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讲三遍还不会的题,可以先放放

2014-05-14 06:10沈万臻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4年5期
关键词:上进心明白自卑

沈万臻

讲多少遍也不懂时,孩子会自卑。

当父母教孩子做题,一次两次三次教不会的时候,请记得“间歇性强化”这个手段。间歇性强化就是从一个难题离开,过一段时间再回来,有时问题会自动解决,有时问题会变得容易。当然,这建立在基础牢固的基础上。

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这很不容易。说得再正确,时机不对,孩子心烦,听不进去,也就没有效果。

过于着急,是学习上的大敌。有的父母爱说:“我家的孩子就是没有耐心,做题太慢。”这其实是父母自己没有耐心,总想教一遍就让孩子记住,或者想不教孩子就自己会做。

孩子遇到难题时,孩子自己本身就怀疑自己的能力,父母不能着急,不必要求孩子一次就听懂,不要求孩子说一次就听。

做父母的容易忘掉自己当年一遍又一遍练习时的情景,忘了自己当年的尴尬,看到孩子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不是及时进行帮助,而是一味的指责,“为什么孩子一见到难题就不想做呢?”

其实父母之所以觉得孩子的数学题简单,是因为父母是“过来人”,是从题海中跋涉过的人,而做了父母以后一般很容易忽略这一点。而且,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现在的题多难啊!爸爸妈妈们初中学的题,已经出现在孩子们小学课本里了,但家长还一味地要求孩子做难题,要求孩子当天就把难题做出来,还要求孩子做题速度快,孩子当然更容易厌烦学习,自我预期也降低。

我一个朋友在名牌大学当老师,也是领导,自己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上学时一直是班里的优秀生,学习很有上进心,从来不用父母操心,都是自己主动学习。可是当她的孩子不想学习时,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不想学习。

她最爱说的是“孩子没有上进心”,孩子总爱问:“现在生活很好,这么用功是为了什么?”

她一直不明白原先她学习新东西都是一遍就能听懂,为什么她给孩子讲几遍孩子还是听不懂。

她说:“我的孩子就是不用心听讲,一道题给她讲了20遍,可她还是不明白。”

“这孩子不如自己”的想法会使孩子真变得不行。这种想法自觉不自觉地就传递给孩子,孩子有了这想法,父母再讲题时,父母的说话语气和神情都让孩子厌烦,孩子也就没有了学习心情,或者干脆罢学。

如果给孩子讲20遍不明白,就是再讲100遍孩子也不会明白,只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教的和被教的会产生不信任感,听的越没有心思,亲子关系紧张。因为讲的人越来越生气,听的人越来越自卑和恐惧。即使这一次不反驳,下一次听的人畏首畏尾,积聚反抗心理。

当孩子想到“父母会不会认为自己不行呢”的时候,最会让孩子感到不快与不安,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产生这种想法。

其实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超过父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果给孩子讲三次,孩子还不明白的话,暂时从这个问题中离开,等待时机成熟后再教。

什么是“时机成熟”?这是一个过程,即使孩子不想学习,也要让孩子坐下来看一会书,让孩子每天做一点计算题,期待着孩子努力,努力让孩子养成努力的习惯。

即使从学校回来孩子不想学习,也要和孩子约定好,在书桌前坐上几分钟,反复这样做下去的结果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真正的学习。孩子嘴上说着不想学习,行动上也表现出来不想学习,但优秀的父母能看出孩子内心深处能做得更好的渴望。

在说服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将孩子的沉默当成抵抗,尽量当成正面回答。即使孩子说不愿意去学习,也不要相信。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除非有人提出要求,否则不太愿意为学习付出代价。

孩子想努力的愿望只是不够强烈,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到。当父母真正看出孩子的内心想法,就会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和爱上数学,并对其间歇性强化。如果在父母的帮助下,一次次地证明自己能够做到,能够做出来,能够做好,就不会感到有压力了,也就不会再找借口和拖延了,学习速度、做题的速度也就快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上进心明白自卑
学习上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我终于明白了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我开始明白我自己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让人深思的声音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煎熬我们的,往往是上进心
我40岁才想明白的事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