重要资料。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会计实训教材虽然种类众多,质量却良莠不齐,在难易程度上受控性较低,不能适应校内实训基地的需要。有的实训教材中的数据有误或是漏写条件,有的实训教材里没有什么讲解,即使是数据无误也有讲解的教材,其仿真性和全面性又很难达到会计实务工作的水平。很多实训教材中是象理论教学的练习题一样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单项业务让学生来做,业务范围窄,即使有少量的综合训练的经济业务也是与实务脱节的,而且在教材背面已经附上每一项业务所需要的原始凭证,学生只需根据业务写明的条件和提供的原始凭证来编写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即可,这割裂了经济业务之间的关系,也忽视了培养学生在财务工作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
4.实训指导教师的素质不能满足要求
高素质的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实务操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是提高校内会计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的保证。然而,目前高校中具有这样素质的会计专业授课教师太少。主要是因为目前高校的发展趋势对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教师往往为了拿学位和评职称而去研究理论,不愿带课,更不愿从事费力的实践活动和指导学生实践。此外,很多教师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进入高校教书,本来就没有多少实践经验,让他们指导实践教学也是勉为其难。即使是从校外请行业专家来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校外专家往往没有教学经验,很难因材施教,而且他们不是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主,所以很难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为了配合他们的教学活动,可能就要打乱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增加教学成本。因此,培养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承担实践教学的“双师”,对于发展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三、解决校内实训基地现存问题的措施
1.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加大经费的投入,引入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将“会计虚拟实习”产品与“会计全真实验室”相结合,一方面建立能通过网络教学并能全面模拟企业工作环境与流程的会计仿真实验室,另一方面与会计服务外包公司共建真帐真做的全真实验室,其中尤其是会计全真实验室值得关注。会计全真实验室实质就是把会计代理记账公司搬到学校里来办,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由会计服务外包公司对外承揽业务并提供兼职老师协助校内指导老师一起指导,由学生负责一年以上的代理记账、纳税申报等业务。通过这样的全真平台,可以将真帐模拟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获得全程的全真会计职业技能训练机会,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2.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并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先进行理论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专业会计知识之后,再进行实践教学,做到讲练结合。在校内实验课中,应先学会手工做账,然后在计算机上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这两个部分的时间、核算内容和方法要安排合理,先易后难。要不断完善校内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和提高实践课指导老师的素质。应强化案例分析教学和情景教学、增加实务操作。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各门课程的逻辑关系,合理衔接。除了基础会计和专业会计的实训之外,还要设置财经与管理的多专业综合实训,以拓展和强化学生的财务素质与能力。
3.编制实训教材
在实训教材的编制上,应尽量仿真,与会计准则的要求一致,并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全貌。编制教材要根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考虑本专业学科的系统性,难易程度要适当,能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可以考虑采取校企共同开发实训教材的方式,从不同行业不同业务规模的企业那里取得真实的会计资料,这样就能编制出更体现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要求的实训教材。在校企共同开发实训教材方面,可以先由校内的专业教师编写符合教学计划要求的教材大纲,具体内容由校内外的专家共同商讨。编写的教材中应有相当篇幅的对企业具体情况(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资产负债情况、管理结构、供产销、投融资状况等)的描述,以利于学生体会真实的企业环境。要能全面、系统、完整地记载企业的全年经济活动,业务范围要宽泛,相同业务不要重复太多,要配齐所有的证、帐、表并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凭证。在每笔经济业务后面并不直接列出所需要的原始凭证,而是让学生思考该获取什么原始凭证。应多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把不同行业的会计实务操作展示给学生看。为了适应学生将来在不同行业就业的需要,编制的实训教材应在考虑通用性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特殊性。
4.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校内的专职教师,应创造条件让中青年教师分批去企事业单位和事务所挂职锻炼,培养其实务操作能力。可以适当减少其理论学时的授课量,让其有时间去社会实践,可以在职称评定上对于去挂职锻炼过的教师有所倾斜,并且提供相应的实践补助。可以邀请企事业单位中身处会计行业第一线的专家来学校做讲座,担任兼职教师,弥补校内授课教师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可以经常开展校外的指导教师与校内授课教师的交流会,互相交流经验,以加强校外指导老师的理论授课能力和增加校内专职教师的实务经验。但是请校外专家来做兼职教师终究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专职教师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1(3).
[2]周云凌.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精品课实践教学建设[J].商业会计,2011(11).
[3]帅先富.会计专业全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0(1).
[4]付智勇.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1(6).
[5]姚晓君,付晓兰.代理记账实训模式的应用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2).
[6]赵霞.依托校企合作,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J].职业,2010(3).
作者简介:蒋文定(1975- ),女,汉族,湖北武汉市人,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审计、会计、财务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