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媛媛
摘要:自高校推动课程改革以来,高校教师对教学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理性的评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
关键词:仪表安装与维修 课改方案 课改设计
为推进该院自动化专业建设,将自动化专业《仪表安装与维修》这门课程根据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具体方案如下:
1 课程简介
《仪表安装与维修》是该院化工仪表、生产过程自动化等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课,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技能型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学习工程图的识读、常用仪表的安装手段及维修方法。
2 课程目标
通过《仪表安装与维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仪表安装、仪表维修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2.1 知识目标 ①能根据安装的环境和可能性及限制等因素,正确选择安装所需要的材料和安装工具。②能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辅助安装工具和工件的预制,按照化工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工艺参数测量取源部件的安装。③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和专用仪表完成现场仪表的安装、调试、检验等工作。④能够完成现场仪表的运行维护与维修工作。
2.2 能力目标 ①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②理解知识的运用能力。③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③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3 课程设计
3.1 教学内容框架
3.2 总体设计思路 将传统的照本宣科演化为项目化教学。以仪表工的工作任务作为切入口,根据工作对象、内容、手段与成果的要求,将基于学科知识系统的课程教学方式转换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方式。将仪表的安装作为教学主线而展开教学,采用项目化学习情景设计、案例分析法、教学做一体化、生产现场教学等方法;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达到培养仪表工技术人才的目的。
根据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3个学习项目:仪表安装前的准备、仪表的安装、仪表的维修。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技能训练过程完全按照生产企业工作过程的步骤和质量控制要求展开。
4 课程评价
4.1 课程评价及方式说明 ①学生的成绩评定主要根据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总结性考核,占60%)、考勤(占10%)、课堂提问(占5%)、作业(占10%)、企业教师技能评定(占15%)等五方面构成。②组建考核小组5人(其中企业2人),负责知识、命题考核。
4.2 课程过程考核说明 ①理论知识的掌握以试卷形式考核,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②考勤及课堂提问依据是平时学生的上课出勤状况、回答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及正确率。③作业是指每个教学单元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成绩。④企业教师技能评定是指企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的技能情况或者在企业的实践情况评定。
5 实施建议
5.1 授课资料编写建议 授课资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以及自动化仪表行业相应岗位国家职业标准和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编写授课计划、教案和教学案例;教学参考书与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应当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坚持理论够用,强调知识传授的趣味性。授课资料应该邀请企业人员参与编写,特别是实践部分。
5.2 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工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方式。在理论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所用案例应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并与专业所依托行业相应岗位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充分积累课程资源,有效拓展课堂信息量,适当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真案真做,实践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加对行业及岗位实际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铣编.生产过程自动化仪表识图与安装[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方卫东等主编.仪表安装与维修[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历玉鸣主编.化工仪表及自动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张虎,王银锁主编.过程控制系统应用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5]国海东,刘江彩主编.自动化装置安装与维修[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