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报于3月21日报道显示,中国食品消费激增,各国竞逐中国市场。作为农业大国,澳大利亚正力图从中国的食品消费繁荣中分得更大份额,却面临欧美和新西兰食品生产商的激烈竞争。
澳农业、资源经济及科技局新发布的研究称,预计2050年中国的粮食开销将达1.75万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一倍。中国在基础食品如谷物、家禽、猪肉和蔬菜方面的国内供应能力巨大,但该国众多城市中产消费者对优质肉类和乳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给全球的生产商带来巨大机遇。
澳大利亚的优势在于“干净、绿色”的声誉,且距中国东部沿海大消费市场较近。但生产成本高和缺少规模,令澳无法就某些高增长种类满足中国需求。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如美国、巴西、荷兰、德国、法国、丹麦和新西兰,也在积极满足中国无论对低价值还是高价值食品的需求。
新西兰已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确立到2020年对华双边贸易额达300亿新西兰元。相比澳中的1250亿澳元,该数字不大,但新西兰的出口主要是食品,最多的是乳制品。而澳大利亚对华800亿澳元的出口中约85%是铁矿石、煤炭、油气等资源,农产品出口约70亿澳元,其中仅20亿是食品,还主要是大麦和小麦。且澳尚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出口国,2012年农产品出口达1450亿美元,其中约250亿流向中国,很多是大豆,还有谷物、肉类、鱼、家禽和乳产品。荷兰是第二大食品出口国,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也在日益增加。在欧盟以外,中国目前是荷兰的第三大食品出口目的地,仅次于美俄。此外,作为欧洲最大、第二大乳品生产国的德法,也在通过直接出口或鼓励中国投资进入欧洲食品行业,来寻求扩大对华食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