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同步问题研究综述

2014-05-14 01:12赵小平博士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

■赵小平 博士(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 100089)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支撑我国未来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产业的充分发展,产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发展,同时城镇化建设又会反过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

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国内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学者应用国外的理论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对这个专题进行了较多的分析,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如何联动和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建议。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在产业发展中尤以第三产业相对滞后。三次产业的发展如何推动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如何反过来推动产业发展,二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很好地研究。各地区的特点和区情不同,还需要更加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协调同步性

基于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工业化关系的研究,学者们大多认为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协调同步发展关系。美国经济学家兰帕德在著作《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中指出,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阶段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1965年,美国地理学家贝里选用了95个国家的43个变量进行分析,也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关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内主要著作有《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林玲)、《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成德宁)、《城镇化与民族经济繁荣》(蒙世军)等。研究证实,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经济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产业的发展上。这种高度正相关性具体的体现就是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同步协调。

辜胜阻(1991)分析指出,工业化按其发展的历史阶段可分为原始工业化、初次工业化和再次工业化(或称为二次工业化)三个阶段。原始工业化是在农村进行的,在原始工业化时期,由于工业的分散性,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工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高于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以大机器广泛使用为标志的初次工业化带来了人口和生产向城市的集中,从而使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工业劳动力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趋于一致。在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镇化的主动力。如果说这时非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同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还有一致性的话,工业劳动力比重则大大小于城镇人口比重。随着交通和通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追求,经济活动和人口逐渐向郊外和非都市转移,出现了所谓“效外化”和“逆城镇化”现象。这时,城镇化再一次滞后工业化和非农化。总之,随着非农活动的“分散—集中—再分散”的轨迹,城镇化出现了“起步—快速发展—停滞或减速”的趋势。城镇化和产业发展之间保持着联动的规律。

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化协调同步发展

李枫(2005)将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两种模式:以西欧(英、德、法)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英、德、法三个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发展,人口聚集又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美国在短短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从前工业化时代进入了工业化、后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美国的城镇化水平也从 1700 年的7%发展到1990 年的75.22%。美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并行。美国是后发的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注重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同步发展。

骆江玲(2011)总结了我国温州、苏南和珠三角三个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模式,三个地区城镇化的突出特征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并行。温州的经验是,乡村工业和乡镇工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强大动力源,同时不断向城镇集中,而人口向乡镇集中又为乡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苏南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并行。第一阶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农村工业化、就地城市化的道路。第二阶段是开发区的建设,带动了苏南城市化模式由“农村推动型(内生型)”向“外资推动型(外生型)”的转变。乡镇企业“造镇”,苏南集体经济力量雄厚,在此基础上,政府大力扶植乡镇企业,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城镇化。以小城镇为载体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反哺了农业,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农民失村而不失居的城镇化。珠三角城镇化过程中成功融入国际环境和应用国际规则,实现了产业升级,使得承载高端产业的乡镇在经济、人口、生活水平和城市建设方面进一步提升;珠三角不但是港澳资本的聚集地,也是发达国家资本的投资地,资本的聚集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城镇发展。

总结上述部分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城镇化是工业化催生的结果,发达国家和地区完成或部分完成工业化的同时,也推动了城镇发展,工业化为城镇化奠定了经济基础,城镇化又反过来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发展空间。

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不协调性

事实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并不同步。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城镇具有极大的“拉力”,农村具有极强的“推力”,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引起了所谓“过度城镇化”(Overurbanization),即相对工业化水平来说,城市化超前发展。这种“过度城镇化”现象在拉丁美洲极为突出。在工业化初期,这些国家就开始出现了“没有工业化的城镇化”(Urbanization without Industrialization)现象,即主要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城镇化。

多数学者肯定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互动机制,二者互动发展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系统。也有学者指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在不同阶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钱纳里和塞尔昆提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模型)。吕政、黄群慧(2005)认为,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协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工业化影响和推动城市化是重要特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双方互动发展成为主要特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熟期,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城市化则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目前,我国大体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二者互动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经济学家钱纳里曾对 1950-1970 年世界近 100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其结论是城镇化一般超前于工业化。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关系,即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体制。在这一体制下,由于缺乏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支持而使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工业化。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所以,城镇化的推进要实现“两个同步”,即“产业布局与城市布局同步优化,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同步提升”,由此以产业繁荣城市,以城市支撑产业。在产业的选择上,要抓住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相伟(2011)指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和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和促进器。理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应该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适度同步推进,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就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的步伐。2009 年,城镇化率为46.6%,比工业化水平(非农化经济水平)低了约30个百分点。中国城镇化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工业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提高,进而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012年3月2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等联合举办的“2012 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原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明显滞后,不仅结构上低于多数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质量也亟待提高。温铁军(2007)指出,重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导致我国城市化滞后的重要原因。

关于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互动关系也存在一些争论。孙久文、彭薇(2009)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从 20 世纪 90年代下半期开始,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适应的关系正在逐步得到确立。蔡(2007)认为,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虽然滞后工业化进程,但没有过多偏离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趋于一致。

走“四化”协调同步发展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借鉴国际国内经验,结合当前中国的国情,要坚持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相互协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步解决“三农”问题,避免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四化”协调同步发展之路。关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的“特色”体现在何处,许多学者进行了大胆探索。辜胜阻(2007)认为,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以双重经济转型为背景,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紧密相联;东部和西部的双重城镇化方向;城镇化的双重动力机制和双重发展模式,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农民工和市民是双重城镇化推动主体,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为城镇化、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怎样走好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汪光焘(2009)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国探索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这就决定了目前一方面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中用现代技术来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以高科技为内涵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高水平发展。不仅如此,而且要避免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出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甚至掠夺自然资源等情况。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城镇化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所以,在新型工业化增长模式中的三产与二产之间的边界是相融合的。这种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是良性互动的。还有学者指出,我国城镇化必须与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必须处理好城市与生态、城市与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关系。走一条健康的、结构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所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求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也就构成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1.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新疆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10

2.姜爱林.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高校社科信息,2002(2)

3.李枫.国外城镇化模式及其得失.城乡建设,2005

4.相伟.“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战略转型的内涵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11(3)

5.辜胜阻.“双重转型”背景下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经济时报,2007-11-15

6.张贡生.中国特色城镇化—一个关于文献的综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