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楠,刘西京,侯安国(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昆明 650500)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1]。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对板蓝根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研究认为板蓝根中的游离氨基酸是有效成分[2-3]。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也对板蓝根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定性鉴别[4]。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板蓝根中多肽含量较高,经人工胃肠液消化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检测发现,板蓝根多肽被降解成小分子多肽,而不是降解成游离氨基酸。整体药理试验也表明,板蓝根多肽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另文发表),因此多肽可能为板蓝根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故有必要对板蓝根多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笔者采用正交试验,以新版国家标准凯氏定氮法和2,2′-联喹啉-4,4′-二甲酸二钠盐(BCA)法测定多肽含量,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对多肽提取的影响,并对这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
KDN-04 A型半自动凯氏定氮仪(上海贝特仪电设备厂);Multiskan spectrum全波长酶标仪(美国Thermo公司);96孔板(美国康宁公司);MF1-A10超纯水机(美国Millipore公司);5180 R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
板蓝根,2011年10月购自甘肃,经湖南省中医研究院刘春海副研究员鉴定为真品。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增强型,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板蓝根药材适当粉碎,过40目筛,称取50 g,按试验安排在常温下进行浸取。用纱布粗滤,以离心半径为8 cm、6000 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平行试验2次。
2.2.1 凯氏定氮法 按国家标准GB 5009.5-2010版凯氏定氮法,精密吸取上清液10ml,依法测定板蓝根浸提液中多肽含量,计算多肽得率(多肽得率=提取的多肽质量/板蓝根质量×100%)。
2.2.2 BCA法 别精密吸取1、2、4、8、12、20μl的1mg/ml牛血清白蛋白(BSA)标液,加于96孔板中,加水补足20μl,各孔加入200μl BCA工作液,放入酶标仪中,在562nm波长下检测。设定程序如下:振荡30 s,在37Ⅸ下孵育15min。以BSA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吸光度(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0.010 x+0.146(r=0.9989)。结果表明,BSA质量浓度在0~90.909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2.2.3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上清液40μl,加超纯水于1ml量瓶中,吸取20μl加入96孔板中,然后加入200μl BCA工作液,按“2.2.1”、“2.2.2”项下方法测定。
根据预试验和笔者经验,选取溶剂种类(A)、提取时间(B)、溶剂用量(C)为考察因素,以多肽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因素与水平Tab 1 Factors and levels
表2 正交试验结果Tab 2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表3 方差分析结果Tab 3 Analysis of variance
由表2、表3可知,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时,各因素对多肽得率的影响顺序为B>A>C,因素A、B对多肽得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提取工艺为A1B3C3,即用15倍量超纯水浸泡24h。采用BCA法测定时,各因素对多肽得率的影响顺序为A>C>B,其中因素A对多肽得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提取条件为A1B1C3,即用15倍量超纯水浸泡6h。考虑到在BCA法中B对结果的影响最小,而在凯氏定氮法中B对结果有较大影响,综合考虑,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为A1B3C3,即用15倍量超纯水浸泡24h。
取5000 g板蓝根药材粗粉,共3份,按上述优选的工艺进行提取,照凯氏定氮法和BCA法测定多肽得率。结果,多肽得率分别为10.58%和6.32%,收率可达70%以上,表明所选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板蓝根中多肽的提取。
蛋白或多肽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又各有优缺点[5-9],如紫外吸收法操作简便快速,但准确度较差;Folin-酚试剂法灵敏度高,对蛋白质和分子质量较小的多肽具有同样的显色反应,但干扰物较多,检出的蛋白含量往往偏高;考马斯亮蓝法灵敏度高,但标准蛋白质选择困难,且对于大量多肽成分存在的溶液不宜用;双缩脲法灵敏度较低,需要的样品量大;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或多肽最经典的方法,但本法耗时较长,且含氮的非蛋白质化合物、游离氨基酸等干扰物在样品中普遍存在;BCA法灵敏度高,对于溶液中低含量的多肽也可检出,且干扰物质少。
笔者根据板蓝根的特性,选择凯氏定氮法与BCA法同时测定蛋白质含量,相互验证,以求结果的准确、科学。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方法测得的多肽得率相近,凯氏定氮法结果稍偏高,原因是板蓝根浸提液里除了蛋白质和多肽外,还含有很多含氮化合物,如生物碱、核苷类、游离氨基酸类等,换言之,凯氏定氮法的结果是多肽、生物碱、核苷类、游离氨基酸的总和,故测量值偏高。BCA法灵敏度高,干扰少,测定结果相对较准确。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距不大,也说明了在提取液中多肽的含量较高。笔者所在课题组已证实多肽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因此其在板蓝根“清热解毒”中的作用不应忽视。
一般来说,碱性蛋白或肽采用酸性缓冲溶液提取,酸性蛋白或肽采用碱性缓冲液提取。试验中因不能确定板蓝根中肽的等电点,因此在正交试验设计中采用pH8.0和pH6.0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提取,测量酸碱两性缓冲溶液和超纯水对总蛋白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凯氏定氮法还是BCA法,K2A结果较K3A均偏低,说明偏碱性缓冲液比偏酸性缓冲液提取的多肽得率低,推测板蓝根酸性蛋白或肽含量可能低于碱性蛋白或肽。
[1]孙东东,何立巍,李祥,等.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房,2007,18(3):172.
[2]陈凯,窦月,孟凡刚,等.板蓝根抗炎作用有效部位初步筛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6):200.
[3]孙秀霞,张丽莉,孙翠兰.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6):835.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91.
[5]邵泓,吕晶,陈钢.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规范化研究[J].中国药品标准,2011,12(2):135.
[6]焦春香,张成桂,刘光明,等.心脉隆注射液中多肽限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时珍国医国药,2010,23(2):3127.
[7]闫萍,杨琦,于惠珍,等.改良Lowry法和Bradford法测定蚯蚓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比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1):9.
[8]付玉梅,许锦珍,廖群,等.Lowry法测定寡肽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1,31(4):739.
[9]张云楚,纪宇.双辛可宁酸法测定胎盘多肽注射液中低浓度多肽的含量[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