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数学课

2014-05-14 09:54倪莉丽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思维能力探究

倪莉丽

【摘 要】数学课不仅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和态度”,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通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弹性型”材料和内容,可让思维的数学课成为学生智慧的乐园。

【关键词】思维;数学课

对于数学课,不仅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态度”,还要“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可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习数学中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课成为他们的智慧乐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密码。小学生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不会立刻实现,所以,需要教师善于调动他们内在的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经常处在问题情境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悬念和有趣的问题,使课堂形象、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只要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情趣

激发数学思维情趣,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认识探究未知,体验探究、发现、成功的乐趣。所谓“未知”有两种情况:一是确实不知道,不懂;二是应该理解的却因为不关注不探究而未知。这两种情况,研究后者,更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

(三)创造学生思考的条件

适当分段,分学期、分课时,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维。

(四)鼓励学生独立思维

小学生因受经验思维的影响,思维容易雷同,人云亦云,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五)引导学生共同讨论

老师应引导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以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分析、归纳、推理,需要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六)参与数学智力竞赛

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可以跟孩子一起收集动脑筋的故事和资料,搞数学活动智力竞赛。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视野更加开阔,学习数学的舞台更加宽阔。

二、奠定良好的关系基础,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良好师生关系能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早就强调过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认知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学生反过来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由尊敬教师、爱教师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正如《学记》中所指出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善用教学评价可促进思维开发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及客观的评价,引导他们采用适当的归因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出努力向上的进取精神,从而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积极地去思考数学问题。

(三)良好的情绪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莫维尔认为,情绪是智慧的高级组织者,情绪能够指导认知过程和影响推理。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沮丧、愤怒的情绪则不利于智力活动。教学实践中,教师深切的期望和爱护,和谐友好的同学关系,使学生心情愉悦,对智力活动起到良好的调节和组织作用,课堂教学活动成了学生获取成功体验的场所,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在教学《掷一掷》时:

师: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奖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这六个球都有各自不同的奖品,有玩具、学习用品……。请你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

生1:他摸到的是6号。

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

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

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

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

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

师:如果想摸到的球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1:多放几个6号球。

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

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对老师而言,没有用灌输的方法,只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三、提供“弹性型”材料和内容,满足学生思维需求

“弹性型”材料的提供,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问题解决。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能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弹性型的内容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基本教材的教学要求有直接或间接的内在影响。

例如:“搭配中的学问”教学中(荤菜:牛排、鱼,素菜:豆腐、油菜。) 现在大家来研究一下,星期三有几种配菜方案。到底有几种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亲自摆一摆不就明白了吗?请大家拿出信封里的学具卡片,你也可以画图,可以写汉字,也可以用其他你认为更简单的方法试着配一配(这里体现了材料方法的多样),想好了和同桌交流一下,把你的搭配方案表示出来,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的意思,可以吗?

又例如“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谁的大时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应提供一元或五角硬币若干个、尺子、剪刀、方格透密纸等,在这些弹性的探索材料中进行探索,满足不同学生的思维要求。

因此,数学老师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钻研教材,努力为学生创设感兴趣的教学情景,提供“弹性型”的探索材料和教材内容。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冷静,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过程,让所有同学智慧的光芒都能尽情地闪烁,在数学思维的这个舞池中“旋转”并取得收获和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刘平.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N].科技新报,2011-04-06.

[4]郭美华.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EB/OL].华安县教育局,2012-04-13(2013-12-20).http://www.fjzzjy.gov.cn/newsInfo.aspx?pkId=1218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课思维能力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培养思维能力
有趣的数学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