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录等
摘要:大型装备及其配套成品随着战术技术指标的提升,其价格也不断攀升,使使用方采购的经费压力也越来越大,进而暴露出当前装备价格管理模式的弊端。为此,深化大型装备配套成品目标价格管理工作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必须尽快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强化监督,以适应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装备建设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配套成品 目标价格管理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大型装备建设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各种新式大型装备已陆续列装。大型装备及其配套成品随着战术技术指标的提升,其价格也不断攀升,使用方采购的经费压力也越来越大,进而暴露出当前装备价格管理模式的弊端。当前的装备价格管理仍然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台的《XX价格管理办法》为依据,该模式是基于计划经济形成的,已经不适应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装备建设的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装备目标价格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就装备目标价格管理、现行装备价格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目标价格管理模式、大型装备配套成品目标价格管理的具体实施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 装备目标价格管理
装备目标价格管理是装备研制生产管理部门,为加强装备研制生产过程管理,提高使用方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益,依据装备研制生产现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使用方经济资源供给等相关条件,在科学合理测算未来装备研制生产可能发生成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需求做出的装备研制生产成本预期。
3 现行装备价格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经过笔者多年从事配套成品审价前期准备工作及价格审核工作,发现现行装备价格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弊端:
3.1 装备承制单位成本管理水平不高
在当前我国装备建设发展现实条件下,装备研制生产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管理,老装备的生产数量和交付进度基本由使用方调节和控制,缺乏市场弹性;新型装备的研制生产还有赖于政府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投入,装备承制单位在研制生产成本控制上缺乏压力,没有主动降低成本的动力,实际表现为装备承制单位成本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3.2 使用方与企业双方对成本管理的目的、手段及范围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
企业方面一直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事情,甚至重点只放在了生产过程,而忽略了直接决定最终价格的研制阶段成本控制。在研制阶段,由于没有成本控制手段,设计人员没有成本压力,器件选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情况:
①不计成本的选用技术指标远高于实际应用所需指标;②充分调研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选用器件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③在不良利益驱使下,个别人员不顾市场价格,执意采用高成本的器件。
研制阶段价格失控,会导致以上这些乃至更多的其他方面不良现象发生,会导致最终成本失真、虚高。目前,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仅限于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是节约,不能在研制阶段,保证技战指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3.3 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装备承制企业仍然属于垄断行业,而国家对其监管力度很弱,装备承制企业在研制阶段对材料、元器件、定额工时等方面成本基本得不到有效控制,也不需要刻意控制,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企业可最终将成本转嫁给国家。
3.4 不良利益导致成本混乱
很多企业管理者为了提高经营业绩,以及人为提高利润等不良利益的驱动,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成本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客观成本。
4 目标价格管理模式的优势
4.1 提高采购计划执行性,降低或规避风险
装备目标价格管理是强化装备建设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详实可行的装备目标价格,为加强装备采购工作的科学化、正规化提供了依据。建立装备目标价格可以明确和细化使用方装备采购计划,增强装备采购规划、计划的可执行性,降低和规避装备采购风险,促进装备建设良性发展。
4.2 增强装备承制单位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力
督促承制单位建立装备目标价格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促进装备承制单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成本管理水平,降低装备形成过程中的无效耗费,最大限度的提高军事经济资源的利用率。
4.3 强化装备研制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
建立装备目标价格管理制度,为装备承制单位加强装备研制生产中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同时,也为军方参与承制单位成本管理工作,监督承制单位成本管理工作效能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实施装备研制生产成本的过程监督与控制,对于及时发现和解决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的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问题,主动调整和修正装备采购计划,指导装备研制生产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大型武器装备配套成品目标价格管理的具体实施
大型装备配套成品目标价格管理工作主要由使用方和工业部门两个方面着手。使用方面从上到下依次为:装备部价格管理部门、装备代表局和装备代表室。工业部门主要有:主机厂所和配套成品承制单位。针对配套成品目标价格管理具体实施,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如下:
5.1 装备价格管理部门
①逐步加强理论指导,制定相关法规、标准,为目标价格管理的实施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为各级开展目标价格管理工作提供行为规范;②在研制阶段,针对大型武器装备配套成品组织目标价格测算;③依据现行法规政策,结合目标价格,开展实际价格审核。
5.2 装备代表局
①落实装备部价格管理部门下达的目标价格测算及实际价格审核任务;②检查、指导代表室做好目标价格管理基础工作;③抓好岗位练兵、业务学习、理论研究和人员带教工作。
5.3 装备代表室
①依据上级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配套成品目标价格管理程序,并严格执行;②督促、帮助配套成品承制单位建立并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并逐步完善成本控制法规、程序;③配套成品研制方案论证阶段介入成本论证,对配套成品目标价格进行初步测算;④在工程研制阶段掌握配套成品生产定点是否科学合理;关键材料、器件的选择是否符合价廉,是否便于供货和利于协作的要求;研制进度的安排是否符合紧凑性、紧密型和协调性的要求;试制试验任务人工是否合理,技术改进、设备和技术改造是否客观必要;研制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实际等诸多方面影响成本的因素,控制配套成品的成本;⑤加强配套成品成本资料的调研和日常积累,并适时检查监督,及时上报配套成品目标价格及浮动情况;⑥认真开展审价前期准备工作,为实际价格审核工作夯实基础;⑦督促配套成品承制单位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积极配合上级价格管理机关,对比配套成品目标价格,完成实际价格审核工作。endprint
5.4 主机厂所
①本着为装备部门、使用方经济效益负责的态度,主机厂所应建立目标价格管理机构,组建目标价格管理队伍,在管理控制总体技术的同时,加强配套成品目标价格管理,定期定节点对配套成品目标价格进行测算;②完善竞争机制,在配套成品满足技战指标、供货周期的前提下,选择目标价格比较优廉的承制单位,作为其大型武器装备的配套成品供应商。
5.5 配套成品承制单位
①建立成本控制体系。配套成品承制单位应建立由业务主管领导总体负责,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管理,有关部门设立价格助理具体抓落实的三位一体的成本控制体系。覆盖研制生产全过程,开展配套成品成本控制;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适应当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承制单位自身情况的成本控制法规标准,规范成本控制;③确立承制单位成本控制体系的主体地位,强化监督。承制单位是配套成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必然是成本的主体,其管理的重心应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尤其是应改事后核算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
6 装备代表室开展目标价格管理工作的初步尝试
6.1 针对某型装备配套成品,督促、帮助分管的某研究所初步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①建立组织机构。该所成本控制体系由常务副所长及总会计师总体负责,综合计划部、财务部门主抓具体管理工作,各研究部、生产部门及物资公司等部门具体抓落实。②相关制度。在我室的帮助下,该所为目标价格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运行,分别制定了如下规章制度:《某研究所产品(项目)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作为成本控制的规范性文件;《外协(外包)项目管理规定》用以控制项目外包产生的费用。其他还包括《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办法(暂行)》、《某研究所合同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规定(暂行)》、《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管理办法》、《某研究所车辆管理办法》、《某研究所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暂行)》、《某研究所招标监督管理规定》、《某研究所采购业务检查监督规定(试行)》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各种《控制程序》和《管理规定》。
③具体措施。供应商选择:在某型装备配套成品原理样机阶段,各专业部负责调研为该产品配套的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电源模块、光学组件等元器件的供货商,对每种器件的供应商进行多家对比,引入竞争机制,挑选满足技术指标、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报综合计划部、财务部,综合计划部、财务部通过同行业同领域进行咨询对比等方式强化审批,同时将对比结果告知装备代表室,征求装备代表室意见后,选用满足技术指标且价格合理的供应商进行采购。④生产流程监控。针对年度质量体系内审、装备部门二方审核、新时代审核、装备代表室对质量管理体系日常监督等工作提出的问题进行流程优化;对员工和各部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组织讨论,并优化流程。
6.2 针对某型装备配套成品目标价格管理工作,装备代表室采取的措施
①严格落实装备代表局《转发装备部门的〈XX装备使用进口电子元器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尽量采用国产器件代替进口器件,控制进口电子元器件所占比例,降低器件成本。②制定年度计划,每年抽查重点供应商情况,并在现场调研过程中,测算器件成本与实际采购价格的差距。③引入竞争机制,组织人力调查重点器件相关行业发展趋势,调研多家同类器件供应商,并督促该所引入多家,在竞争机制下进行采购。④制定《装备配套产品研制阶段质量监督办法》,加强外购、外协(外包)等合格供应商的审批,有效控制研制阶段产品成本。⑤加强在某型装备配套成品器件供应商名录管理,动态控制初期成本。⑥加强在某型装备配套成品器件采购合同管理,通过合同评审、审批,加强目标价格管理。
7 结束语
随着各装备承制单位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特别是改事后核算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使设备产品的成本价格更趋合理,以适应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装备建设的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严德俊.我国装备价格形成机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刘艳琼.基于影响图理论的武器装备研制项目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刘军.武器装备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作者简介:郭宝录(1981-),男,辽宁义县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装备价格审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