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余
摘 要:语文是百科之母,是母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有人认为很简单,但是我要说,小学语文是基础,没有小学语文知识的积累,那么以后学习哪个学科都有一定的困难。
关键词:素养;读;写;兴趣
“语文素养”一词,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与小学生关系不大,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提到了“语文素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通过解读,我们知道了,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与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际教学,我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读
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篇,要用上语文的手段听、说、读、写,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而多读是学习语文之根本。那么,怎样做才能把多读、读好落到实处呢?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就要切实地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这是“新课标”规定的各学段首要的阅读教学目标。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
1.教师示范朗读
一篇看似简单、平淡无奇的文章,在朗读的指导当中,总能体现出文章的内涵和韵味。范读的言行在告诉学生,读书要认真,要用心。教会学生读书,教师首先要把书读好,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很多时候,学生也在看老师的表现。
2.学生分组或分角色朗读
课堂四十分钟,学生的活跃程度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通过很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而大多学生也很想在课堂上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时候,让学生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轻松。
3.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要结合
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学习质量,课外的阅读也能让学生增长知识。
二、写
写作一直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教师必须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能写一篇优秀甚至满分作文,非一日之功,它应该需要很长的过程。比如,学生通过平时的课内课外阅读,积累一些好的词句,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或者仿写,读文章要注意方法的积累等等,这些都可以算作写作的渠道。课堂写作训练很重要。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决不能养成拖拉的坏习惯。
抓好习作讲评课,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教师在批改讲解的基础上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行修改,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修改,这都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氛围
一堂语文课,氛围很重要。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里作为教师应该要转变观念,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证明,在教师精心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知识,积极地练习每个动作。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并且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那么我们的教学课堂才会更轻松,学生的学习质量才会更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才能达到。
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非物质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都应该具备本学段相应的语文素养。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以一切为了学生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目标。
(作者单位 贵州省湄潭县鱼泉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