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 赵颖
[摘要]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IU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 1次,连用14 d。观察组同时加用氯吡格雷75 mg口服,每日1次,连用14 d。 结果 治疗后14 d,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分别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P<0.05)。两组均无一例死亡,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缺血性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1-004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clopidogrel and LMWH in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bdominal subcutaneou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5 000 IU, every 12 hours once, for 14 d. Observation group plus clopidogrel 75 mg orally once a day, for 14 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14 days, the NIHSS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7 day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lower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ere no death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wo groups were 93.3%, 83.3%(P<0.05). Conclusion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lopidogrel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 , high cure rate , safety,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opidogrel; Joint;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schemic stroke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为常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二者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排除昏迷或大范围脑梗死者、近期有消化道出血或其他系统出血者、近期有手术史者、妊娠、收缩压>26.7 kPa或(和)舒张压>14.7 kPa。全部患者依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平均年龄、梗塞面积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疾病情况酌情予降压、降糖、脱水、神经营养药等常规治疗,避免使用其他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其中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IU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 1次,连用14 d。观察组同时加用氯吡格雷75 mg口服,每日1次,连用14 d。
1.3 疗效标准[2]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死亡。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反映病损水平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压、心率、血常规等变化情况,并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治疗7 d后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且治疗7 d后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用药安全性观察
观察组有3例患者于皮下注射部位出现紫瘫,停药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继肿瘤和心脏病之后的第三位常见死亡原因,幸存者也往往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覆盖其上的内皮脱落使高度致凝的内皮下组织和脂质核心暴露,致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血小板受刺激、激活后可发生勃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因此,血小板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自然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氯吡格雷作为新一代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不可逆地阻断血小板膜表面的ADP PYl2受体,抑制了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 b/Ⅲ a受体的结合,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氯吡格雷还能与红细胞膜结合,降低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的溶解倾向,降低全血黏度,从而改善缺血脑组织的供血。且氯吡格雷吸收迅速,服用75 mg可在l h后达到峰值浓度[5-7]。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兼有抗凝和抗栓活性,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并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抗栓作用强,有利于血管再通及改善侧支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防止缺血半暗区不可逆的细胞损伤[8,9]。本研究将上述两种药物联用后,结果证实,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基本痊愈率达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P<0.05)。与沈鑫等[10]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说明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改善侧支循环而起到抢救半暗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翠娈,石家庆.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 27(6):913-914.
[2] 蔡美琴,徐雄鹰.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454-478.
[3] 薛红霞. 氯吡格雷治疗67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752-1753.
[4] 杨恒. 氯吡格雷辅治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A):48.
[5] 邢志伟,史云东.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6,6(1):44-45.
[6] 申彬,姚茹.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12例临床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 29(5):423.
[7] 赵小茜,董爱兰,宋丛东,等. 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 山东医药,2007,47(23):44-45.
[8] 吴泳,梁雁,黄丹丹,等.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3):87-88.
[9] 刘迎恩,徐会厂. 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2例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05,45(20):30-31.
[10] 沈鑫,李军荣,李圣华. 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8(5):53-54.
(收稿日期:2014-01-21)
2.3 用药安全性观察
观察组有3例患者于皮下注射部位出现紫瘫,停药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继肿瘤和心脏病之后的第三位常见死亡原因,幸存者也往往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覆盖其上的内皮脱落使高度致凝的内皮下组织和脂质核心暴露,致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血小板受刺激、激活后可发生勃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因此,血小板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自然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氯吡格雷作为新一代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不可逆地阻断血小板膜表面的ADP PYl2受体,抑制了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 b/Ⅲ a受体的结合,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氯吡格雷还能与红细胞膜结合,降低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的溶解倾向,降低全血黏度,从而改善缺血脑组织的供血。且氯吡格雷吸收迅速,服用75 mg可在l h后达到峰值浓度[5-7]。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兼有抗凝和抗栓活性,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并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抗栓作用强,有利于血管再通及改善侧支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防止缺血半暗区不可逆的细胞损伤[8,9]。本研究将上述两种药物联用后,结果证实,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基本痊愈率达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P<0.05)。与沈鑫等[10]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说明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改善侧支循环而起到抢救半暗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翠娈,石家庆.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 27(6):913-914.
[2] 蔡美琴,徐雄鹰.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454-478.
[3] 薛红霞. 氯吡格雷治疗67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752-1753.
[4] 杨恒. 氯吡格雷辅治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A):48.
[5] 邢志伟,史云东.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6,6(1):44-45.
[6] 申彬,姚茹.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12例临床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 29(5):423.
[7] 赵小茜,董爱兰,宋丛东,等. 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 山东医药,2007,47(23):44-45.
[8] 吴泳,梁雁,黄丹丹,等.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3):87-88.
[9] 刘迎恩,徐会厂. 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2例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05,45(20):30-31.
[10] 沈鑫,李军荣,李圣华. 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8(5):53-54.
(收稿日期:2014-01-21)
2.3 用药安全性观察
观察组有3例患者于皮下注射部位出现紫瘫,停药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继肿瘤和心脏病之后的第三位常见死亡原因,幸存者也往往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覆盖其上的内皮脱落使高度致凝的内皮下组织和脂质核心暴露,致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血小板受刺激、激活后可发生勃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因此,血小板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自然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氯吡格雷作为新一代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不可逆地阻断血小板膜表面的ADP PYl2受体,抑制了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 b/Ⅲ a受体的结合,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氯吡格雷还能与红细胞膜结合,降低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的溶解倾向,降低全血黏度,从而改善缺血脑组织的供血。且氯吡格雷吸收迅速,服用75 mg可在l h后达到峰值浓度[5-7]。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兼有抗凝和抗栓活性,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并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抗栓作用强,有利于血管再通及改善侧支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防止缺血半暗区不可逆的细胞损伤[8,9]。本研究将上述两种药物联用后,结果证实,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基本痊愈率达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P<0.05)。与沈鑫等[10]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说明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改善侧支循环而起到抢救半暗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翠娈,石家庆.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 27(6):913-914.
[2] 蔡美琴,徐雄鹰.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454-478.
[3] 薛红霞. 氯吡格雷治疗67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752-1753.
[4] 杨恒. 氯吡格雷辅治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A):48.
[5] 邢志伟,史云东.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6,6(1):44-45.
[6] 申彬,姚茹.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12例临床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 29(5):423.
[7] 赵小茜,董爱兰,宋丛东,等. 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 山东医药,2007,47(23):44-45.
[8] 吴泳,梁雁,黄丹丹,等.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3):87-88.
[9] 刘迎恩,徐会厂. 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2例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05,45(20):30-31.
[10] 沈鑫,李军荣,李圣华. 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8(5):53-54.
(收稿日期: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