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4-05-14 16:53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江浙沪陈晓卿天分

封面反馈

@ 徐书逸DAISY:如今,保定像一个挨了批评的孩子,更加低调,更加谨慎。

@ 螺石户外:北京虽已开始反哺周边地区,但“环首都贫困带”依然存在。

@顺忠哥哥: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希望能给些实在的优惠政策才好。

@RTS张早:受地理和天气环境的制约,京津冀想要达成江浙沪这种经济圈很难。

记者手记

陈主任和陈导演

本刊记者/刘丹青

“我能说的已经写了,你去看我写的文章。”陈晓卿的朋友张立宪这样答复我。

那是一篇很好的小文章,温情而调侃,说上帝要有光,于是有了纪录片,要有吃货,于是有了陈晓卿,二者结合就是《舌尖》。

无论朋友还是合作者,都小心地避免回味或琢磨陈晓卿的言行,如果非要说,那就是贴切的表扬。这沉默跟陈晓卿的身份有关,也多半来自他的个性。

陈晓卿挺高大,五官端正,相貌属于憨厚那一类,但你绝不会认为他憨。他非常得体,也很善意,但给你一种感觉,他的善意随时要收回,因此你要很小心地把交谈进行下去。

看得出,他处在一个压力很大的状态里,很累,不得不在几件事之间来回跑,一会儿忙这个,一会儿忙那个,这些东西消耗着他。和一切被事务性工作牵着走的人一样,他挺烦躁,需要压着性子。在可以发作,又不会造成什么损失的时候,他也会骂几个脏字。

作为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理想主义那一套似乎不合适。摄影师给他拍照时,他强调了好几次:“不要让我笑。”没有理由,也没人敢问,他习惯了这样说话,同意或拒绝都很明确,让你忍不住想按他说的办。

他也确实不需要商量,说要水,水就来了,要时间,时间就安排好了,要不见谁,那就不见。在这间办公室里,他被称为“陈主任”。

不过,陈主任和陈导演还是有区别的,陈导演会拍拍小保姆,跟山区孩子打成一片,但陈主任有时会说一些场面话。是的,天分周围有很多东西,要让天分显现出来,就要把周围的东西弄清楚,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但陈晓卿做到了。

猜你喜欢
江浙沪陈晓卿天分
江浙沪地区近代红色电影音乐文化研究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诚意
天分很重要,没有也别害怕
阿来认为写作不能太相信天分
天分和勤奋孰轻孰重
基于MODIS数据的江浙沪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
吃货的权力
陈晓卿的“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