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农村教育

2014-05-12 16:52郑新蓉
中国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

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教育学、教育法与教育政策、基础教育改革、多元文化教育、性别研究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并承担多项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发表著作《性别研究与妇女发展》、《现代教育改革的理性批判》、《性别与教育》等。现任全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少数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我是征求了同事和学生们的意见的。我做了很多和农村相关的课题、研究,的确想跟大家分享。农村教育领域很广,可以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农村教育,它和我的生活、生命体验已融合在了一起,我在这个领域花的时间也是最多的。今天,主要讲一讲我是如何走进农村、我在农村工作的一些心路历程、做农村教育研究时我的收获和成长,以及我的希望,包括我对在座同学们的希望。

一、我的出生与成长

父亲去世很早,我对父亲的记忆是模糊的,但我们却成长在一个快乐的环境里,别人所描述的单亲家庭的苦难和悲泣在我家看不到,妈妈天天逗我们开心,我们每个生日,她都会带我们去照相。记得有一年“六一儿童节”演出,我没有演出服,妈妈就把家里唯一一床绿色缎被面裁下来给我做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妈妈也是个很讲究的女人,尽管家里条件不好,但每次出门她总是穿着干净,连衣服的边角部分都打理得整整齐齐。

我在家乡当过两年代课教师,1978年来北京念大学,随后结婚和生子,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1994年,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去加拿大做访问学者,它对我生命的记忆非常深刻,临走的前一天,女儿不停翻着我箱子,跟她爸爸哭诉:爸爸,妈妈把咱们家的好东西都带走了!其实,一周后就是女儿上小学的日子,可是我却离开了她……这之中有很多难以磨灭的回忆,以后有时间,我再跟大家分享。

二、走进农村教育

讲到农村教育,先谈谈我走进来的背景。中国农村发展,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与城市相比,越来越形成反差。最早的时候农村是人多、地少、收入少,但人气很旺。这些年再到农村,它除了贫穷,还有了污染,人丁不兴旺,社会组织功能弱,是落寞的农村。我走进农村的时候,农村刚刚开始变化,这是一个背景。另外,我国1986年就有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但一直到20世纪末,甚至21世纪初,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最初是政府缺钱,中国的老百姓是重教育的老百姓,于是“人民教育人民办”,但农民能拿得出什么材质来自己办教育?农民办教育几年、十几年后发现负担太重,这也是一个背景。我接触农村教育的机缘还在于,当时(1995年),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是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很多发达国家都很高傲、很慷慨地带着资金和知识来资助中国这个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之前在高校中没有学者做农村社会和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一大批学者都卷入其中。一方面是帮助自己国家的农民脱贫,但是另一方面,指挥我们做这些事、出资的却都是外国人,我始终有一个心结在其中,难道扶贫和发展的知识都必须来自发达国家?最后一个背景就是年轻充满活力,当时刚从加拿大进修回来,便轰轰烈烈地准备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中的“女童教育论坛”,真可谓意气风发。这四个特点是我当时与农村教育结缘的一些时间、机遇,包括我自己状态的一个交汇。

下面一些经历都是我从事多年农村教育积累下的片段,跟大家分享。

1.藏区寄宿学校——家长陪读“逐学校而居”

八九年以前我到青藏高原的一个藏族小学,看到两个长者坐在学生宿舍里。我问校长:他们是谁?是厨师吗?校长笑而不语。后来问了很久才知道,他们是藏区来陪孩子读书的老人。过去这些牧民是逐水草而居,现在是逐学校而居。一个房间里住着藏族部落里的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孩子,都由两个老人照顾。老师们当时看到我们十分紧张,害怕我们看见一些学校不合上面规矩的地方。我是八月底来的,天气已经开始冷起来了,孩子们陆续报名,家长们背来的都是可以冬季取暖的羊粪、牛粪,烧在炉子上,让孩子在宿舍里取暖。孩子和家长分别时依依不舍,这是我国农村大面积寄宿制学校的开端时节,这个县全县的小学生都将集中在县城的一个学校。

2.凉山彝族的一个教学点——拥挤的一年级

在凉山彝族的教学点里,一年级的教室挤满了六七十个孩子,有站着的、坐着的,还有蹲着的,熙熙攘攘。但到五、六年级教室里看,孩子就很少了,而且几乎都是男生,辍学率很高。一年级入学率其实也有问题,六岁的孩子和十一二岁的孩子同时读一年级。

3.贵州威宁——路边游荡的孩童

在很多国家西部的偏远贫困地区,因为我们常常去考察工作,积累了一些很好用的经验。比如,观察这里的孩子入学情况怎么样。我们的车一路开过去,如果旁边没有适龄孩子,就说明这个地方的教育好。但往往是我们的车开过,后面追着一群娃娃,他们都是适龄孩子,想要上学。有时我们还能看到大一点的女孩子背着小一点的孩子。我们在贵州威宁调研时,拍到很多散落在路边和校门口的女孩子,都不再上学了,她们年纪很小,看了就让人痛心。女童教育是偏远贫困地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小学六年级就很少见到女生,初中基本没有女生了。

三、心路历程

接下来,我想讲一下我走进农村都经历了什么样的阶段,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1.有热情和理想的“无知者”

当时留了洋,也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我是四川人,自以为西南地区方言也听得懂,能跟当地人交流,自己的姨和舅也是农村人,我觉得自己是有优势的。刚去农村,心怀同情,是怜悯者和施者的心态,因为项目有资金,我们有知识。这个阶段是非常有意思的。刚刚做项目时,每次走之前,都要把我女儿的东西翻箱倒柜找出来,从衣服到文具,全带上,要去帮助别人。那时真是走一路掏一路,把自己掏干净了,回来了,就觉得自己很伟大。那种施者和怜者的心态还是很重的。

这组照片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我在论坛上发言和听讲座的一些留影。大家可以看得出,我像假小子一样,信心满满。当时一个朋友形容我是“像小钢炮一样”,很有活力,也口无遮拦,性情直截了当。凭着这种无知无畏,和几分自以为是,我走进了农村。走到农村,我才开始慢慢学。我国农村是分层的,按学校的结构来说,县城学校是给有城市户口和选拔出来的农村的学生上的。下面一级(县城以下)是乡和镇,乡镇的学校都称为中心学校。有些乡镇有两个中心学校,因为过去它很有可能就是两个乡镇合并的,中心学校是这个乡镇最好的学校,也相当于乡镇教育局,行使一定行政职能。再下面就是若干村小或教学点,但“撤点并校”后有些地方没有教学点了,有些地方甚至连村小都没有。农村的学校小,而且大多在山上、山坳里,条件非常艰苦,在很多民族地区,一座山就有可能坐落着一个民族。“撤点并校”的过程中就出了很多问题,给大家举个广西的例子。大山的一边是侗族,一边是瑶族,国家要撤并村小,要在这山中间建一所学校,结果这两边都不干,争吵,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山那边的村落到一定时间开始要锤粑粑了,山这边的民族却要安静,再加上历史上民族的纷争,使得“撤点并校”执行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2.勇敢不畏艰苦的行动者

后来,我开始觉得,我不是去撒钱的,也不是去洒泪的,我要勇敢地投入,我要真正用行动,我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帮他们改变,动员孩子入学,设立女童助学金等等。这个阶段,我应该是个勇敢而不畏艰苦的行动者。

在项目中,十几年来我都是在社会发展、公平方面做咨询专家。所有的项目都是带着钱来了,但发给谁?关照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常常是效率优先、政绩优先,而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一定是要公平优先,做“公平警察”。有些项目里我会做首席专家或团队的带头人,尤其在做性别平等问题时,我更是性别平等的“警察”。我们的工作路径和方式是自下而上,倾听处境最不利人群的声音,所以我们是一群做参与式研究的学者,很草根。常常的活动是走街串巷,寻找那些被遗忘的村落,那些从来没有人愿意听他说话的人,那些被村里人欺负的外乡人,看看他们的孩子上不上学等等,真正地走近他们。很多时候县里的、教育局里的干部都不知道身边有这么一群失学的人,但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有些孩子不能上学可能是性别的原因、贫困的原因。我们很注重倾听当地的情况,特别是听取弱势人群的声音,同时吸收一些国际经验。

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为了改变,改变就需要知道这个地方的当下,要了解这个地方的现状就需要摸底调查,我们的术语叫做“基线调研”。这个地方的人口多少?收入多少?离婚率多少?多少人得艾滋病?气象情况怎样?收成怎样?吃饭是靠救济吗?财政状况如何?等等,这些全部都是我们基线调研的内容。

在这之后,紧接着就是开发一些适合当地的培训教材,培训领导和当地普通的老百姓。因为要转变观念,就涉及能力建设,项目设计好后还需要实施和监测,也会做一些试点项目。举个中英甘肃项目的例子,也就是本世纪初,宁夏四个项目县,农村普遍缺少女教师。在保守的穆斯林地区,家长根本不送女孩子去上学,男女的区隔很明显,女孩连出门都小心翼翼,还要送到没有女老师的学校里,当地人简直不敢想象。如果我们等那些城里中师毕业还愿意回到这大山沟学校任教的女老师来,要等到猴年马月!所以,项目就设想可不可以招收一些当地初中毕业,或者初中就辍学但是能扎根在这里教书的女学生,充任教师,我们开展短期培训。另外,专门为女教师修建宿舍,发放物资,可能会吸引一些本村的媳妇或外村的女子到这里来教书。再有,设一些免费午餐项目,发放助学金,布置校园,同时征求校舍建在哪里的意见,等等大量的工作。

也做了很多民族地区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我们开发的一本从国际经验传播过来的教材叫做《爱生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在我国12个省的项目县农村地区用得非常好,但对民族地区的支持还不够,于是,我们在儿基会的支持下,把这本教材翻译成藏文、维文、哈文和蒙文,在培训时,少数民族老师可选汉语,也可以选民文的教材,只要合适就好,效果很好。

3.脚踏实地的研究者

现在的阶段,除了还是要做一些行动项目,更多的是做研究,进入“脚踏实地”的研究阶段。

我这些年很大部分在做政策咨询研究。2011年做了一个5 000人样本的特岗教师调查。我们知道,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都是地方办,地方穷就办穷教育,地方富就办富教育。国家除了一些专项特别少的拨款之外,中央财政从来没有拿钱给地方的农村教师发工资。2006年开了中央出资给贫困地方特别招聘的教师发工资的先河,“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给每个特岗教师发三年工资。开了这个先河后财政部就很紧张,不知道这些钱花得值不值。我们受教育部和儿基会的委托做第三方独立的评估,发现特岗教师政策是非常有价值的,效果和免农业税政策一样受欢迎。紧接着,财政部根据我们的调研报告,决定持续支持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把每个人的工资从每个月2 000元涨到2 700元。随后,我们又开始关注村小、教学点的教师,很多特岗教师都到了乡镇一级或以下的学校,我们要了解那些偏远艰苦地区的教师到底有多辛苦,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补贴才能扎根下来。在教育部和儿基会的继续支持下,我们开始了村小、教学点的调研。我们的调研报告反映上去,又传来让我们兴奋的消息,虽然现在中央部委还没有对外公布,但据说已有了相应的方案,即条件越艰苦的地区,教师的补贴越高。这个政策对我们搞农村教育的人来说真是盼了不知道多少年!当辛苦工作的成果变成一种政策咨询的建议,看到政策的改变,我心里很高兴。

我对行动研究也很有感情,这种研究就是为了改变现实。刚才说的调研我们只能向教育部建议,却不能直接做出改变,而行动研究就是我们到了当地和那里的老百姓一起来行动,来改变。比如说,中央西南项目的一项基线调研发现,在边缘贫困地区27个项目县中基本没有女性任正职校长,很多县连一个女校长都没有,而女性充任教师已达到50%。为什么这些地方没有女校长?教育局的领导全是男的,我们如何说服这些男性跟我们合作,答应三年内提拔一批女性做校长呢?我们就开始一点点做工作,告诉男性领导们男女平等是国策,他不信;再说国际社会看到男女不平等会嘲笑你,看不起你,(教育局的人)有点受震动了;进一步结合他们的观察和经验,女性有很多特质,干活比男性更投入、更专心,这些教育局的人就开始琢磨了,的确这里的女性做教育更专注更认真,那就先试试吧。我们从4个县扩大到27个县,最后某些县就像“大跃进”似的,“校校开女花”,每个学校都要有女性领导。这些成效在中国教育历史上,在性别平等的篇章上都是翻天覆地的进步。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节奏不能太快,而且需要对女校长进行很好的培训和支持。

民族教育方面,怎么促进少数民族儿童学业的提升?进到民族地区,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少数民族孩子在听,在拉着长音背书、背公式,但那些知识他们真正了解了?在少数民族地区,老师拿着汉语教材,说着汉话,给学生灌输下去的就是一个音频强作用在大脑上留下的划痕,但这些划痕里包含着经验和意义吗?不包含!有的老师跟我们描述,他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要动脑筋”,但同学们不知道什么是“动脑筋”,却不停晃头。听起来有点可笑,但如果教师的经验和学生的(经验)不关联,百分之百的标准、百分之百的激情讲出来的话都是“空壳”。我们要促进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的传递与沟通是有效沟通,语言不行,可以用动作。

4.农村教育现场的“领道人”

我现在主要是农村教育的领路人,就是带路人,到了一个地方,我可以凭借经验和人脉领着并告诉大家“这叫村,这叫点,这叫寨……”我常常会带着学生,带着一些年轻的学者,让他们把农村教育做得更深入,做得更好!我有个想法,我今年56岁了,可能越来越跑不动了,但我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和学生都到农村去。

四、收获和体会

到了农村就像回到老家,我要久了不下农村,浑身都难受。在这次准备课的时候我在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有很多解释,其中最深刻的是,过去这么多年,在现代化这趟高速列车中,在全球性的经济和市场的驱动下,我们越来越功利,满脑子都是考核,都是升官发财,越来越关注自己,而远离自然,学问越来越远离中国的现实。我们学着英语,看着洋书,吃着洋快餐……

回到农村,可能让我找到了一种更大的国情现实和家国情怀;回到自然,勤劳和朴实滋养着心灵,你会看到永远有一群,不管是农村的学生还是农村的教师,比我们刻苦得多,比我们艰难得多,还在追求,还在抗争,还在保持着人类最美好的奋发向上、勤俭善良的品性;在农村,让我找到中国现实、中国学术的土壤。这是我愿意走进农村,愿意去农村做调研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收获,我珍惜和热爱大学教师的工作。我常常想,倘若我不是大学教师,而是商店售货员,或是领导,人家都不愿意让我当专家,所以我珍惜这个机会。而作为女性,我还有一种特殊的角度。我是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都记得当时读过的一本书《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本书从小就给了我很多很浪漫的想象。另外,教育系迎新的时候都会请老教育系郭齐家老师告诫新生:你们能不干沉重的体力劳动而坐在这里读书、做学问,是很多人干着单调、乏味、艰难的体力活在供养着你们过精神生活,只要记住这件事就能够珍惜你们做读书人、做学生的机会了。别人不想,就想想你们的妈妈、你们的亲人!的确,人类发展的机会是不均衡的,能够脱离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潜心做学问、专心教学是一种造化和福气。这点我非常认同,也非常珍惜!我是我们教研室第一个女教授,我很自豪也觉得很珍贵,因此我觉得如果我做不好,会辜负很多人对我的希望。

另外,这其中也有家人的影响和鼓励。我受我妈妈影响,妈妈就特别喜欢农村,喜欢到农村工作。她在县城新华书店工作,每年开学,她们都给农村学校发教材。去边远地方,她用肩背,拿车推着,给村小和教学点送教材。全县的农村学校的校长她都认识,因为全县每年的教材都是通过我妈妈的手发下去!我妈妈八十多了,一到北京来就问我:最近写文章了吗?写书了吗?妈妈那么愿意看我变成有学问的人,她年轻的时候在书店工作,她希望我写的东西能变成铅字。我感到肩上有重任,为了妈妈,也要做出成绩。

我还有一个特点,未知与挑战都会让我兴奋。我有个学生和我谈,她害怕迷路。而我一迷路就兴奋。有一次我们到西藏,半山上车抛锚了,很可能要在车上过夜,我第一反应是兴奋!在农村工作,看见愈多未知,我就愈兴奋。

还有一个特点,应该算优点,就是我喜欢跟那些优秀的人在一起,我把它称之为“见贤思齐”,这样我身边永远有榜样。

给我人生很大影响的除了母亲之外,还有就是我遇到的几位老师。首先是我读博时的两位导师,黄济先生的仁慈与王策三先生的严谨治学都是我的两座山峰,我永远都无法企及。前辈恩师们,都八九十了还笔耕不辍,还在出书,还在评析今天中国的教育和社会,我更不能停歇,只能比他们做更得多。刚刚提到的郭齐家老师,在他身上你就能感觉到他对人的关心和关爱。前年,我去珠海看他,他八十多岁了,看到我赶忙让我坐下,看我面色说我太辛苦了,要给我按摩,真的是佛心仁厚啊!还有一位最帅的,我的硕士老师厉以贤,他的记忆力、他的学问、他的治学严谨,就是我的榜样,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如果自己的事情没做好,我就不敢见他。我的国际合作伙伴Mary,五十多岁,能对所有她培训过的人过目不忘,能看出翻译中的失误。我们下乡在山区,中国的司机都开不动的车,她就说“我来!”就把车发动起来了。她还是五个孩子的妈妈……生活中有很多榜样在激励着我。

对在座的同学们,有几句话相送:

历练自己,面对困难,不要把自己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在场的李雪莲老师我特别佩服,几年前学部报名去援藏,作为教育学部援藏工作的领导和发动者,她一马当先,第一个去西藏,待了整整两年。

珍惜青春,勇于探索,不断钻研,尝试自己没有尝试的事情。你们最大的本钱,就是年轻,尝试是会犯错误,但是你们处在犯得起错误的年龄,是成年人、长辈会原谅你们的年龄,但是一定不要畏头畏尾。

动手、动脑、动身体。身体健康,心理就健康。现在有些年轻人抱怨脸上长青春痘,依我看,干三天体力活就都好了。你看哪个打工妹会长青春痘,只有一些手脑不动的人才长青春痘,精神低靡,脑体不和谐。

健康,智慧,勇敢,成长(成熟)。大家说女人不要成熟,要小鸟依人,那你就发傻了。这是你最重要的财富,是你必须积累的财富。你假装天真可以,但坚持不成熟一定不可以。你一定要成长!人类要不成长,那怎么办?到了北师大的女性,你还不成长,是不成的!

谢谢大家。

整理:武晓伟

(责任编辑:林静)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学校推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新农村 新一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