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往来话重阳

2014-05-18 02:06宁学丽
河南电力 2014年10期
关键词:赏菊佳节悲秋

宁学丽

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叫重阳。汉代的《西京杂记》记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不过,一直到唐代,重阳才被朝廷正式定为节日,在此后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赏菊、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

唐代官方的正式确定,大大促进了重阳节的发展,每年这一天,上自皇帝,下及庶民,都要参加节日活动。重阳诗词也由此大兴,佳作层出不穷,其中描写重阳节最为著名的诗篇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诗人17岁时的作品。当时王维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虽对热衷进仕的年轻士子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对一个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诗人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简单而朴实的诗句,让读者感同身受,成为千百年来最能表现游子思乡感情的名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诗圣杜甫对重阳节的另一番体验。公元767年,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起,相互争夺地盘。56岁的诗人只好离开经营了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在夔州的三年里,他生活困苦,重阳佳节来临,患有严重肺病的诗人独自登高远眺,不禁愁绪满怀,百感交集。一首《登高》抒发了他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薇。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这首《九日齐山登高》是诗人杜牧公元845年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当年,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他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和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压在内心中的郁闷,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于是,诗人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令人读来颇觉顿挫跌宕,风神摇曳。

到了宋代,人们对重阳节更加重视,词人留下了许多吟咏重阳节的作品。成为千古传诵佳作的,要数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李清照与丈夫感情甚笃,琴瑟和谐。重阳佳节,良辰美景,丈夫不在身边,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人比黄花瘦”使人想象出一幅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的情景,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佳句千古传诵。

到了明代,每到重阳节,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民间更是盛行登高赏菊,一直流传到清代,影响到现代。明代诗人文森离家三载,重阳时创作《九日》:“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全诗虽写思乡,但无一词一语直接表白,眷恋的情感和深沉的思念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明末清初诗人陈子龙曾于重阳之日登临一览楼,作有《九日登一览楼》:“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去麓半函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诗人从眼前景物写起,抒发了“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在无限失意之时绝不放弃抗争的决心。

在所有的重阳诗词里,要数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最富有乐观豪迈的气韵:“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929年重阳节时,毛泽东正在闽西征途之中,以雄视千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仅仅四十多个字,有情有景,有色有香,战火纷飞,菊花吐蕊,傲然开放。秋风飒飒,天空高远,万里澄澈,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毛泽东的这首词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如今,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也是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美好生活的体现!

猜你喜欢
赏菊佳节悲秋
元宵佳节醋飘香
辛丑立秋日有怀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每逢佳节胖三斤
叹流年
悲秋
金秋赏菊
佳节时分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