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说起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生态数据,53岁的市长张利平非常熟稔:12万平方公里森林,8万平方公里草原,2万平方公里湿地,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生态价值据测算达7300亿元,“对东北、华北的气候有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这位历史系毕业的市长,曾用了将近27年时间,在内蒙古赤峰市从镇到乡、县、区,直至担任赤峰市副市长;在短暂调任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之后,即任呼伦贝尔市市长,至今已有3年。
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这位市长勾画了呼伦贝尔的“三条线”:
边境安宁是底线。呼伦贝尔边境线长达1733.32公里,是全国唯一同时与俄蒙两国毗邻的地级市。“边疆地区容易受外界干扰,我们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负责、军警民协同、社会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民族团结是生命线。呼伦贝尔全市有4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近19%。“我们充分地利用国家和自治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生态保护是红线。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治沙、落实草原奖补政策、退小退伐退耕退牧、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地质环境整治、小流域治理等举措,生态保护力度得到不断加强。“老账加快还,新账不再欠,不留生态赤字、环境赤字”。
数据显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地表植被层仅有10~20厘米,以下900米全是黄沙。草原植被需要精心呵护。呼伦贝尔市政府每年投入1.5亿元,封沙育林育草,休牧禁牧,每年治理100万亩沙地。
今年全国两会上,呼伦贝尔市市长张利平还特别推介了呼伦贝尔的新计划: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加快推动旅游业综合改革,筹建呼伦贝尔旅游集团,努力推动其纳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
草原“天坑”已成历史
《瞭望东方周刊》:不久前上映的电影《私人订制》中,影片结尾出现的草原“天坑”令不少人感到震惊,请问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张利平:这个电影我看过,公众的疑惑我也听说了。不过,现在“天坑”已经是“老账”了,已经成为历史。
呼伦贝尔草原沉陷区分布于宝日希勒镇的北部,形成塌陷的主要原因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的私人小煤窑滥采乱挖形成的历史旧账。当时生产条件落后,回采率非常低,矿主采易弃难,矿坑被遗弃后,造成了大量沉陷坑。过采区曾出现了2000多个沉陷坑,给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也严重破坏了草原,并引发了一些地质灾害。
《瞭望东方周刊》:呼伦贝尔为修复沉陷区做了哪些工作?
张利平:自2003年开始,我们对宝日希勒塌陷坑矿区进行了六期恢复治理,累计投入资金9820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9.95平方公里,治理后植被已开始恢复。目前,六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已经完成,2300多个塌陷坑全部填平。治理区目前已达到天然草牧场标准,不仅消除了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还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年增加牲畜饲草1350 吨,草牧场每年产生直接效益约在90万元。2014年5月,我们将开始进行治理区的草籽播种工作。
我相信,随着一笔笔“老账”被加快还清,治理区的生态面貌将很快恢复到未开发之前的状态。
利用很小的面积发展经济,把大片的国土、森林、草原保护好
《瞭望东方周刊》:呼伦贝尔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利平:我们始终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提出了“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工作思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保护优先,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就是利用很小的面积发展经济,把大片的国土、森林、草原保护好。
我们提出了“退耕、退牧、退伐、退小”的“四退”工作目标。几年来,陆续建立了3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的有“达赉湖珍禽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自然保护区”等5个自然生态保护区。我们也非常注重生态保护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在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生态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自行出台了《呼伦贝尔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15个规范性文件。
重点进行了河流治理,全面加大了对嫩江水系和额尔古纳水系的监控和治理,加固堤坝,杜绝污染,使市域内的水质都达到或超出了国家三类水体水质标准,绝大部分河流接近天然水质。特别是在呼伦湖生态治理上,通过水资源综合配置、周边生态治理等工程的深入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去年呼伦湖水位提高1.36米,水量增加40亿立方米,水面扩大167平方公里。
在森林建设方面,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全面实施《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规划》,从2008年以来累计造林697.4万亩,森林采伐量已经从最高时的每年700多万立方米减少到了110万立方米以下,而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却实现了双增长。
在草原建设方面,采取了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每年都明确指标任务;同时,实施了退牧还草、沙化退化草场治理、草原建设等工程。尤其是从2009年起启动了沙区综合治理工程,截至2013年末,已累计投入8.4亿元,治理沙地552万亩,草原沙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抓住了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机遇,三年来累计发放补奖资金15亿元。
《瞭望东方周刊》:呼伦贝尔一直强调绿色“底色”,在生态建设方面未来有哪些计划?
张利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的生态建设走到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我对此感同身受。呼伦贝尔将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抓源头。一方面是认真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等国家层面的生态保护制度;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自身实际,也制定出台了关于森林、草原、湿地等专项保护规划。我们将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通过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建设我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把牢第一道屏障。
二是抓过程,执行好生态修复项目和工程。在草原保护与建设上,今年继续退牧还草480万亩、禁牧2851万亩、草畜平衡7508万亩;在森林保护与建设上,将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二期和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坚持把森林采伐量控制在110万立方米以下;继续开展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建设,推进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在项目准入上,凡新上项目坚决做到不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不上、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上、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上。
三是抓结果。主要是把各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果巩固好、维持好,否则一切工作就成了无用功。为此,我们将实施最严格的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惩乱砍滥伐、毁林毁草开荒、草原挖药等行为,对违法排污企业严管重罚。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全面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贫穷保护不了美丽,美丽与发展相辅相成
《瞭望东方周刊》:你2014年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张利平:呼伦贝尔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是调结构和转方式。我市是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类型多元,但更多依赖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支柱产业单一,生产方式原始粗放,同时,产业链条短,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不强。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推动。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心目中,哪几个关键词能代表呼伦贝尔的形象?
张利平:第一个是“天人合一”。呼伦贝尔是个天人合一的地方,“天”是指保存完好的原生态环境,是一片绿色净土;“人”是指生活在这里的42个民族、270万人民。“天人合一”就是指这里的人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保护生态,相互促进,安居乐业,和谐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是“美丽发展”。这是呼伦贝尔目前的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其中,美丽发展是立市之基,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保护生态作为前提,作为第一责任,在美丽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美丽,推进美丽与发展双赢,永葆这片绿色和美丽,是呼伦贝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城市之梦是什么?
张利平:我们的城市梦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相通的。就呼伦贝尔而言,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绿色梦,一个是发展梦。前者是指保护好呼伦贝尔的生态环境,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后者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尽快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让老百姓尽快过上好日子。
实现绿色梦,关键是保护好生态,监控管理好各项生态建设成果;在产业发展上,致力于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让呼伦贝尔的天更蓝、草更绿、空气更清新,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现发展梦,关键在于落实好习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提出的“四个着力”的要求。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要着力将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资源型产业链条、创新驱动发展、节能减排及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持之以恒抓好粮食生产,积极打造现代畜牧业,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做好民生基础工作,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呼伦贝尔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地区,实现我们的发展梦。
一个绿色梦,一个发展梦,美丽发展,天人合一,就是呼伦贝尔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