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越的军火生意

2014-05-14 16:53陈君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38期
关键词:越南武器

陈君

“从中立、有限介入到现在的积极介入,这是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转变。5年或10年之后,我们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的最大对手不一定是周边国家,而很可能是美国。”这是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的判断。

近期,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部分邻国的海洋争端加剧,华盛顿的声音不断加大,佐证着吴士存的判断。

10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将部分解除对越南出售杀伤性武器的禁令,以帮助越南加强海上安全。这意味着自越南战争结束39年后,美国将首次向越南出口杀伤性武器。“此举是为支持越南改善其海上管辖能力和海上安全能力所做的努力。”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珍·普萨基解释说。

法新社认为,美国部分取消对越军售禁令,显然是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发出警告。部分美媒则表示,美国将对越军售合法化以保障其海事安全,可能给地区力量平衡以及美国工业带来重大影响。

美越关系不断升温

奥巴马11月开始亚洲四国之行前,国务卿克里10月2日在华盛顿会见到访的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送出“部分解禁”的礼包。“国务院正在采取措施,以允许今后向越南转让与海事安全相关的国防用品。”克里对范平明说。

当天晚间,克里出席美国—东盟商务委员会的晚宴时说,自美越关系正常化近20年以来,越南的转变让人惊叹,越南已成为现代化国家和美国重要伙伴。

今年7月,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与到访河内市的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举行会谈时,就称“解禁武器出口在确认两国相互信赖和关系完全正常化方面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1984年,美国正式通过禁令,禁止向越南销售武器,理由是不满越南政府在人权方面的表现。但美越关系1995年实现正常化后,美国对越南的武器禁运缓慢松动。2006年,美国批准向越南销售非杀伤性武器;一年后,解禁杀伤能力低的装备产品出口。

近年来。随着美国决定将战略中心转向亚太,美越关系不断升温。 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和到访的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会谈后,决定将两国关系升至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仅次于“盟友”。当年12月,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越南时宣布,将向越南海岸警卫队提供5艘不装备武器的快速巡逻艇,价值1800万美元;另外为促进美越双边战略关系计划,提供总值420万美元的初步援助款项。

“武器禁运,是美国的一种政治手段。在美国眼里,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完全跟美国反着的,所以要对越南进行武器禁运,美国法律上有这么一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滕建群说。可法律常常会因现实的变化而改变。“这体现了美国政治的实用主义。为达到自己重返亚太的目的,找更多落脚点,美国人希望通过武器出口来敲开越南这个封闭的大门,它可以把限制的法律条款全部推掉。”

越南《新闻英文报》评论员阮宏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部分解禁”象征越南和美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越南已邀请奥巴马在实现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2015年访越。为吸引美国投资,越南有可能推出放宽限制及促进投资的举措。7月中旬,奥巴马特使访越,专门就包括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加强双边全面合作,以建立地区和平与稳定,拓展亚太地区关系等事宜进行磋商。

克里表示,加上这次新增援助,未来两年,美国对东南亚的海上安全援助总额将超过1.56亿美元。

“对于渴望通过外销增加利润的美国工业来说,越南是一座金矿,”“未来,越南似乎必将成为美国防御设备的主要市场之一,他们已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好几年了,”美国国防和航空事业分析企业蒂尔集团分析师理查德·阿布拉菲亚说,“北京又一次充当了美国外交、军事合作和军售的头号刺激因素。”

美国在亚洲的很多部署,

都与中国相关

10月4日,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发表题为《对越新裁定或进一步打开出口大门》的报道,强调美国部分解禁对越军售的“时机”——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日益频繁。

报道援引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苏米特罗东南亚研究项目副主任默里·希伯特的话说,今年夏天中国在南海设置石油钻井平台,越南需小心提防北面这个邻居,“与该地区很多国家一样,越南试图平衡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它为越南北部提供电力,为越南出口货物提供零件,因此越南也只能止步于此。”

“越南的方式要相当谨慎。”希伯特分析。

希伯特认为此举可能会令北京不满,但该地区其他国家不会对此决定大惊小怪,“我认为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其他在南中国海宣示主权的国家,仅仅会将此举视为提高越南软弱的海军实力的做法。”

一名美国官员对法新社说,美国决定向越南出售武器是考虑到“这一地区的特定需要”,包括越南在争议海域缺乏行动能力,以及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

也有美国官员谨慎表示,“解禁对越军售并不表明我们将会为越南提供所有武器援助。我不想让人有种闸门大开的感觉。”

而美国务院一再强调,此举“并非针对中国”“不是反中国举措”。“我们做出这一决定,一是为了提高越南的海事安全能力,二是因为越南在人权等领域取得进展。”发言人普萨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解释。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显然是外交辞令。“美国在亚洲的很多部署,都与中国相关。特别是对与中国存在领土主权争议国家的军事和武器援助,中国毫无疑问是重要考量因素。”日本上智大学教授中野浩一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分析说,“通过对越南部分解禁,美国努力把触角伸向南海区域。这也是越南安全方面的需要,双方一拍即合。”

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也认为,美国正在试图把越南逐渐变成遏制中国的重要工具。

“这是针对中国进行的军备预先部署。”有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对此感到不悦是正常反应,“也许会在奥巴马今年11月来北京参加APEC会议时就此事进行探讨。”

今年8月,在缅甸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会上,克里曾提出“各方应建立一个具有约束力的谈判框架”,以解决南海纷争。路透社报道说,中方拒绝了该提案,指责华盛顿故意想“保持”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滕建群看来,美国要为重返亚太找一系列支撑点,但越南不会成为它的急先锋,“西方国家对越南的渗透从来没停止过,当前国内出现一些动荡,包括示威游行,都有西方的影子。但越南毕竟现在执政的还是共产党,还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样一个意识形态跟西方完全格格不入。

“这种政府间的博弈实际上是不正常的。政府一再对民众暗示,各种情绪集中在某个问题上爆发,往往使得社会更不安定。”越南社科人文大学老师阿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经常跟学生讨论越南和中国关系的问题,“在课堂上,观点交锋还很激烈。所以,可以想见不久前在民间爆发的情绪和行为为何如此激烈。”

华盛顿的生意经

美联社援引美国务院消息人士的话说,美今后将逐个考虑越南政府提出的武器购买请求,并与国会保持密切协调;出口武器类型将包括舰艇和军机,主要用于装备越南海岸警卫队。消息人士说,美国可能最终向越南出售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P-3“猎户座”侦察机。目前,美军正在用波音公司生产的P-8A“海神”巡逻机替换这一机型。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按舰船数量计算,中国海军力量达到越南约十倍。以潜艇为例,越南为2艘,而中国拥有近70艘。针对此次美国放宽对越武器禁运,河内外交人士分析称:“最大的效果是给中国造成心理压力,即美国武器将随时被进口到越南。”

越南副总理范平明曾在不同场合表示,美国如果不卖武器,越南仍然能通过其他国家获得。他由此下结论:“中国不必担忧。”

之前,越南大部分进口武器来自俄罗斯。 近年来,越南已从俄罗斯采购了2组“堡垒”岸基反舰导弹、2套S-300PM U-1防空导弹系统、20多架苏-30MK2多功能战斗机、2艘“猎豹”级护卫舰、6艘“萤火虫”级巡逻舰等。

如今,因乌克兰问题而与欧美关系恶化的俄罗斯,正在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这成为了越南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迄今为止,美越军事合作规模仍不大,原因就是两国间存在巨大政治分歧。很有可能,取消禁运后,越南人将购买美国老式P-3。这恰好是越南在传统军事合作伙伴——俄罗斯、以色列和欧洲那里买不到的东西。”俄罗斯之声网站10月9日分析道。

也有观点认为,“即使越南迅速引进西方的高性能武器,也无法熟练使用”。因此,越南应该采取的中长期战略是首先进口有助于海上警备的武器,在培养有能力使用西方武器人才的同时,推动直升机和战斗机等先进武器的进口。

“此次越南买的P-3肯定是二手的P-3,新机买不起,P-8更买不起。从现在看,如果把这种相对老旧成熟的装备引进到越南,目标肯定是剑指中国的潜艇或者水下作战能力。”军事专家杜文龙分析,现在看,越南购买武器的实质还是想获得美国的军事援助。

一篇评论这样总结华盛顿的生意经:“美国将解禁对越南武器出口,大开军火市场,只为提振美国长期疲软的经济,发军火财。近年来,美国经济发展走低,国内问题不断。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一方面转移美国国内民众对政府提振经济不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挑起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与中国领土纷争,迫使这些国家由发展经济转向强化军事斗争,更多地向美国购买大量武器。美国正好利用这个时机,向这些国家大量出售武器,以此拉动国内经济增长。这一箭双雕之事,又何乐而不为。”

猜你喜欢
越南武器
读图
越南·河静省
越南百里“银滩”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不能使用”的武器
战争催生的武器
负荆请罪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