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侯晓晖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高等院校适应体育专业领域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宽泛;培养模式乏善可陈;交叉学科师资和实验员匹配不足;课程设置有待完善,专业投入不足等,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资源配置、强化实践服务等方面发展布局。认为:1)从历史发展把握地位,推进专业国际化进程;2)优先发展适应体育教育,发挥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优势;3)社会需求做引导,人才标准强建设,放眼世界谋发展;4)以科研带专业,以科研强师资,倡导高校专业“节能”发展;5)借力“两个体系”建设,拓展适应体育发展空间,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适应体育;残疾人体育;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2-0098-07
Abstract: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rvey and expert interviews, etc.,it analyzed the related issues about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in sports colle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ining objective blurred, training mode lackluster, interdisciplinary teachers and laboratory technician lacked, curriculums needs to be improved,and professional investment inadequated,etc..And on the basis of issues,it put forward the layout of development from reforming training mode, optimizing curriculum system, integrating the resources, strengthing the practice services. Consider that 1)grasp the statu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ofessional;2)Priority to develop adapting physical educa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personnel training;3)Guided by the demands of society, strengthen talent standard, promote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4)Promote professionals and teachers by scientific research, advocating “energy sav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5)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service systems", expand the space of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aise the level of service.
Key words: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disabled sports; special education
“十一五”时期,我国残疾人事业迈出历史性的步伐,颁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批准加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特别强调关注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未来五年核心任务来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或几所特殊教育学校,已有广东[1]、浙江、河南、安徽等省提出2015年提前完成特殊教育建设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10年里我国特殊教育和残疾人群众体育将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时期,与其相关的专业教育、科学研究等工作将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2]。目前国内部分体育院校增设了适应体育。毋庸置疑,特殊学校、康复机构、福利院等部门对适应体育人才的需求与适应体育人才培养滞后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可以说设立适应体育专业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大学的责任。本研究以开设适应体育专业的高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适应体育专业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以助于把握适应体育发展动态,从而提供理论建议,为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进一步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全国8所开设适应体育专业的高等体育学院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10年与适应体育相关的期刊和著作,收集10所有关高校体育院校适应体育专业相关建设和教学管理文件。
1.2.2调查访问法
实地走访北京、上海、武汉、福建等高等体育院校,访谈相关领导、教师、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利用参加2013年6月华东师大举办全国首届教育康复高峰论坛的机会,与来自32省市40多所特殊学校、康复福利机构和30多高校同行代表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交流,其中包括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高职高专等。同时借北京体育大学60年校庆举办第五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之际,访谈了包括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湾体育大学在内的多位领导和同行负责人。
1.2.3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材料和掌握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与分析。
1.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高等体育院校适应体育师资与生源情况
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也是办好一个专业的起点。调查发现高等体育院校适应体育专业师资队伍普遍年轻化,文化层次较高,学缘良好,梯次配备较为合理,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各体育院校在发展教师数量的同时关注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专业教师的文化理论素养、技术指导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多数院校有着比较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将专业教师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对在职教师实行轮训,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特殊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进行进修学习;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积极支持青年教师继续深造。随着专业建设的完善和对质量的更高要求, 多学科高层次师资短缺,专业化水平偏低,缺乏实践操作技能,缺少实验人匹配等诸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困扰学科发展的瓶颈。
通过表1可以看出,国内体育院校适应体育专业生源结构以体育生为主,辅以文化生和高水平残障运动员,培养层次本科、研究生并进。由于历史原因,全国各高校适应体育专业名称多选择认同度较高的特殊教育背景下体育指向的专业名称,如特殊教育(体育)方向、特殊体育专业。与其说增进社会认同需要,不如说是专业发展的无奈。即便如此,广州体院有84.48%的同学入校前不了解特殊体育专业,93.2%的同学是服从调剂过来的,由此可见一斑,适应体育专业发展任重道远。
2.2高等体育院校适应体育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国内体育院校适应体育发展多是“洋为中用”结合“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对于其培养目标有观点认为培养从事特殊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与管理的特殊学校体育工作者;另一种观点认为培养相关部门科研人员、社会体育工作者及管理人员;还有观点认为培养残疾人教育、康复、社区民政等部门教学、训练、管理、康复指导的专门型人才(表2)。人才培养目标求大而不求专,笼统宽泛,由此引发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一系列问题,从横向静态看,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体育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终端需求,而变成了一种基本需求。遗憾的是国内适应体育发展还停留在满足个别需求阶段,人才的培养重点还是如何围绕体育设置课程,割裂了康复、心理慰藉与之的联系,势必削弱专业特色,趋向专业同质化;从纵向动态发展看,目前适应体育发展思想是想方设法了解用人单位需求,然后尽可能地满足。这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思想,对于改良性的专业可能是有用的(如早期特殊学校体育师资多是体育教育、特殊教育专业通过后期学习跳槽到特殊学校),但当社会需要全新的、具有专业效能人才的时候,用人单位需要的不是通过若干相关课程的学习的改良性人才,而是革命性的创新适应体育人才。显然,这一因循传统的发展方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手到擒来”的人才要求。即便用人单位的偏好(包括体育技能、运动水平等)会影响短期的用人情况,但不会影响更替结果。
2.3高等体育院校适应体育课程框架与课程
学校人才培养内容是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调查发现,体育院校课程类型划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各类型课程比较均衡。需要指出,武汉体院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4.1%,天津体院比例最低,只有10.77%,反映了办学历史和生源差异对课程设置的不同影响,天津体院兼有体育和文化生,重视德育思想和文化教育,武汉体院招收体育生,各类型课程比较均衡。选修课(含限选课和任选课)越来越受到重视。课程方面,体育院校普遍采用模块课程架构,以广州体院为例,课程设置“三模块”,主要涵盖体育教育、康复和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在课程选择上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为指导思想,秉承“综合康复”理念,突出“医教结合,运动康复”的实践教学,从生理、心理、认知、运动四个领域搭建专业课程,形成“多维度立体交叉”课程网络体系(图1)。其次细化课程设置,依据儿童障碍类型设置选修课程,突出运动与康复并重发展,实践月月练,丰富学生技能,如脑瘫、智障、自闭症、听障、视障等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针对特殊儿童共性障碍与特性需求,遵循先总后分原则,做到先关注与处理各类特殊儿童的共性问题,再关注与处理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性问题,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果[3](图2)。
由于国内适应体育研究起步较晚,学科基础尚未十分牢固,其理论体系也未完善,加之适应体育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相关的、庞大的学科群作为支撑,因此相关教科书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与其他学科相比都不占优势,部分学者出版若干教材是十分有益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偏救失的作用。以普遍开设的残疾人体育类课程为例,偏重于竞技体育或体育康复,学校中适应体育领域均无直接涉及,多以学校体育课程代替[4]。
2.4高等体育院校适应体育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适应体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调查发现多数体育院校注重教学实践,搭建以特殊学校教学实践为主,辅以公益志愿者、义工丰富实践,形成融科研于实践,实践促科研模式。以广州体院为例,实践教学以实践基地为依托,以教育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为抓手,坚持“两个联系”的多元实践教学形式。在专业课程安排方面,有实践或实验教学环节的课程占所开课程总数的72%。加强和改进第二课堂,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突出实践的现实性、学生的主动性和环境的社会性。社会实践通过社团、公益志愿者、运动营等形式对外服务。科研实践强调“一调查三实习”,每年寒暑假期间要做一次社会调查,做好专题实习、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
3当前高等体育院校适应体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3.1从适应体育的发展过程把握适应体育教育的地位,推动专业国际化进程
适应体育运动是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ICSSPE)确认的成熟的19门体育学科之一[5]。纵观其发展历程, 国际社会对残障人体育的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歧视到尊重、从同情到支持、从排斥到接纳,从社会的包袱到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6],其称谓随着认识的深入在不断地演化和统合。在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1952年适应体育被首次提出,到1973年美国卫生、体育及休闲协会(AAHPER)启用,取代曾经使用过的残疾人体育、矫正体育、康复体育、特殊体育等术语,开始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登上了世界的舞台,适应体育既不是单为身体,也不只为精神,而是要发展因体育活动实现残障人的一切能力。适应体育实践活动在中国的开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其理论的构建和专业发展更是实践发展的诉求。
目前我国适应体育发展处在初始阶段,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均与国际适应体育发展存在差距,且总是跟随其改革与发展之后。残疾人体育、适应体育方向等专业名称是高等体育院校使用频率最高的名称,如天津体院、广州体院。台湾、香港等高校更倾向使用残障人体育。虽然他们追求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但在“不排斥、反标签、推融合、倡全纳”的全球化浪潮中,就显得方枘圆凿。在适应体育内涵从课程指向到哲学指向进程中,其适用人群的特定性逐渐拓展到非限制性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人、妊娠妇女等需要特殊关照的人,形成独立的体系;另外,从适应体育本身发展规律看,随着适应体育逐步走向成熟,专业化和特色化将继续推进,与母学科发展联系必将紧密,本土发展空间势必收窄。推动我国适应体育专业发展国际化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世界适应体育发展趋势和建设“两个服务”体系的需要,引进先进的学科发展理念、办学模式和思路;另一方面有利于国际间对话和交流,融入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提升我国适应体育教育研究的发展空间和话语权。最后拓宽我国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夯实学科基础,保障专业规范建设的科学性,嫁接优势学科,扩大影响力。
3.2优先发展适应体育教育,发挥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优势
适应体育包括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7]。就专业建设而言,应着力培养以“特殊教育”为核心的适应体育师资专业集群,以“残疾人康复”为核心的服务于残疾人事业专业集群。体育教育作为高等体育院校普遍开设,建制完善的专业,承担着我国体育师资、体育社会指导员以及基层体育教练员的培养工作,无论是专业师资、项目设置,还是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均已在同行处于领先水平,完全有实力成为培养适应体育教师的渠道;其次高等体育院校在运动人体科学、休闲体育、运动心理学等学科已有多年的探索和良好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为增强体育院校在其他适应体育专业竞争力进行专业资源的储备;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适应体育新的领域,促进社会各界增进对适应体育的认识和理解;第三,齐全的学科门类和运动设施为适应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运动技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最后,多数体院的学者参与过国家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适应体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法律导向[8],这些因素必将使学子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
3.3社会需求做引导,人才标准强建设,放眼世界谋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制度“二元”培养体制,致使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各成体系[9],没有建立良好的培养培训机制,适应体育师资十分薄弱。随着科学进步和“零拒绝”理念的推行,二者的教育对象正发生着很大变化,就读特殊学校的儿童趋向于重度残障或带病接受教育,面对这些儿童,原有的师资培养就显得捉襟见肘。“随班就读”儿童与普通儿童简单聚集在一起,而无视他们之间的差异和需求,其实质是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平等[10]。合格的适应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既要覆盖普通体育专业知识体系,还要了解不同残疾病症可能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根据不同残疾选择运用适宜教学方法,保持足够理解和良好的态度[11]。
职业专业标准是满足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条件。美国有着世界上完善的认证制度,除国家层面的标准《幼儿及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初、高中体育教师专业教师标准》《体育教育师范专业本科标准》《体育教育师范专业硕士标准》等,在针对负责残障或病弱学生体育教育的师资标准上,制定了《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Standards,简称APENS),涵盖了适应体育专业要求的整体面向,锁定了15项专业标准(表3),每项标准有明确的内容指向。在继续教育方面,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职前职后虽然有所区别,但还是保证了职业建设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实现了职前、职后教育标准一体化要求,便于体育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职业发展[12]。美国的经验对中国适应体育专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在放眼世界缩小差距的基础上,加强国内适应体育研究,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研制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核心知识标准,尽快制定适应体育人才职业标准,确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其次将适应体育纳入普通学校体育教师标准,完善普通学校教师认证体系。实现以市场需求引导专业发展,以人才标准强化专业建设,以世界眼光谋划专业的改革,建立专业发展长效机制。
3.4培养模式多元化,探索课程体系改革,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社会对适应体育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人才培养领域,恢复基础教育的活力,倡导人本主义思想,促进残健融合进程,都是社会对适应体育人才的新诉求。“开门办学、协同培养”是当今中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共识。“3+1”“2+2”等算式培养模式已然成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缩影。建议体育院校可以向“纵深交叉”协同办学模式进行积极尝试。“纵向”突破办学体制壁垒,探索教育资源共享、共建、联盟办学途径,打通不同层次体育院校(本科、研究生),实现一贯制本硕连读培养,培养高层次人才[3];另一方面以任务为牵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联合相关兄弟院校共同培养,如医学院等,实现学分互认、教学互通、证书互补、论文联合指导,开拓产学合作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完善人才培养过程。“横向”拓宽办学空间,与行业高校联盟、特殊学校等用人单位和潜在用人单位合作,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创造实践、实习条件和机会,进一步明确适应体育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真正实现适应体育的价值回归,应对社会人才“一专多能、精一通几”的挑战。
体育院校的适应体育专业课程特点应突出地表现为跨学科、跨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比重[14]。因此既要克服人才过于专业化培养,又避免专业课程设置同质化倾向,匹配好课程结构的整体性与各专业课程之间的互补性,确立学科和术科的合理比例,处理好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与体育专业教育,体育科技与人文素养,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的关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引领课程建设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是专业发展的趋势,课程设置、内容选取等方面立足服务地方,前瞻性与弹性并重,优化课程结构和布局,实现基础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的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创业教学环节结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结合,充分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构建起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适应体育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
3.5以科研带专业,以科研强师资,倡导高校“节能”专业发展
适应体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处于培育期,各项理论多是借鉴欧美。台湾适应体育相对成熟完善,也是众多学者涉猎引入的对象。然而直接引入势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专业建设内涵不清晰,与母学科联系不紧密,缺少基础理论支撑[15]。高校承担着国家科研、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体育院校义不容辞地成为攀登适应体育科学制高点的先锋队。以科研为依托开展适应体育研究,将科研纳入到专业建设,构建本土化适应体育理论体系,带动学科发展。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着力改变“分散、封闭、个体、低效”的现状,组建学科交叉,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团队,推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全方位融合,及时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科研夯实适应体育发展基础,着力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体育院校已有优势和可能形成优势,依托发展成熟,建制完善的专业缓解新专业投入不足,办学成本高,公共经费偏低、师资紧缺等劣势,实施人才“内培外引”的机制,注重实验室功能房建设和实验人员的培养,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专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科研共创,人才共用的新局面。
3.6把握“两个体系”建设契机,拓展适应体育发展空间,提供实践服务能力
我国残疾人事业步入了建设残障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要阶段,体育在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意义,不仅是保障残障人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而且是残障人走向社会生活,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共享”的途径之一[16]。“两个体系”建设需要大量专业的人才支撑,不仅体现在体育技能、运动康复的指导,更需要擅长在心理、精神和社会关系层面的疏导。1)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在休闲娱乐、运动竞赛和运动康复发展中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着力储备适应体育专业资源,培养与地方相匹配的适应体育人才;2)积极研究适应体育新方法、新途径,研制适应体育产品,提高受众、惠民比例,为全民健身服务;3)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积极参与残联、康复、残疾人奥林匹克、特殊学校等社会公益活动,建立长期联系与合作,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学生安排参访、见习、观摩与试教活动,4~6人结伴定点送教上门,定期轮换送教,提高服务“可见度”和增强社会美誉度;4)更新创新创业理念,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服务基层和参与公益活动中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5)传承与创新适应体育文化,为繁荣残障人文化和体育文化,引领残障人生活方式健康发展,建设“幸福中国”服务。
4小结
适应体育是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以服务残疾人和对体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为主的一个新的专业领域。目前我国开设适应体育专业院校少,在借鉴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尚未完善本土化发展,缺少职业标准指导,与国际发展脱轨,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有待完善,专业投入不足,师资紧缺。改变适应体育专业发展现状,需要发挥高等体育院校人才、资源及科研的聚集效应和带动作用,立足地方,把适应体育专业发展引导到国际轨道上来,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构、资源配置、实践服务等发展布局,把握学科发展机遇,突出专业特色,体现出体育院校的先进性、创造性、科学性、激励性和示范性,推动适应体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cdpf.org.cn/dfgt/content/2012-01/18/content_30376661.htm.2012-01-18.
[2]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5.
[3]黄昭鸣,肖飞,孙喜斌,等.首届教育康复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13.
[4]侯晓晖,万宇,慕雯雯,刘熙,张纲.高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7):51-54.
[5]金季春.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体育科学指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5.
[6]柳树森.中国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念[J].现代特殊教育, 2000(1): 83.
[7]卢雁,韩松.适应体育概念辨析及应用的必要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394.
[8]聂应军, 肖红梅.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思考[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2):98-99.
[9]黄志成.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J].中国特殊教育,2004(5):45.
[10]王涛,慕雯雯,侯晓晖.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4):88-91.
[11]陈适辉.残疾人体育在中国的发展及师资培训[C].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220-225.
[12]李沛立.美国适应体育教师认证标准及教育标准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6):55-60.
[13]DavisTD.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stan-dards[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Cortland,2007:106-112.
[14]金梅,孙延林,陈适晖. 对高等体育院校设立特殊教育专业的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2006(3):93-96.
[15]杨桦,Walter Tokarski,钟秉枢,等.第五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资料汇编[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2-3.
[16]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