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欢欢 赵长霖 薛春燕 黄振平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开展和不同设计类型的人工晶状体的出现使得白内障手术进入了“屈光时代”。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出现使得白内障手术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如何减少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像差、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成为新的追求目标。角膜Q值是用来描述角膜前表面非球面形态的一个重要参数,角膜Q值的微小差异也会引起人眼视觉质量的变化。本文研究一些可能与Q值相关的因素(年龄、性别、屈光状态),观察Q值是否随年龄增长有相应的变化趋势,是否可以根据个体的屈光状态、年龄或者性别来预测Q值,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8例(589眼),其中男221例(275眼)、女247例(314眼),年龄40~92岁。按年龄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59岁、B组>59~≤69岁、C组>69~≤79岁、D组>79岁)。纳入标准:(1)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无其他眼部疾病;(3)无眼部手术史。排除标准:(1)青光眼、干眼症、高度近视;(2)有近视激光手术史的患者;(3)配戴角膜接触镜的患者;(4)角膜移植后的患者;(5)各种角膜疾病患者。
1.2 方法 裂隙灯检查患者角膜情况,所有患者进行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检查,统计患者年龄、性别、角膜Q值、角膜曲率及角膜曲率半径。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线性回归分析来分析白内障患者角膜Q值的分布情况,Q值与年龄、角膜曲率及角膜曲率半径的相关性。
2.1 角膜Q值分布 468例(589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总体角膜Q值为-0.08±0.01,其中女性患者为 -0.11 ±0.24,男性患者为 -0.06 ±0.31;男性和女性患者角膜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A组患者角膜 Q 值为 -0.12±0.02,B组为 -0.13 ±0.03,C 组为 -0.02 ±0.02,D 组为0.03±0.04。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A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7),B 组与 C、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7),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
2.2 角膜曲率与角膜曲率半径 所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为 36.46 ~49.74(43.82 ±0.07)D,角膜曲率半径为5.59 ~8.85(7.63 ±0.01)mm。
2.3 角膜Q值与年龄、角膜曲率、角膜曲率半径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所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Q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026,P=0.000;见图1),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r= -0.032,P=0.000),与角膜曲率半径呈微弱正相关(r=0.008,P=0.031;见图2)。
Figur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scatter plot of corneal Q-value and age图1 角膜Q值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Figur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scatter plot of corneal Q-value and corneal curvature radius 图2 角膜Q值与角膜曲率半径相关分析散点图
角膜前表面是人眼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眼总屈光力的75%以上。人眼角膜并非是完美的球面[1-3],而是角膜前表面从中央到周边逐渐变平坦略呈椭圆的非球面形态,这种非球面特性和其他屈光成分相互协调,保证视网膜成像的质量[4]。正常角膜前表面从顶点到周边逐渐变平,形成一个中央陡峭、周边平坦的结构,即角膜前表面的非球面性。角膜的这种非球面状态用Q值来描述,当Q=0时,角膜为完美的正球面;-1<Q<0和Q>1时,角膜为椭圆形;Q=-1时,角膜为抛物面;当Q<-1时,角膜为双曲球面[5]。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 Q 值为 -0.08 ±0.01,高于李海武等[6]、王艳等[7]以及刘磊等[8]的研究结果。角膜Q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026,P=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 Q 值增大,与Dubbelman等[9]的研究相同。四组不同年龄段的患者Q值有统计学差异,呈增大的趋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Q值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大的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角膜表面越陡峭、球面像差越大[10],更适合于应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男性和女性患者角膜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与沈媛等[11]、Zheng 等[12]的研究结果相同。角膜Q值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r=-0.032,P=0.000),与角膜曲率半径呈微弱正相关(r=0.008,P=0.031)。
近十几年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应用于补偿角膜的球面像差,使得白内障术后的视觉功能有了较大的提高。Scholz等[5]认为,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矫正角膜像差:(1)根据每个患者的角膜地形图来确定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参数;(2)根据目前对不同年龄、性别、屈光状态等的研究来估计患者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参数;(3)根据模型眼来预测患者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参数。本研究对角膜非球面性相关的一些因素进行研究,以探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非球面性是否有随年龄、性别和屈光状态变化的趋势,从而进一步指导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总之,本文旨在研究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Q值相关的因素。白内障人群角膜Q值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年龄、屈光状态都对Q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白内障术前选择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点,要在综合分析、评估患者术前的角膜屈光状态、角膜直径、角膜Q值以及晶状体的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来决定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1 Cheung SW,Cho P,Douthwaite W.Corneal shape of Hong Kong-Chinese[J].Ophthalmic Physio Opt,2000,20(2):119-125.
2 Guillon M,Lydon DP,Wilson C.Corneal topography:a clinical model[J].Ophthalmic Physio Opt,1986,6(3):47-56.
3 Roberts C.The cornea is not a piece of plastic[J].J Refract Surg,2000,16(4):407-413.
4 Packer M,Fine IH,Hoffman RS.Functional vision,wavefront sensing,and cataract surgery[J].Int Ophthalmol Clin,2003,43(2):79-91.
5 Scholz K,Messner A,Eppig T,Bruenner H,Langenbucher A.Topography-based assessment of anterior corneal curvature and asphericity as a function of age、sex and refractive status[J].J Refract Surg,2009,35
6 (6):1046-1054.李海武,郭海科.白内障术前角膜散光及非球面性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杂志,2010,17(8):30-32.
7 王艳,刘二华,谭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性的改变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9):81-84.
8 刘磊,栗静,李新宇,汪明红,朱爱斌.近视眼角膜Q值相关因素与
9 双Du眼bb对elm称an性 M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7,27(11):915-917.,Sicam VADP,van der Heijde GL.The shape of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urface of the aging human cornea[J].Vision,2006,46(8):993-1001.
10 Antonio Calossi,Optom.Corneal asphericity and spherical aberration[J].J Refract Surg,2007,23(5):505-514.
11沈媛,李伟力.正视眼人群角膜不同范围的非球面性评价[J].眼科新进展,2007,27(6):443-445.
12 Zheng WZ,Jia YW,Wei RN,Mingming M,Kelimu J,Ping Z,et al.Corneal asphericity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1052 chinese subjects[J].Optom Vis Sci,2011,88(10):1232-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