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与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14-05-19 05:37郑少涛李新桂林喜容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1期
关键词:醒脑静重型颅脑损伤纳洛酮

郑少涛 李新桂 林喜容

[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疗效。 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评分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8.4%与82.5%,对照组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对照组GCS评分与KP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醒脑静与纳洛酮比较,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治愈率、减少呼吸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改善GCS评分与KPS评分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醒脑静;纳洛酮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1-004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aloxone and Xingnaoj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sisting coma after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of persisting coma after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were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36 cases),which used naloxone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40 cases), which used Xingnaojing injection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vital signs, 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 the changes of long term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scale (KPS)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s of two groups were 58.4% and 82.5%. The 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abnormal rat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GCS score and KPS score of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Xingnaojing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sisting coma after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ared with naloxon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mprove the GCS score and KPS score significantly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ersistent coma; Xingnaojing injection; Naloxone

重型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常见急危症状,重型颅脑损伤出现迁延性昏迷是指患者出现重症颅脑损伤后大脑缺氧致大脑皮层广泛性损害,而致长时间昏迷或无意识障碍状态[1]。醒脑静与纳洛酮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本研究探讨两者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诊断为重型闭合或开放性颅脑损伤,其中男51例,女25例;年龄22~77岁,平均(46.1±2.7)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4~8分,平均(6.4±0.3)分;昏迷时间2~12 h,平均(8.7±0.5)h。其中弥漫性轴索损伤51例,原发性脑干伤25例;手术治疗62例,非手术治疗14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8例,重物砸伤11例,高处坠落伤13例,斗殴伤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GCS评分、昏迷时间、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降温、抗感染、脱水、止血、气管切开、营养支持、高压氧、营养脑细胞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103564),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2020563)20 mg/次,2次/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系统异常、心血管系统异常;GCS评分、KPS评分。

1.4 疗效标准

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标准[3]:显效: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至清醒,恢复良好或低、中度残疾,GCS评估4、5级;有效: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至清醒,严重残疾,GCS评估3级;无效:没有恢复意识,植物生存或死亡,GCS评估1、2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Karnofsky(卡氏,KPS)功能状态评分标准[4]: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多样本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 < 0.05)。见表1。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是指在颅脑损伤稳定,脑水肿、脑出血、颅内压升高等外伤情况逐渐稳定,脑损伤处于恢复期,患者意识存在高度的障碍的状态。脑损伤后内源性阿片肽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脑组织继发性脑损伤,脑组织内有氧代谢降低,低氧代谢引发大量CO2潴留,乳酸及氧化物堆积,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高,形成脑水肿-缺氧-脑水肿的恶性循环及脑组织酸中毒。β-内啡肽水平上升,表现为严重的缺血、缺氧,微创区域脑血管调节功能失调,脑血管扩张再灌注增加,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而出现严重的弥漫性脑水肿[5,6]。

重型脑损伤后脑缺血引发的继发性损害发生率非常高,其持续的时间和程度与脑细胞继发性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监测治疗中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将有助于判断重型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7]。纳洛酮为可拮抗阿片受体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可降低体内β-内啡肽水平,纳洛酮静脉给药2 min内显效,能很快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兴奋大脑皮层,改善患者意识状态,解除呼吸冲动的抑制,起到中枢促醒作用。研究表明[8],纳洛酮可改善呼吸功能,动脉血氧分压上升,促进中枢神经与心肌功能的康复,改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醒脑静注射液为中药注射液,是在古方安宫牛黄丸改良而成的方剂,其主要由天然麝香、栀子、郁金、天然冰片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之功能。醒脑静由于含有天然麝香、天然冰片,通透力强,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迅速达到病灶,改善重症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后中枢系统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神经[9]。本研究中,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8.4%与82.5%,对照组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醒脑静对重型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药理研究也表明[10],醒脑静可以清除脑损伤后大量释放入血的炎性因子,从而降低NO浓度,保护SOD,降低MDA浓度,从而起到调节中枢神经、改善微循环、促进患者恢复意识的作用。本研究中,对照组GCS评分与KP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组,说明醒脑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

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醒脑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减少呼吸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GCS评分与KPS评分,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洪武,金波,李祖晟. 两种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2012,24(6):150-151.

[2] 刘伟盛,伍方红,余苏琼. 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促醒作用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15(8):20-22.

[3] 徐如祥,王伟民. 现代颅脑损伤救治策略[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162.

[4] 朱海霞.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61-62.

[5] 陆少锋,沈春莲,张凌云,等. 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568-2571.

[6] Cheng Q,Jiang B,Xi J,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sistent coma and brain ischemia after severe brain injury[J]. Int J Neurosci,2013,123(12):832-836.

[7] 娅茹,杨涵铭,黄昊. 盐酸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治疗中的应用[J]. 上海医药,2009,9(3):194-196.

[8] 吴伟中. 纳洛酮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探讨[J]. 海南医学,2010,21(10):112-114.

[9] 徐元虎. 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药效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10,19(4):507-509.

[10] 关宏,武变瑛,张丽娜. 醒脑静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Fractalkine含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 河北医药,2011,33(8):1129-1131.

(收稿日期:2014-01-21)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降温、抗感染、脱水、止血、气管切开、营养支持、高压氧、营养脑细胞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103564),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2020563)20 mg/次,2次/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系统异常、心血管系统异常;GCS评分、KPS评分。

1.4 疗效标准

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标准[3]:显效: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至清醒,恢复良好或低、中度残疾,GCS评估4、5级;有效: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至清醒,严重残疾,GCS评估3级;无效:没有恢复意识,植物生存或死亡,GCS评估1、2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Karnofsky(卡氏,KPS)功能状态评分标准[4]: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多样本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 < 0.05)。见表1。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是指在颅脑损伤稳定,脑水肿、脑出血、颅内压升高等外伤情况逐渐稳定,脑损伤处于恢复期,患者意识存在高度的障碍的状态。脑损伤后内源性阿片肽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脑组织继发性脑损伤,脑组织内有氧代谢降低,低氧代谢引发大量CO2潴留,乳酸及氧化物堆积,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高,形成脑水肿-缺氧-脑水肿的恶性循环及脑组织酸中毒。β-内啡肽水平上升,表现为严重的缺血、缺氧,微创区域脑血管调节功能失调,脑血管扩张再灌注增加,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而出现严重的弥漫性脑水肿[5,6]。

重型脑损伤后脑缺血引发的继发性损害发生率非常高,其持续的时间和程度与脑细胞继发性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监测治疗中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将有助于判断重型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7]。纳洛酮为可拮抗阿片受体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可降低体内β-内啡肽水平,纳洛酮静脉给药2 min内显效,能很快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兴奋大脑皮层,改善患者意识状态,解除呼吸冲动的抑制,起到中枢促醒作用。研究表明[8],纳洛酮可改善呼吸功能,动脉血氧分压上升,促进中枢神经与心肌功能的康复,改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醒脑静注射液为中药注射液,是在古方安宫牛黄丸改良而成的方剂,其主要由天然麝香、栀子、郁金、天然冰片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之功能。醒脑静由于含有天然麝香、天然冰片,通透力强,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迅速达到病灶,改善重症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后中枢系统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神经[9]。本研究中,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8.4%与82.5%,对照组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醒脑静对重型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药理研究也表明[10],醒脑静可以清除脑损伤后大量释放入血的炎性因子,从而降低NO浓度,保护SOD,降低MDA浓度,从而起到调节中枢神经、改善微循环、促进患者恢复意识的作用。本研究中,对照组GCS评分与KP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组,说明醒脑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

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醒脑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减少呼吸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GCS评分与KPS评分,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洪武,金波,李祖晟. 两种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2012,24(6):150-151.

[2] 刘伟盛,伍方红,余苏琼. 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促醒作用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15(8):20-22.

[3] 徐如祥,王伟民. 现代颅脑损伤救治策略[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162.

[4] 朱海霞.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61-62.

[5] 陆少锋,沈春莲,张凌云,等. 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568-2571.

[6] Cheng Q,Jiang B,Xi J,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sistent coma and brain ischemia after severe brain injury[J]. Int J Neurosci,2013,123(12):832-836.

[7] 娅茹,杨涵铭,黄昊. 盐酸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治疗中的应用[J]. 上海医药,2009,9(3):194-196.

[8] 吴伟中. 纳洛酮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探讨[J]. 海南医学,2010,21(10):112-114.

[9] 徐元虎. 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药效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10,19(4):507-509.

[10] 关宏,武变瑛,张丽娜. 醒脑静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Fractalkine含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 河北医药,2011,33(8):1129-1131.

(收稿日期:2014-01-21)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降温、抗感染、脱水、止血、气管切开、营养支持、高压氧、营养脑细胞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103564),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2020563)20 mg/次,2次/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系统异常、心血管系统异常;GCS评分、KPS评分。

1.4 疗效标准

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标准[3]:显效: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至清醒,恢复良好或低、中度残疾,GCS评估4、5级;有效: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至清醒,严重残疾,GCS评估3级;无效:没有恢复意识,植物生存或死亡,GCS评估1、2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Karnofsky(卡氏,KPS)功能状态评分标准[4]: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多样本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 < 0.05)。见表1。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是指在颅脑损伤稳定,脑水肿、脑出血、颅内压升高等外伤情况逐渐稳定,脑损伤处于恢复期,患者意识存在高度的障碍的状态。脑损伤后内源性阿片肽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脑组织继发性脑损伤,脑组织内有氧代谢降低,低氧代谢引发大量CO2潴留,乳酸及氧化物堆积,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高,形成脑水肿-缺氧-脑水肿的恶性循环及脑组织酸中毒。β-内啡肽水平上升,表现为严重的缺血、缺氧,微创区域脑血管调节功能失调,脑血管扩张再灌注增加,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而出现严重的弥漫性脑水肿[5,6]。

重型脑损伤后脑缺血引发的继发性损害发生率非常高,其持续的时间和程度与脑细胞继发性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监测治疗中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将有助于判断重型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7]。纳洛酮为可拮抗阿片受体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可降低体内β-内啡肽水平,纳洛酮静脉给药2 min内显效,能很快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兴奋大脑皮层,改善患者意识状态,解除呼吸冲动的抑制,起到中枢促醒作用。研究表明[8],纳洛酮可改善呼吸功能,动脉血氧分压上升,促进中枢神经与心肌功能的康复,改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醒脑静注射液为中药注射液,是在古方安宫牛黄丸改良而成的方剂,其主要由天然麝香、栀子、郁金、天然冰片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之功能。醒脑静由于含有天然麝香、天然冰片,通透力强,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迅速达到病灶,改善重症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后中枢系统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神经[9]。本研究中,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8.4%与82.5%,对照组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醒脑静对重型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药理研究也表明[10],醒脑静可以清除脑损伤后大量释放入血的炎性因子,从而降低NO浓度,保护SOD,降低MDA浓度,从而起到调节中枢神经、改善微循环、促进患者恢复意识的作用。本研究中,对照组GCS评分与KP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组,说明醒脑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

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醒脑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减少呼吸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GCS评分与KPS评分,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洪武,金波,李祖晟. 两种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2012,24(6):150-151.

[2] 刘伟盛,伍方红,余苏琼. 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促醒作用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15(8):20-22.

[3] 徐如祥,王伟民. 现代颅脑损伤救治策略[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162.

[4] 朱海霞.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61-62.

[5] 陆少锋,沈春莲,张凌云,等. 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568-2571.

[6] Cheng Q,Jiang B,Xi J,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sistent coma and brain ischemia after severe brain injury[J]. Int J Neurosci,2013,123(12):832-836.

[7] 娅茹,杨涵铭,黄昊. 盐酸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治疗中的应用[J]. 上海医药,2009,9(3):194-196.

[8] 吴伟中. 纳洛酮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探讨[J]. 海南医学,2010,21(10):112-114.

[9] 徐元虎. 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药效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10,19(4):507-509.

[10] 关宏,武变瑛,张丽娜. 醒脑静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Fractalkine含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 河北医药,2011,33(8):1129-1131.

(收稿日期:2014-01-21)

猜你喜欢
醒脑静重型颅脑损伤纳洛酮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临床效果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