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红
摘 要:汉语被动句式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到近代汉语中,“被”字句逐渐平趋于成熟和稳定,并发展成为现代汉语被动句式的主要形式。试图就汉语史上被动句式的演变作一简要概述,并着重探讨“被”字句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被动句式;“被”字句;使动句
一、汉代以前被动句式概述
汉语的被动句式有相当一部分只是概念上表示被动而并没有结构特点,如,鲁酒薄而邯郸围;谏行言听;我的自行车需要修了等。真正有结构特点的被动句式大约是春秋以后才出现的。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一书中曾对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作过概括的描写。先秦的被动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于”字句、“为”字句和“见”字句。被动式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为……所”式;第二种是“被”字句。如:(1)吾悔不听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史记·淮阴侯列传》)(2)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3)范雎为须贾所谗。(《论衡·变动篇》)
二、近代汉语被动句式
在近代汉语中,“被”字句是最主要的被动形式之一;除了“被”字外,还有“吃”“乞”“着”“做”“把”“拔”“教”“叫”“得”“给”“与”等字也可以表示被动,如:(1)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十一)(2)全忠被克用抟倒。(《五代史平话》唐史)(3)关兴、张苞纵马冲突,被乱箭射回。(《三国演义》第八十回),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一系列表示被动的词,到了现代汉语里,绝大部分已经不常用了;或者只是在口语和某些方言区里还在被使用。只有“被”字却成了最强势的被动结构的标志。
要探讨这一问题,就得从“被”字本身的语义演变说起。
三、“被”字句的演变
“被”字最早是名词,本义是:“(睡觉时的)覆盖物。”《说文》:“被,寝衣,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被”字用为动词,意为
“覆盖”。
例如:(1)天被尔禄。(《诗经·大雅·既醉》)(2)夫子被之矣。(《国语·周语下》)
大约在战中后期,“被”字经历了一次语义演变,从一个意为“覆盖”的行为动词变成意为“遭受(痛苦)”的心理动词。
例如: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韩非子·奸劫弑臣》)这一用法一直延用到汉代。
例如:(1)世之有饥穰、天之得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
贮疏》)(2)地小人众,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
王力先生指出:汉语的被动句式往往带有表示痛苦、不幸或不愉快等感情色彩,这一看法是符合汉语实际的,在学术界已经成为定论。而正是由于“被”字本身就具有表示“遭受(痛苦等)”的含义,这与汉语被动句的语义是有相通之处的,所以“被”字才作为被动的标志被固定下来。“五四”以后,汉语受西洋语法的影响,被动式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被动式不一定限于表示感谢不幸或不愉快的事。
例如:(1)二十来岁,他已经很高大,虽然肢体没有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他已经像个成人了。(老舍《骆驼祥子》)(2)金桂被村里选成劳动英雄,又选成妇联主席,李成又被上级提升到区上工作了。(赵树理《传家宝》)
一般来说,这种语法结构只出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的被动式的基本作用仍然是表示不幸和不愉快的事,并且可以用“被”字以外的其他词来表示。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果留心汉语的被动句式,我们就会发现它的使用并不像英语一样频繁,且其范围相对而言也小得多。汉语的被动式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点,从古到今经历了相当复杂的的演变,发展成今天以“被”字句为主流的句式。从历史文献到各地方言和现代汉语话的语言,汉语的被动句主流基本上是表示痛苦、不幸或不愉快的事,例外情况是次要的。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汉语当然也接受外语语法的影响,尤其是英语,对汉语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正如王力先生所说的:“历史因素还是占主要地位,几千年来的语言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过来的。”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4]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5]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二中)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