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点亮兴趣之“光”

2014-05-20 06:11吴劲松
海峡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三角形竞争数学知识

吴劲松

在数学教学中点亮兴趣之“光”

吴劲松

福建省南靖县丰田华侨学校

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懂得发现问题、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数学的教学就是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有助于真正提高办学质量。

数学教学 兴趣培养 竞争学习

近年来,公办学校普遍面临民办学校的冲击。笔者所在乡镇中学初中部的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学生人数锐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保证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这其中,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职称晋级、绩效工资高低。特别是数学这一重要学科,对中考能否取得高分有重大影响。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师改变现状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具体措施如下:

1 降低教学难度应落到实处

大部分初中学校都要求老师赶进度,三年数学的教学任务要求两年或两年半授完,这样做可以留下足够多的时间用来复习,提高综合能力,培养高分能手,有助于提高重点中学升学率。教学以应试为主,教学难度只升不降,教师要时刻担心优生率和及格率能不能达标。当前乡镇公办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上课不能注意听讲,作业没有完成,走进了“越学越难”的误区。对此,要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听得懂,做得了,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形成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要以能完成课后练习为目标,以能解答中考90%的非难题为最高要求,来实施教学。避免用90%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如何解答10%的难题,但仍然没学会。由于学生的基础没打牢,基本题不能得高分,导致测试总成绩不理想,更谈不上喜欢数学课。

2 创设学习意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我们班有42位学生,现在向灾区捐款,有两种捐款方式,甲种,每人捐10元,乙种,1号同学捐1分,2同学号捐2分,3号同学捐4分,4号同学捐8分……”,问哪一种捐款方式的总额多?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在还没仔细思考时,回答甲种和乙种的都有。这时可以让他们分组讨论,并通过计算来验证。同学在计算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此时教师引入“等比数列的求和”,让学生带着要解决问题的渴望来学习如何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样同学们就会饶有兴致地开始学习这一节的内容。

在“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节,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木工师傅想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柜台边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一模一样的三角形,他能不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吗?有几种办法?”经过同学的讨论,老师再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运用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准确、巧妙创设学习意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使之主动愉快地学习。

3 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硬件配置不断加强,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有所改变,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围绕老师的思维转,长期被动地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收录机,老师是广播电台,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这样的课堂毫无吸引力可言。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乏味,而且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下,教师要主动实施开放、自动生成的情景教学,在课件制作中加入一些孩子们喜爱的信息,如喜羊羊的图片、动画片里面的声音等。这样来帮助学生学习,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4 组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结合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实例,学生一看到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就能用数学知识去解析。例如:在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定理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纸上作一个△ABC,使BC=6cm,∠B=30°,∠C=45°,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同小组同学所做的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做三角形,剪下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做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和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角边角”定理。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牢固掌握知识。

5 小组学习,真实有效

大部分知识都可以通过组内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完成,这样不但能节省时间,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增强团队意识。让多个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合作学习。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格、学习成绩等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的长处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得以体现,更加自觉努力去学习。

6 降低作业和测试难度

平常作业的难度要尽量在大纲要求的范围内,千万不要随意提高难度,并控制好总量。要让学生完成作业时有较高的正确率和速度,每做完一次作业都有所收获,避免学生抄作业,甚至不做作业。因此我们给学生的试题,尽量简化,化难为易。如以下测试题:

如右图,△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若E、A、D在一条直线, BE、AC交于点M,CD、AB交于点N,连接M、N。求证:△AMN为等边三角形。

简化1:若原题目中的D、A、E在一直线上,把“△ABD、△ACE是等边三角形”改为“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右上图),CD与BE的大小关系又如何呢?

简化2:如右下图,△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CD=BE。

这样降低测试难度,让学生比较容易得到较高的分数,学生高兴,家长开心,同时家长也会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 竞争学习,争当胜者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因此,把竞争引进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为了营造竞争的平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供机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合理配对,形成竞争对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竞争、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例如,“课堂发言积分赛”、“优秀作业积分赛”、“成绩进步积分赛”等等。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勇敢面对竞争,并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互动发展,同时获得良好的锻炼机会,对于竞争中的优胜者,给予适当的鼓励或物质奖励,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本文中所提几点,教师还应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多和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也不断地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分享给他们。只要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方法也会慢慢掌握,培养出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进而努力实现各自的学习目标。

[1] 张华. 初中数学教育——课程与教学[M].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三角形竞争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形,不扭腰
感谢竞争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画一画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