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手机打车软件”在各大城市兴起。在用户付小费、司机自愿接单的模式后,一些城市又兴起“司机接单得优惠补贴”。不过,对“打车软件”的质疑从未停止过,它造成的公平、安全两方面的隐患更是被众人诟病……今年“两会”期间,交通部部长杨传堂表示,将规范打车软件。
造成不公,绑架消费者
@评天下2014:“打车软件”绑架了消费者,是彻头彻尾的不公平竞争。那些没有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只能等在路邊干着急,然后被迫加入“打车软件”的使用大军。用软件抢到客后,司机为了赚更多钱,对其他乘客拒载,更是一种不公平。
@品科技:补贴的“诱惑”只是暂时的,安全性才是市民考虑的首要问题。市民不仅担心让银行卡绑定指定的支付平台,资金和安全会存在隐患,更重要的是担心交通安全。
@柒月涉漠:那天我打车,司机前面放了4部电话。他一心多用,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机软件抢单,就像抢答一样,只要有人下单他都要按键。抢到后,司机乐得手舞足蹈,极大地影响了交通安全。
出路或在真正市场化
@王小乔:在1960年代,无线电的普及最终让纽约冲破出租车管制,形成了一个被政府承认的“约租车”市场。在国内,打车软件还远说不上颠覆这个行业,因为无论是使用人数还是次数,都只占整个出租车市场的极少数。在上海排名第一的打车软件“嘀嘀”的日订单不过1万,不到1%的市场份额。
@全球最热科技资讯:马云将伤害老人孩子利益的板子打在软件上,与他崇尚王林那套空盆来蛇的表演一样,瞄偏了方向。不好打车的首要原因是车少,而不是打车软件添乱。事实上,打车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车少的问题 。
@张晓东:司机“挑肥拣瘦”等挑客行为,并不是“打车软件”出现后才有的新情况。出租行业已经企业化运作,但政府的管理还是计划经济的一套模式,主要是政府定价、控制规模,这就产生了矛盾。真正的市场化,或许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