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慕贤++黄海峰
摘要:本文拟从工作环境层面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与柳州市科技人力资源活动现状进行比较。通过在微观环境,即单位经济效益、个人薪酬待遇和宏观环境,即发展空间、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具体分析,认为柳州市与南宁市的科技人员在工作环境层面各具特色,后者略微占优,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局面,而北钦防三市与前两者相比较除了发展空间一项,其它明显处于劣势,短期内难以构成威胁。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柳州市 科技人员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就是一个单位或团体的工作氛围、人际关系、工作状况、员工情绪、领导作风等方面的总和,它既包含了实际内容又具有抽象特征。在单位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环境,其内容主要既包括合理的薪酬制度与有效的绩效评估手段,同时也包括良好的内部竞争机制与完善组织、管理制度,以及科学的责、权、利分布、运行、控制系统等。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存在差异性的。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最大限度的为单位创造效益。课题组拟从微观环境,即单位经济效益、个人薪酬待遇和宏观环境,即发展空间、管理水平等方面对柳州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1 单位经济效益
科研单位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与支出,一般而言,筹集经费越多投入相对越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明显。以下是柳州市与北部湾经济区各市2008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与支出情况表格。(见表1、2)[1]
资料来源:广西科技厅
资料来源:广西科技厅
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柳州市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的整体水平要强于整个北部湾经济区,其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总额是343503.8万元,而北部湾各市相加才是270909万元。导致柳州市强于北部湾各市的原因,一是柳州市各工业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对科技活动经费相对投入较多,达到292341.3万元,而北部湾4市只有112971.6万元,不到柳州市的一半,工业经济不发达是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北部湾区内各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差距存在,北海、防城港、钦州3市2008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才是31944万元,不到柳州市的十分之一,只有南宁市的七分之一强,差距巨大。
表2反映的情况与表1相似,2008年柳州市在科技活动经费上的支出总额(324138.7万元)要多于北部湾经济区(262617万元),而且有近一半的经费(142619.5万元)支出用于固定资产特别是设备等硬件的投入上。柳州市相对充足的科技活动经费保障为科研单位特别是各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各种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硬件环境。
2 个人薪酬待遇
个人薪酬待遇反映在科技活动经费中人员劳务费用的支出上,在正常情况下,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与科技人员薪酬待遇的水平是成正比的。从表2的统计数据看,柳州市科技人员劳务费支出(38144.2万元)略少于南宁市(46351.2万元),而两市又大大高于北防钦三市。柳州市虽然科技活动经费最多,但人员劳务费支出少于南宁市的原因,一是科技人员总数少于南宁市,相应的人员报酬支出总量就少,但人员平均待遇不低;二是柳州市科技活动经费的相当大部分用于硬件设施建设上,限制了人员劳务费的支出。
另外,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导致工资水平不一。2008年广西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25660元,其中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只有三个市,柳州(30558元)、南宁(29038元)、百色(26033元),其余十一个市(包括北防钦三市)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北防钦三市因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相应的所以科技人员薪酬待遇水平无论从总量和人均上都低于柳州市和南宁市。
薪酬待遇水平是衡量单位工作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单就薪酬待遇水平而言,柳州市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与南宁市大致相当,而大大优于北防钦三市。
3 发展空间
不单是单位效益和薪酬待遇等微观环境因素是引导科技人员流动的重要工作环境原因,政策、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发展空间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于2009年初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实施,上升为国家战略,北部湾四市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政策机遇,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大,发展潜力进一步凸显。规划中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如石化、钢铁、核电、造纸、造船等已建设或将要布局于经济区内,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作为有力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处于经济区外围的柳州市科技人才产生不小的吸引力。假若上述产业能够顺利布局,相信柳州市的科技人才可能会有一部分流向经济区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上述产业与柳州市的三大优势产业(汽车、机械、冶金)只有冶金这一项是重复的,所以柳州市的冶金产业将会面临北部湾科技人才竞争的一定压力。
目前,对柳州市科技人力资源流向产生影响最大的不是北防钦三市,而是南宁市。虽然北部湾的重大产业基本分布于三市,但是,经济区内的核心城市是南宁市,该市作为首府,正利用经济区的政策、区位优势加快集聚广西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发展的优质资源。如该市现在充分利用行政优势,着力打造总部经济飞地,把北部湾各重大产业项目的总部、管理、研发等高端机构放在本市,像这两年相继设立的广西机场集团、南宁铁路局、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武柳钢铁公司、广西有色金属集团等,这些都对周边城市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向产生巨大的磁极效应。面对严峻挑战,柳州市应该继续强化自身三大支柱产业的优势,要注重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壮大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培养、吸引、留住科技人才,同时要加快总部经济的基地建设,这样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4 管理水平梯度
根据我国管理学高校教程《现代管理学》一书,管理的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和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利,通过一系列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3] 通过管理,人们把所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和配置,才能有序地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管理水平是落实科学技术的根本途径之一。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管理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是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先进的管理水平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及科技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而落后的管理水平势必会起到抑制作用。endprint
结合具体研究实际,我们认为广西的科技人力资源广泛分布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单位,由于课题组各种资源有限,对于这些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情况不可能一一调查。现拟从柳州市与北部湾四市的科技活动机构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才小高地等的设置数量层面来衡量各自的管理水平,因为上述这些机构的设立可以作为科技人员活动的高端载体把大量科技资源、大批科技人才聚集到一起形成雁群、洼地效应,便于管理,能够在短期内创造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地方科技实力和科技人力的管理水平。
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建设方面,柳州市与南宁市各有优势,前者大都集中于大型工业企业,后者则分布较为均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底,柳州市拥有上汽通用五菱、华锡集团、柳工集团、两面针集团、欧维姆公司、柳州卷烟厂、柳钢集团、东风柳汽等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累计引进博士30名,现有在站博士21名。设站企业为进站博士配备专属团队,一些工作站指定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协助进站博士工作。南宁市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9个,分别为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农业科学院、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宁胜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大学(3个)、广西医科大学(2个)等。另外,北防钦三市数量很少,只有北海集琦方舟基因药业有限公司、北海银河股份有限公司两个。
在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柳州市和北防钦三市几乎都是一片空白,只有北海拥有两个,一个是广西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另外一个是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广西红树林保护重点实验室。广西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于南宁、桂林两市,究其原因两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区内最多,实力最强,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以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柳州市今后应加强与这些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同时也要着手帮助本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重点实验室,以吸引和培养大批面向为本市服务的科技人才。
在全区的68个(截止2008年底)国家、区级工程技术中心中,柳州有12个,南宁市有23个,北海市有5个,防钦两市没有。柳州市的工程技术中心数量比南宁少,且分布于强优企业,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极少,而南宁的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研究领域突出广西、本地的特色,自身管理灵活,这是柳州市所欠缺的。北海市的工程技术中心突出了本地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为主的产业特色。综上状况,柳州市应加快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步伐,除了围绕三大支柱产业外,还要加强其它优势支柱产业如化工、制糖、建材、造纸、日化以及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制药等的建设,另外还要努力争取获得国家级的工程技术中心。
人才小高地建设,也成为各地各部门吸引急需紧缺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力抓手。从2004年建立首批13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以来,到2008年底,广西已建立21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吸引了一千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前来服务和工作,在集聚人才、提高科研水平、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效应凸显。在人才小高地建设中,首先实行“八个一工程”的管理办法:即“明确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划,成立一个机构、设立一项专项资金,建立一个人才库,落实一批项目,出台一个管理措施,实行一套考核体系”。目标在于建设指标量化,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全区各小高地按照这一要求认真落实,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此后,又对人才小高地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即按照项目管理的办法,通过订立工程发包协议的方式,明确人才小高地载体建设业主地位、明确载体内部各实施部门,载体单位的主管部门和所在地政府、自治区人才小高地管理部门的角色和责任。建立健全人才小高地建设的各项指标、建设质量体系和考核办法,从而将人才小高地建设纳入科学的项目管理渠道。
柳州市(截止2008年底)共有4个自治区级(广西工程机械制造人才小高地、广西汽车产业人才小高地、广西钢铁产业人才小高地、广西预应力工程技术人才小高地)、7个市级人才小高地,累计引进人才3600多人,开展或拟开展科研项目600多项。南宁市(含区直)已有11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10个市级人才小高地,引进和开展的科研项目更多。该市出台建设市级人才小高地的意见,每年拿出500万元支持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单位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工作,在项目规划、土地使用、财税以及急需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该市高新区的软件园人才小高地还出资建立专家公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住房。如今,南宁市已有2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10个市级人才小高地;2006年以来开展科研项目达299项,其中国家级53项、省部级116项,为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显著的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北防钦三市目前还是处于零的状况。
以上对柳州市和北部湾各市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才小高地等高端研发机构设置数量的比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市对科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情况。总体而言,柳州和南宁两市各有优势,后者略好于前者,同时北防钦三市水平要大大落后于两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和自治区提出打造的“14+4”千亿元产业战略实施,一些重大产业即将布局于北防钦三市,石化、冶金、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及核电等北部湾的优势产业势必会积聚大批科技人才,一些高端研发机构也将随之建立(像已建立的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柳州市的科技人力资源虽然不至于大量向这些地方流动,但是这些地方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有可能后来居上,所以如果柳州市不加快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不但科技实力会受到影响,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冲击。
参考文献:
[1]广西科技厅.
[2]广西统计局.
[3]张岩松.现代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1日.
基金项目:系2009年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软科学计划项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柳州市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影响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欧阳娟,编号:2009060302。
作者简介:胡慕贤(1981-),女,广东开平市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黄海峰(1978-),男,广西柳州市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