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人的梦想之歌

2014-05-14 16:53杨时旸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试镜斯特底层

杨时旸

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也有梦想。对于这些每天为生存拼搏的社会底层,如何在电影中描述他们的梦想而不矫情,如何叙述他们的苦难而不煽情,这是需要技术支撑的。

更多的电影一旦写到这样的主题,就会把这群人的梦想写得极其不切实际。一个刚刚还在为了获取食物而进行抢劫和偷窃的人瞬间就被梦想点燃,变得高尚无比,或者,就是无节制地渲染一个阶层的苦难和悲情,以民粹主义的视角强迫人反思社会制度的不公。

其实,真正想把这样的题材拍好,就要把视角放得平实。要把他们所遭遇的苦难和心怀的梦想日常化,而非仅仅以猎奇的态度把这个阶层作为观察对象。他们不是独立于“正常社会”的异类标本,而是同样生活于我们周围的人。

《米斯特和皮特必败》描述的就是一个底层人的梦想故事。难度更大的是,它几乎是一出儿童戏。主角是两个少数族裔的孩子。黑人米斯特和韩裔男孩皮特。他们的母亲吸毒、无业、靠救济金生活,居住在一个充满街头犯罪的社区。皮特的母亲完全无暇顾及儿子,把他寄养在米斯特家中。一天,米斯特的母亲被警察带走。为了不被送往儿童福利院,米斯特和皮特开始自己生活。他们和巡逻的警察周旋,想办法获取食物,盗用他人的救济卡……始终,米斯特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他要去往比弗利山庄参加一台话剧的演员试镜。

电影设计了一个首尾呼应的结构,最初,米斯特是因为成绩太差,和老师吵翻后自己离开学校回到了那个破败的街区。但他临走时,从学校的更衣箱带走了那张试镜的广告,一直揣在身上。某种意义上讲,那是他与“文明世界”的中介物。他卑微地生活在犯罪率极高的街头,每天为了一口食物偷盗、行骗、抢劫,但始终也没有忘记做演员的梦想。有时,他投入地模仿一个又一个电影桥段,这成为了他短暂逃避残酷现实的途径。

这部电影中的所有人物几乎都充满残缺,暴力的毒贩、冷酷的警察、被人教唆成盗窃犯的智障者、毫无善心的便利店老板……在他们的映衬之下,这两个孩子虽然为了生存也会偶尔突破底线,但心中却一直充满道德感。米斯特被导演赋予了一个正面形象的定位,他懂得正义、公平和法律的边界,也懂得如何适应世态炎凉,他也有面对绝境时的不知所措,但从未绝望。

这就是这类美国电影的优异之处。他们描述一片法外之地,一片道德荒原,但从不设定任何俯瞰视角。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那部翻拍的著名美剧《无耻家庭》,极好地反映了美国影视剧的这一传统,在竭尽全力描述了底层者的困窘之后,也描述了人性的善良和向上奋斗的本能。他们想脱离这个阶层,有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梦想。同样,在这部影片《米斯特和皮特必败》中,底层孩子和那些表面光鲜的中产阶层者们一样,有努力、有放弃、有动摇、有坚持。唯独杜绝的就是怨天尤人和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也绝没有不切实际的拔高人性的光辉。

米斯特最终去往了试镜现场。在得知没有经纪人也没有父母陪同的情况下,面试官在表达了同情之后无奈地告诉米斯特,她无能为力。这是又一处真实的描述,这个世界的真实逻辑是同情归同情,规则就是规则。导演一直很好地规避了因同情心的泛滥而会导致的狗血走向。而电影毕竟还是给出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尾巴。米斯特最终回到了学校,老师要求写下一个夏天所经历的事。老师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的代表,给同学们举例,念叨着旅行、生日聚会的主题。而米斯特自信地写下了那个夏天的生存故事。

喜欢《米斯特和皮特必败》的影迷也喜欢:

《言语的秘密生活》

独来独往的女工汉娜,由于听力不好而总是戴着助听器。她终于得到了第一個假期。然而她主动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自愿前往一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照顾一位在事故中被严重烧伤的男人约瑟夫,两人在封闭的环境中向对方敞开心扉。

《恶魔岛之王》

挪威一座名为巴斯特瑞的小岛上,关押着许多年轻的犯人,他们的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最大的也不过18岁。在这个封闭而又压抑的环境中,孩子们被迫做着超负荷的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仅够果腹的食物。17岁的厄令在忍无可忍之后,带领着同伴开始了暴力抵抗。

《人狼大战》

阿拉斯加荒原,一群石油公司的工人在这个蛮荒之地辛苦作业。约翰·奥特维是这家公司的守护猎人,专门负责猎杀野狼以使工人免受残害。某天,他和工人们乘坐的飞机遭遇空难,与6名幸存者即将踏上永无止境的求生之路。

《一切尽失》

距苏门答腊海峡1700海里,一名远赴印度洋独自航行的男子绝望地喃喃自语,在这里,似乎一切尽失。8天前。仍在睡梦中的他遭逢连番劫难。死亡的脚步一步步地向他逼近,直到结束。

猜你喜欢
试镜斯特底层
农民建筑工
通用试镜架
写给厌学的你: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家长也读读!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越努力越幸福
越努力越幸福
试镜
“底层文学”向何处去?
略论“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