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IT时代周刊》专稿)
责编:刘媛E-mail:liuyuan@ittime.com.cn美编:玲玲校对:媚子
▶从长远来看,比起那些半吊子的所谓优秀人才,倒是头脑略为迟钝但拼命努力的人,可以从事伟大的工作
日本企业有99%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支撑了日本的经济。尽管如此,现在的日本经济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僵硬的秩序,许多中小企业被封锁在这种架构之中,辛苦辗转、呻吟叹息,并渐渐失去了活力。
直到今天,日本仍是一个官僚主导的国家,商业活动受到许多规则的限制。而且所谓“系列企业内部交易”的习惯势力很强,中小企业可以发展的空间很小。
直面这样的现实,富于企业家精神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一展宏图,日本经济就无法恢复活力。日本要再生,仍然需要中小企业发挥力量。
找出自豪感
我进入企业后不久,与几位高中毕业的优秀助手一起,从早到晚只做一件事,就是将陶瓷粉末固定后烧结成型。从事精密陶瓷的研究、开发及制造,说起来很好听,但实际上是每天同粉尘“格斗”。这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一天下来,浑身都是粉尘、泥灰和汗水。
一个大学毕业生居然天天同粉尘打交道,说实话,我心中不免有些沮丧。但我很快就摆脱了这种消极情绪。如果心里讨厌这份肮脏的工作,那必将一事无成。而且自己心里有疙瘩解不开,势必会影响部下的士气。况且,将粉体成型涉及到粉体工程学和粉体力学,是一个领域的学问,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我几乎每晚都把助手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也讲给自己听:“有哪所大学教授愿意沾上一身粉尘去从事研究呢?我们现在干的,是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都做不了的高精度研究。不认真实践,就无法理解精密陶瓷的本质。只有这种彻底的研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学问。为了向社会提供了不起的优质产品,我们现在的工作不可或缺。”
我反复讲述这些道理,把这种工作的自豪感作为精神食粮,团结全员,全力投入研发工作。顿时,“干脏活”的辛苦和厌恶情绪烟散云消了。
我有过这样的经验,所以在盛和塾,有从事楼房、桥梁等装修工作的油漆企业负责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社会上有看不起3K行业的风气,在这样的企业里,怎样才能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抱有自豪感呢?我为此十分苦恼。”他的苦恼我非常理解。
接着,他又说:“因为是家业,没法子,只好继承。而且我现在背的债务也不轻,已经没有退路了,不得不接着干。”这话真让人气馁。经营者抱有这种想法,再怎么向员工强调“对工作要有自豪感”,员工们也不可能理解。
如果是我,就会给大家描绘油漆业的宏伟梦想——过去锈迹斑斑的桥梁、肮脏陈旧的大楼,经过我们的装修,顿时焕然一新,呈现出美丽的面貌,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让我们积极承接业务,为美化街市而作出贡献吧。而且通过涂漆防止锈蚀,对延长金属制品的寿命作出了贡献。如果是我,就会从这个角度来思考。
任何辛劳的工作中都包含着崇高的意义,而且都可以展开无限美好的梦想。经营者要阐述这个意义,并描绘这个梦想。
交杯传递思想
如何把自豪感,把自己对工作、对公司所抱有的热切“思想”传递给员工,在员工中渗透?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不管你言辞多么恳切,能与你产生共鸣、认同你的人,恐怕5人中只有1人吧。这听上去很悲惨,但却是现实。
自从创建公司、成为经营者以来,我一贯不厌其烦、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努力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大家。“就像传教士热衷于传经布道一般,因为这是我的工作和使命”,我对自己这么说。在情绪低落时,我也这样激励自己。
传递思想的办法,从经验中我认识到,在大会、小会上说服动员,看起来大家似乎都听进去了,但有效传递却意外的少。比这更有效的方法,你猜是什么,其实是“酒话会”。
我把这样的“酒话会”称为“Company”。一有机会就与员工们促膝而坐,在交杯换盏时,向他们传递自己的“思想”。在这样的气氛中,既可以热情地谈论自己的梦想:“我想把公司做成这样该多好啊!”又可以说:“昨天我为什么要批评你,因为我信赖你,所以想把这项工作委托给你,而你对这工作的社会意义却不理解,你现在怎么想呢”对昨天训斥的效果追踪确认。
当然,我并不只是单向地向员工传递“思想”,也认真倾听员工们的心声,从工作上的烦恼到个人生活问题,像家人一样,给他们出主意或予以指点。酒一落肚,心就开放,口舌灵巧,彼此就能倾心交谈。
这样的“Company”在京瓷,包括海外分公司在内,上下一致推广。不仅公司总部,而且所有的工厂、员工宿舍区,全都备有几十张榻榻米大小的宽敞的日式房间,把那儿当舞台,摆好酒菜,大家一起痛饮畅谈。
美国或欧洲的分公司也一样,“Company”是象征京瓷“和”文化的关键词。“一起去Company!”这一句话就把大家召集起来。
我相信,“公司的强大在于彼此信任的心和心之间的纽带”,所以,公司扩大、员工增加以后,仍应该珍视“Company”的作用。
人格驾驭能力
对企业而言人是财富,所以人员聘用和人事管理是经营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是,没有什么问题比人的问题更难处理,这也是事实。在盛和塾,塾生们也向我提出许多有关人才方面的问题。
其中,最让经营者头疼的问题是:“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人品重要”比如,有人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企业应该是由工作能干的人组成的集团。如果是这样,工作能力弱、效率低的人也必须给予关照吗?”
因为我经常提倡“请保持一颗与人为善的利他之心”。这时,对经营进行认真思考的塾生,就会提出如下互相矛盾、让人困惑的问题:“拿工作能力差作为理由解雇员工,我并不忍心。无论哪位员工都要照应,这不就是利他之心吗?但是,这样做,我们就会在严酷的企业竞争中落败。为了企业的生存,必须具备‘肌肉型’的企业体质,不可有低效和浪费,因此不能继续雇用工作能力差的员工。”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是说“选能力还是选人品,二者必择其一”。那么,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人品最重要。”
比如,有一位精通会计、很有能力的人,但他心术不正,很自私,对利益反应敏锐。这样的人会干出什么样的事呢?正因为聪明,他就很可能利用管理上偶然的漏洞,巧妙地进行财务操作,通过舞弊获取私利。这类事件屡见不鲜。
在京瓷还是中小企业的时候,看到那些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的企业,我不免羡慕感叹:“与那家企业比,到我们这儿来的尽是些脑子不灵活的人,这样下去我们的企业能发展壮大吗?”我不禁叹息。
一旦有才华的能人进来,就寄予极大的期望,不断让他们做事,培养他们。我记得这期间,对那些头脑略为迟钝的人,我就有点儿瞧不起。但是,有好多次,我对这些能人的期待都落空了。
我感觉到:“从长远来看,比起那些半吊子的所谓优秀人才,倒是头脑略为迟钝但拼命努力的人,可以从事伟大的工作。”现在我更加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这个人对工作、对公司是不是无比热爱,是不是具备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
如果缺乏上述精神,不管此人能力有多强,人品有多好,他都只会让企业丧失活力。同这种人要深入地交流,如果他无论如何也不理解公司的文化,那么应该考虑让他离开。这样处理有人或许觉得不近人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勉强挽留那些眼光朝外的人,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幸。这样的人自有适合他的去处。
而对那些真正为公司着想,一心想要为公司作贡献,认真诚实地埋头工作的人,我比谁都珍惜。这样的人,不管公司发生什么事,也不管外界怎么引诱,他都稳如泰山,毫不动心:“我就喜欢这家公司。”在支撑企业这一城堡的石墙缝隙中,填进加固石墙的闪闪发光的小顽石,他们就愿意充当这样的角色。
有韧性、肯努力的人,通过长时期的工作,在磨炼了人格的同时,也提升了能力,到了晚年就会绽放大朵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