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空间比较研究

2014-05-12 10:22邱雪晨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贡献率城市群国际贸易

曾 鹏,程 皓,邱雪晨

(1.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2.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3.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空间比较研究

曾 鹏1,2,程 皓3,邱雪晨3

(1.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2.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3.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清晰地反映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内部各城市的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研究认为: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大多城市群中各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差异大,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多样的贸易方式及合理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必须要不断调整和发展,以完善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国际贸易整体结构水平。

空间计量分析;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

一、引 言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量上升幅度进一步提高,已成为世界国际贸易总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国际贸易总量快速增长及其对整体经济贡献快速增强的同时,对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的讨论也逐步展开[1]。早在20世纪30年代,Robertson就提出了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论断[2];lewis等人则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Robertson关于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这一结论[3]143-155[4-6];Long等人指出任何经济变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关系[7];Stockman等人在研究开放经济模型发展过程中,发现了开放经济模型可以解释国际贸易量与国内产出等经济量的经济协同作用关系[8];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质量的测定已成为衡量国际贸易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贡献作用的重要指标,更是进一步衡量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能够进一步检验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一种新的衡量标准[9]。

中国十大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支点和发动机,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带动力量。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不仅对中国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影响[10]。刘友金等人探讨了城市群概念和竞争特征,并分析了城市群产业分工发展的新趋势[11];袁怀宇则详细剖析了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通过加快交通网络体系和经济一体化步伐,大力开发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与金融服务等方式以促进城市群发展[12];胡健等人认为作为解释经济现象有力工具的空间计量分析的加入,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13];彭建超等人在对土地利用集约度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时运用了空间计量方法,分别验证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对空间相关性、空间布局和空间依赖性的测算与估计,在经济学的诸多方面都能有效地反映和解释经济现象[14-15]。

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的研究,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以期能为中国城市群在国际贸易上的发展提出理论依据。

二、研究范围界定

参照国家发改委肖金成等人关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界定中国十大城市群及所包含的城市[16](见表1)。

表1 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表

三、测量模型

(一)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

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 QCRIT(The Quality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QCRIT),是衡量区域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贡献作用的指标,表达式为:

其中QCRIT为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JCG为国际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SJY为国际贸易贡献质量;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的测定,主要依靠国际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JCG)以及国际贸易贡献质量(SJY)。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是衡量国际贸易对国内经济贡献程度的指标,表达式为:

其中TEAI为进出口总额,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国际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为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了国际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其值越大则表明某区域内国际贸易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越高;反之,其值越小则表明某区域内国际贸易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低。国际贸易对经济贡献率的存在,对衡量特定区域国际贸易的作用有很明显的效果。

国际贸易贡献质量衡量的是国际贸易的完成质量,表达式为:

其中AUOP为实际利用外资,TCN为外商投资新合同数。国际贸易贡献质量是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外商投资新合同数的比值,反映了单笔外商投资新合同数的质量,同时也反映了某地区国际贸易的贡献质量。国际贸易贡献质量值越大,表明在某区域内国际贸易完成质量越高;反之,国际贸易贡献质量值越小,则表明在某区域内国际贸易完成质量偏低。

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综合考虑了区域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和区域国际贸易贡献质量的因素,在衡量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时,某区域的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越高,说明该区域的国际贸易对该区域经济贡献作用越大,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明显;反之,某区域的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越低,则说明该区域的国际贸易对该区域经济贡献作用越小,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微弱。

(二)空间自相关模型

1.全局空间自相关。全域型的功能在于描述某现象的整体分布状况,判断此现象在空间是否有聚集特性存在,若将全域型不同的空间间隔的空间自相关统计量依序排列,还可进一步作空间自相关系数图,分析该现象在空间上是否有阶层性分布。反映全局空间自相关的全局Moran’s I值为:

2.局域空间自相关。依据Anselin提出的LISA(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区域型之所以能够推算出聚集地的范围,原因有二:一是基于统计显著性检定方法,检定聚集空间单元相对于整体研究范围而言,其空间自相关是否够显著,若显著性大即是该现象空间聚集的地区;二是度量空间单元对整个研究范围空间自相关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大的往往是区域内的特例,也就表示这些特例点往往是空间现象的聚集点。反映局域空间自相关的局域 Moran’s I值(LISA)为:

Ii的取值一般在-1~1之间。Ii为正,表示两个区域间呈正自相关关系,值接近1时表示具有相似属性的区域聚集到了一起,即一个高值和高值相邻的区域或者低值与低值相邻的区域;Ii为负,表示两区域间呈负自相关关系,值接近-1时表示具有不同属性的区域聚集到了一起,即一个低值与高值相邻的区域或者高值与低值相邻的区域;Ii接近0,表示两个区域的属性是随机分布或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三)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十大城市群各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十大城市群各城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等所提供的直接数据(或经上式计算)得出。

四、空间比较分析

(一)数值比较分析

通过模型运算,可得到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平均值及各城市数值(见表2)。

表2 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平均值及各城市数值表

将数值汇总于图,可以得到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空间分布图(见图1)。

由图1可见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空间分布情况。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长三角、川渝和珠三角等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较高,其中辽中南城市群的大连市,京津冀城市群的天津市、秦皇岛市,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日照市,川渝城市群的成都市,长三角的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和舟山市,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厦门市,珠三角城市群的珠海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皆大于1,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较高,说明这些地区的国际贸易对该区域经济贡献作用大,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明显。

根据各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平均值及其优势城市数量,将中国十大城市群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不同的城市群(见表3)。

1 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空间分布图

表3 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分类表

由表3可见,一类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平均值较高,具有明显贸易优势的城市数量较多,总体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较高;二类城市群较其他城市群有比较优势,在十大城市群中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总体水平处于中等位置;三类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总体水平较差,在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上劣势明显。

(二)全局自相关Moran I指数 比较分析

通过空间数据分析软件Geoda测算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 Moran’s I值,比较分析中国十大城市群中各城市与其周边邻近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之间关系,评估各城市群整体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及其国际贸易发展状况(见表4)。

表4 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Moran I指数表

根据各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Moran I指数的大小及其正负情况,将中国十大城市群分为4个类型,每个层次包含不同的城市群(见表5)。

表5 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空间分布集聚类型分类表

如表5所示,中国十大城市群中Moran I指数为正的有长三角城市群及关中城市群,其他城市群Moran I指数皆为负值。

当Moran I指数显著大于0时:利用全局自相关Moran I指数衡量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Moran I指数显著大于0,表明空间差异程度较小,该城市群内部城市水平相当,城市与周边邻近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差异性小,同为高值或同为低值,值越大表明趋同性越明显。若该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总体平均水平较高,则表明该城市群内部城市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如长三角城市群;若该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总体平均水平较低,则表明该城市群内部城市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如关中城市群。

当Moran I指数趋近于0时:利用全局自相关Moran I指数衡量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Moran I指数趋近于0,表明该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即为C类集聚类型。

当Moran I指数显著小于0时:利用全局自相关Moran I指数衡量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Moran I指数显著小于0,表明该城市群内部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异质性显著,各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不均衡,高值被低值包围或低值被高值包围,Moran I指数值差越小,水平差异越大。

(三)全局自相关散点图比较分析

根据各城市群的散点图,归纳出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全局自相关集聚图(见图2)和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表(见表6)。

图2 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全局自相关集聚图

表6 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全局自相关集聚分类表

图2中,红色地区表示热点区,即第一象限值,代表了高观测值被高观测值包围,分别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宁波市、舟山市、无锡市和川渝城市群的德阳市,这四个城市出现在第一象限,不仅代表本身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较高,也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作为龙头城市辐射作用较强,显著地影响了周边邻近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武汉市、荆门市、信阳市,海峡西岸城市群的福州市、厦门市,京津冀城市群的秦皇岛市、天津市、保定市,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日照市,珠三角城市群的珠海市,川渝城市群的绵阳市、成都市、重庆市,则属于粉色区域的城市,表明这些城市本身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较高,而周边邻近城市的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相对该城市较低,即该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较弱,未能显著影响周边邻近城市和起到带动作用;深蓝色的区域则表明该地区本身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较低,而周边城市的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也较低,该区域即盲点区,在图中多以片状呈现,如川渝城市群的南充市、自贡市、内江市、宜宾市,辽中南城市群的铁岭市、抚顺市、辽阳市、盘锦市,山东半岛的济南市、淄博市、东营市、烟台市、威海市等片区;粉蓝色地域则表明该城市本身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较低,而周边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较高,造成这样空间分布的原因可能是该地区存在一些历史和地理问题,如工业区产业老化、产业结构尚未转型等,有关中城市群的宝鸡市、渭南市,京津冀城市群的石家庄市、承德市、唐山市、沧州市,中原城市群的济源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开封市等。

(四)空间分布特点

1.沿海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较内陆城市群高。沿海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在地理位置上比内陆城市群有明显优势,不仅拥有较多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大于1的城市,平均水平也较高。究其原因,除了沿海的地理因素和便捷的交通优势,还有较好的商业基础与先接触先发展的历史原因,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内陆城市国际贸易开放相对较晚,交通也相对闭塞,没有较为低价的海运作为支撑,汽运、航运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如大陆内部分城市本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额的运输费用增加了国际贸易成本,其整体国际贸易状态仍处于发育的低级阶段,如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川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

2.港口城市往往能比其他沿海城市产生较大的辐射作用。沿海城市具有优良的港口和自然条件以及完善的辅助性服务与公共设施,是提高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的关键因素。便利的交通是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的关键,而较为优良的港口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一个优良的港口对国际贸易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便利的交通能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加贸易利润,可提高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具体地说,秦皇岛地处环渤海地区,拥有北方著名的不冻港,为地区国际贸易提供了优良的地理环境,2011年进出口总额为434 900万美元,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为4.827 3,而成都2011年的进出口总额为3 790 634万美元,约为同年秦皇岛进出口总额的8.7倍,2011年的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为2.290 1,仅是同年秦皇岛的1/2。

3.贸易方式多样的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高于贸易方式单一的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总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两大城市群的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近年来在金融、科技实力、人才资源、外资投入等方面明显优于珠三角城市群,使上海成为进出口额最大的城市群,丰富了除加工贸易外的国际贸易方式。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区域规模与龙头城市数量也存在差异,长三角城市群在国际贸易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城市数量较多,较多的优势城市能够形成较强的集聚效应,提高了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沿海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港口自然条件及完善的辅助性服务与公共设施,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及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十大城市群中,大部分城市群中都有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较高的城市,但这些优势城市对周边的影响度并不相同。拥有吞吐量大的港口城市往往是国际贸易较发达的城市,也往往更能通过资源禀赋的集聚效应来带动周边城市的国际贸易发展,对周边城市辐射效应也明显强于内陆的优势城市。内陆城市群因其原本较差的商业基础和不利的地理位置,在国际贸易上较沿海城市具有明显的先天劣势。

2.大多城市群中各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差异大,城市间发展不均衡。除长三角城市群及关中城市群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I为正,其余城市群Moran指数I皆为负数,即城市群内各城市空间差异较大,各城市本身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与周边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不相近,呈现出高值被低值包围或低值被高值包围。中国十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相异的观测值相聚集现象明显,这些城市群内除个别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较高外,其余周边大部分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较低,造成城市群空间差异程度明显拉大,各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不均衡,出现个别城市较优而其余城市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

3.多样的贸易方式及合理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国际贸易时间相差不远,但两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贸易方式存在较大的区别。目前两个城市群皆以加工贸易为主,但长三角城市群一般贸易占总贸易额比重显著高于珠三角城市群。由此可以看出,多样的产业贸易方式与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而越是产业基础较差、加工贸易转型仍存在问题、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少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值较低。

(二)建议

第一,加快物流业的现代化,尽快做到跨区跨国界的协调沟通,降低内陆城市国际贸易物流成本,减轻国际贸易在地理位置的劣势。为此,政府必须做好规章制度的制定、基础设施的建设、优良的辅助性与政策配套服务、资源的合理调配等宏观调控工作,而完善的政府服务能促进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内陆城市可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受物流因素影响较轻的产业,从而提高自身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

第二,重点支持Moran指数I显著负相关的城市群,培养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平均水平较低的城市群。Moran指数I显著负相关的城市群属于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的第二梯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如海峡西岸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平均水平较低的城市群中,选取优势较明显的城市并将其重点培养成为有特色的龙头城市,以带动周边城市的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如关中城市群。

第三,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贸易方式的多样化进程。加工贸易目前仍占中国国家贸易的较大比重,密集型产业仍是中国出口产品的主力军。加工贸易较其他贸易而言,利润率更低,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多,工业污染也多。加快产业转型,淘汰落后的生产力,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已迫在眉睫,优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和提高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增强中国国际贸易优势,提高整体生产力效率。

第四,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兴贸。长三角城市群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依靠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人才。长三角城市群高校及高校质量明显优于全国水平,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支撑作用,而珠三角城市群的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因素。

第五,加大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外商投资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沿海城市投资多、质量高,内陆城市投资少、质量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是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外商投资的地区过于集中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和差异化。内陆城市要更加积极引进外资已势在必行,加大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能较快地带动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提高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

[1] 李晓西,吴铭.统计贡献度与实际贡献度辨析[J].国际贸易,2012(5).

[2] Robertson D H.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Economic Journal,1938(48).

[3] Lewis William Arthur.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4] Raymond 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2).

[5] North Douglass C.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M].New York:W.W.Norton,1983.

[6] Paul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4).

[7] Long John B,Plosser Charles I.Real Business Cycl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1).

[8] Stockman Alan C,Tesar Linda.Tastes and Technology in a Two-Country Model of the Business Cycle:Explaining International Comovemen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1).

[9] 李晓西,吴铭.统计贡献度与实际贡献度辨析[J].国际贸易,2012(5).

[10]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与未来总体战略构想[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

[11]刘友金,罗登辉.城际战略产业链与城市群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09(4).

[12]袁怀宇.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2(2).

[13]胡健,焦兵.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1).

[14]彭建超,徐春鹏,吴群,等.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2).

[15]鲁凤,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

[16]肖金成,袁朱.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N].中国经济时报,2007.

Spati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ntribution Rate of Top Ten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ZENG Peng1,2,CHENG Hao3,QIU Xue-chen3
(1.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China;3.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China)

Based on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s,the quality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top ten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comparison analysis to reflect the quality between China's top ten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of each international trade contribution rate of each city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Through comparative studies found that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determines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o a certain extent quality level;most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ity contribution quality difference is big,uneven development between cities;a variety of trade mode and the 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China's top ten urban agglomerations quality must constantly adjust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development,to improve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level of top ten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China's top ten urban agglomerations;the quality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comparative study

F224.0

A

1007-3116(2014)06-0061-07

2013-12-23;修复日期:2014-05-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演化研究》(13CMZ052)

曾 鹏,男,广西桂林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程 皓,男,江西萍乡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

邱雪晨,女,广西南宁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郭诗梦)

猜你喜欢
贡献率城市群国际贸易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