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莉
吞咽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联合艾灸护理脑卒中吞咽困难临床分析
孙亚莉
目的 对吞咽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联合艾灸护理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10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1人,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吞咽和摄食训练进行护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艾灸的护理方式, 对患者吞咽功能和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吞咽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联合艾灸护理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艾灸;吞咽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吞咽困难;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 是一种脑部突发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疾病[1]。该病患者存活者中大部分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瘫痪, 例如吞咽障碍等, 吞咽困难是指食物和水的传送被延迟或阻断, 发生率极高。吞咽困难时可导致患者窒息、误吸和营养不良, 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迄今为止, 还没有确切的治疗该病的药物和方法[2], 所以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十分重要, 郑州市中医院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实验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2012年2月期间接收的10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有52例,女性患者有50例, 患者年龄均在48~8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2±5.5)岁, 按才藤的吞咽障碍评价法可将吞咽困难患者分为轻度(四级及以上)、重度(三级及以下), 分别有78例、24例。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51人。所有患者排除意识不清等障碍, 经CT可证实, 所有患者中,脑出血42例, 脑梗死60例。患者的既往病史、生活环境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吞咽和摄食训练进行护理, 吞咽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①吞咽基础训练:对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的训练, 主要方法有: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舌部运动、唇运动体操以及咳嗽训练, 一般进行1~2周的吞咽基础训练后再进行摄食训练。②摄食训练:对轻度吞咽困难患者采用摄食训练, 主要方法有:体位、摄取冷食或流食、减慢吃东西的速度等方式。③注意事项:患者在进食后要进行几次空咽, 要等食物完全咽下后再进食;患者和医护人员要高度配合, 以适当的体位进行喂食, 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对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 要给予鼻饲管, 在防止误吸的同时满足患者所需营养。
实验组在常规的吞咽和摄食训练上实施艾灸的护理方式。艾灸方法:艾灸可采用悬灸的方式, 选取天突、丰隆、少商等穴位, 灸10 min左右, 1次/d, 10 d为一个疗程, 一般需要艾灸3个疗程。
1. 3 疗效评定[2]根据疗效标准评估, 可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对患者的吞咽功能的进行评定。①吞咽功能评定:可采用洼田饮水试验, 即患者坐时饮用温水30 ml, 观察饮完的状况和时间, 可分为1~5级;也可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②临床疗效评价:患者吞咽困难无明显改善, 饮水试验评定结果在3级以上, 为无效;吞咽困难明显改善, 饮水试验结果2级, 为有效;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消失, 评定结果1级,为治愈。
1. 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中饮水试验评定为1级的有8例, 2~3级的有31例, 3级以上的有12例;实验组饮水试验评定为1级的有12例, 2~3级的有35例, 3级以上的有4例。对照组51例患者中, 痊愈有8例, 显效有31例, 无效的有12例, 总有效率为76.5%;实验组51例患者中, 痊愈有12例, 显效有35例, 无效有4例, 总有效率为92.2%, 两组比较,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调查分析可得, 吞咽困难对脑卒中患者有很大危害,近年来已逐渐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3]。中医中认为脑卒中患者气机闭塞、清窍失宜, 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吞咽、摄食训练联合艾灸的方法来进行护理, 选取天突、丰隆、少商等穴位施灸, 借助药物和灸火的热力疏通经脉、气血的作用, 能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状况, 而且简单易操作, 十分值得推广应用。
[1] 刘素姣.吞咽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联合艾灸护理脑卒中吞咽困难48例.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12:448-450.
[2] 郭奕萍, 于朝群.吞咽基础、摄食训练联合艾灸护理脑卒中吞咽困难48例.内蒙古中医药, 2011, 2(12):54-55.
[3] 鲍曼, 邓婉莹, 樊乐, 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 2010,39(2):155-157.
450007 郑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