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集群化适应性的问题与对策

2014-05-15 15:43张革英李新生袁娜王梦凡曹益华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设置高职专业

张革英+李新生+袁娜+王梦凡+曹益华

一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演变及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以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由外延转向注重内涵建设,教育部于2000年印发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为高职教育规范、健康地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有力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开展。

2004年,湖南省全省各高职院校共开设专业318个,有13个专业进入国家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4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精品专业,146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1]。截至2009年9月,湖南设置高职专业的86所高校共设置高职专业1,583个,覆盖专业目录中全部19个大类,覆盖专业目录中78个二级类的62种,覆盖专业目录中531种专业中的272种。此外,还有各地州市的职工大学、教育学院以及社会办学机构共10所教学单位设置了74个高职专业。从专业点看,高校共设置高职专业点1,583个。按二级类分布为:农林牧渔29个,占1.83%;交通运输35个,占2.21%;生化与药品31个,占1.96%;资源开发与测绘16个,占1.01%;材料与能源11个,占0.69%;土建104个,占6.57%;水利1个,占0.06%;制造201个,占12.70%;电子信息304个,占19.20%;环保、气象与安全13个,占0.82%;轻纺食品14个,占0.88%;财经292个,占18.45%;医药卫生71个,占4.49%;旅游92个,占5.81%;公共事业27个,占1.71%;文化教育215个,占13.58%;艺术设计传媒113个,占7.14%;法律14个,占0.88%。设置专业点最多的二级类分别为:电子信息类(304个)、财经类(292个)、文化教育类(215个)、制造类(201个)、艺术设计传媒类(113个)、土建类(104个)、旅游类(92个)。设置最少的二级类分别为资源开发与测绘类(16个)、法律类(14个)、轻纺食品类(14个)、环保、气象与安全类(13个)、材料与能源类(11个)、水利类(1个)、公安类(无)[2]。专业点布局不够均衡。

二湖南高职教育专业建设适应产业集群化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供需错位明显

湖南高校高职专业设置显得零散的专业在朝向改革、整合的力度、深度上依然不够,难见规模效应,基本上每个专业大类只有2~3个专业开设,有的专业大类里只设有1个专业。专业群的建设主要是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因此特别受到了师资条件的制约。专业的调整也主要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的拓展,即开设出相应的专业方向,缺乏主动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的有效机制和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去规划专业群的有效建设。师资和实训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专业的群体优势不突出。

2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变化对接程度不高

专业必须对接产业,专业结构必须瞄准产业结构,专业升级必须紧跟产业升级。

近年来,长株潭地区紧密配合湖南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比例逐渐上升的趋势。湖南省的GDP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第一产业的GDP总量所占比重较少,增长率近年缓慢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全省GDP中占比重最大,增长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的GDP总量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速都比较明显。因此,第二产业所需要的人才极显迫切。第三产业的GDP总量比重较大,这五年的平均比重仅次于第二产业[3]。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其就业结构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然而,目前长株潭城市群高职院校的主要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对接总难达到理想匹配状态,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缺口仍然存在,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尚未解决。

3新增专业盲目跟风,专业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在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一种”跟风”现象,缺乏调研,造成热门专业过热,缺少特色专业。加上近年扩招,学校规模迅速扩大,专业增长较快,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学校不顾自身实际,开设投入少、经济效益好的通用专业,一些院校片面追求大而全,一味扩大专业规模,导致学校间专业设置趋同,学校原有的特色专业建设迟缓甚至停滞。

4专业设置观念陈旧,专业建设缺乏前瞻性

相对于人才需求的这一变化,湖南高职专业设置思路尚嫌单一,往往简单套用传统专业目录,专业交叉复合不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率不高。部分高校在增设专业时缺乏全面深入的论证,没有长远的系统专业设置规划,专业设置存在着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认为“市场需求什么就办什么”。学校定位、学校特色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盲目增大专业数量,专业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质量不高。种种迹象表明,全省高职专业设置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着“重专业申报、轻专业建设;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眼前效益、轻长远效益;重社会需求、轻自身条件”的现象。

专业群设置不但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而且要积极探索区域特色经济增长问题,设置前瞻性强的专业。为更好适应湖南省“十二五”规划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方面的一批新兴产业,而学院设置的对口专业少,更没有形成相应的专业群,这既不利于我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湖南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三方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形成合力,共同合作。

(一)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加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宏观管理

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消除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办学体制、领导体制,增强服务职能,协调职业教育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高职专业设置的规定,依据高职各专业学生的报考率、报到率、就业率等指标,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及教育资源为基础,特别是结合全省产业集群或行业产业链发展的实际,科学规划高职专业结构,实行总量控制,宏观管理,引导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要求来设置或调整专业,避免出现盲目设置、重复设置等现象。endprint

(二)教育主管部门因校制宜,针对不同院校实施具体指导

1因势利导,针对高校自身实际实施专业分类指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针对不同院校特点提出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指导性意见,引导学校根据自身性质和定位开办专业,突出办学特色。一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充分发挥优势,建成一批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引领、带动全省高职专业建设发展。二是其他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突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与企业、行业、地区经济紧密结合,注重设置面向全省优势产业、人才需求量大的实用性专业。三是市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专业应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应瞄准区域特色与优势产业发展需要,体现地域特点。

2突出特色,发挥示范和品牌专业的辐射作用

在湖南省现有省级示范专业、品牌专业的基础上,继续重点改革和建设一批社会声誉好、行业企业认可度高、就业率高、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使之不仅在教育领域具有示范作用,并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在社会享有较高的声誉。

3明确标准,给学校更多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自主权

分别建立和完善专业目录、设置指南和专业设置标准。高校在科学定位和准确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市场多变性和学科专业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依据专业目录、专业设置指南、专业设置标准、本校专业规划和规定的程序,在省教育厅核定的办学规模内自主设置多元化的专业方向和调整专业,报教育厅备案。专业目录以外的专业、国家或省严格控制的专业以及教育厅核定的学科门类以外的专业报教育厅审批,并建立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自立、自检、自律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微观层面加强自身专业建设

一是职业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的产业领域,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特色、优势的基础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做好“专业立体维护”。要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群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专业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二是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办学水平评估。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要有意识地吸收行业企业或用人单位人员参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制定主要包括专业人才需求的社会调查、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结构与体系、核心课程标准、考核项目及要求、专业教学资源配置等要素构成的专业教学标准,以此标准规范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以及专业评估。特别是要以新办专业为重点,加强对专业办学水平的评估,完善专业评估制度,建立专业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湖南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05)[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傅家旺.湖南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角度[J].湖南社会科学,2009(4).

[3]朱林.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湖南高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9).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置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