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拟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烟雾箱”,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项目已得到批准。
点评:5亿元预算,不是小数目,但当雾霾见怪不怪地天天串门的时候,大家都懒得戴个口罩表示下纠结的情绪。目前,盘点全国29个省份已发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雾霾”成为仅次于“改革”的第二大热词。如何缓解“十面霾伏”、保障呼吸安全,已是民生最大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别说花5亿元建设“烟雾箱”研究雾霾,就是花更大的代价,只要卓有成效,民众也断无反对的意见。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及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00亿元。此前,有消息称,未来几年,首都治理雾霾投入将高达7600亿元;上海则明确表示,2014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转化为具体投入金额,约为700亿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钱,不是小数,反映了自上而下治霾的信念与决心。但不得不问两句:一者,即便这些资金砸锅卖铁也要到位,定能唤来昔日天高云淡的澄明?成本与收益,恐怕未必有完美的逻辑。二者,如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从投入治霾的数字看,与当年制造雾霾产生的污染收益相比,究竟谁赚谁亏?
民生问题,要讲究“穷人经济学”;治霾问题,恐怕也得考量“雾霾经济学”。有人说,基于污染的黑色增长为地方政府创造了大量GDP,而接下来的新一轮治霾运动又会拉动消费产业的发展,这就像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写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中的“破窗悖论”——以破坏带动增长。这样的增长,在账面上是有意义的,但从人的发展、生态自然的平衡来说,终究是百无是处的恶例。数据显示,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而据环保组织测算,过去5年来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仅公众健康损失已超过6000多亿元。这还仅仅是雾霾之害中的冰山一角。可见,与雾霾每年给经济社会造成的庞大经济损失与健康威胁相比,制造雾霾带来的眼前收益、防治污染催生的经济收入,早已入不敷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