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燕
浅谈城市空巢家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吴春燕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数学教师
●教育的魅力在于它是和可爱的孩子们心与心的交互,让人时刻能享受到那一份纯真的美好!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学习的乐趣比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更重要。
●作为教师一定要热爱读书,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服。
●自身素养的锤炼决定了你会带给学生怎样的影响,“身教”很多时候比“言传”更有效。
吴春燕老师于1995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年分配至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任教至今。吴老师在工作中始终把“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情境教学法,课堂上注重创设激励性、研究性、创造性的教学情境,立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做到师生互动、以学促教。
吴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年,年级教导主任五年。在德育工作中,遵循“尊重、理解、信任”的工作原则,注重和学生在思想上交流,感情上沟通,注意调动班内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生间形成了和谐的教育氛围,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信任。2013年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第三期学员。她是和平区领军人才培养人,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和平区学科首席教师、和平区先进个人标兵、和平区第三批骨干教师标兵、和平区师德先进个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被区政府命名为“和平区第四届技术创新明星个人——教学标兵”。
(本刊记者韩大勇,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党总支书记齐重)
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线主要工作者,在面对空巢家庭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时,如何有针对性且更有效地做好这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面对空巢家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班主任在教育上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用心关爱,理解信任,正确引导,严格要求。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当学生在家庭中不能得到完整的爱时,他们更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因此,对这些学生,教师首先要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缺失的爱,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更多的温暖。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发动全体学生帮助和关心他们,让他们结成学习对子,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为了能及时地发现这些孩子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孤独、融入集体,我在班集体组建之初,就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让他们自己介绍自己,展示自己的优点,随时记录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点滴感受,定期在班内进行交流。我也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地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用平等和真诚去感染他们,使他们有被重视和被关爱的感觉,用真挚的爱搭建起师生间和谐交流的平台。
正是在师生情、生生情的双重呵护下,空巢家庭学生不再孤独消沉,而是敞开心扉,努力地学习,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
空巢家庭学生都有自卑的心理特点,他们往往更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和信任,作为班主任更要充分地运用这一点,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发挥优势,让他们感受成功。
班内有一个女孩子,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用自己有限的薪水抚养她,家庭生活十分艰苦,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在各个方面她都觉得没有面子,于是她不再愿意和同学在一起,因为越来越缺少交流,造成了她胆小怯懦的性格,这些反映到学习上,她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敢提问,所以成绩十分不理想,这就更让她觉得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来,渐渐地,她开始远离集体。我在接班初期,和她谈了几次话,多次鼓励她,还将她的同桌换成班里一个开朗热情的女孩,希望能够带动她,然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收效不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她的《成长记录》上看到一幅画技超群的动漫人物画,向她询问得知是她照着同学的动漫书自己画的,我想我应该是找到了帮助她的切入点。
很快,我在班里宣布将她任命为宣传干事,负责策划班内板报和墙报,并要求班内的宣传委员给予配合。听到这个决定,她和同学们一样充满了疑惑。下课后,她急急忙忙地找到我低着头说,她能力不行,做不好这个工作。我并没有对她解释什么,只是打开她的成长记录,指着那幅画,对她认真而诚恳地说:“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得非常出色!”她抬起头,看着我,虽然仍旧不很自信,但是那眼中分明已经多了些希望。
在随后的一周中,她每天都很忙碌,下课和午休时,都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在黑板上、墙报纸上写着、画着。在周末的时候,她还把即将完成的板报纸拿回家里用心地充实细化。终于,周一早晨,每个进入我们班的同学都看到了贴在墙上的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墙报,大家都由衷地对她给予赞美。我也在当天的班会上表扬了她,并且让她到前面来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同学们更是热烈鼓掌祝贺。这时候,我看到她眼中的光芒重新闪亮起来,那久违的开心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
作为班主任,如果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道德情感教育,是无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的。空巢家庭学生由于一直所处的环境,经历了太多的忽略、抛弃,缺少爱的情感沐浴,他们在道德情感天平上往往是失衡的,更多的是冷漠,没有责任感,甚至于怨恨、仇视。所以如果想真正有效地做好空巢家庭学生的教育,就必须利用一切契机,正确引导,让他们去感受爱,感受责任,教他们去爱和感恩,摆正他们小小心灵中的情感天平。
为此,我策划召开了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开展之前,我给全班学生留了一个作业,利用“五一”三天的假期,在家里认真仔细地观察父母亲为你、为家庭所做的各种事情,体会家长对孩子的爱与付出,然后用心给父母写一封信,内容不限,但是要写出最想和父母说的话。假期回来,学生们的信都交了上来,我在认真阅读之后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篇,安排作者在班会时发言。那几个学生有的家庭生活很艰苦,没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却并没有因此埋怨父母,而是看到了家长的辛苦,懂事地分担着家庭的负担;有的学生在父母的宠爱下生活,却不知道感恩,在家里任性,一次次让家长为自己操心。家长们也纷纷上来发言,诉说着对孩子的爱和期望,诉说着听到孩子们心声的感动,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流下了眼泪,班会的作用得以彰显。
诚然,空巢家庭学生是最需要教师用爱去感染关心他们的,但是关爱不等于放任,这些学生在自身的行为规范上大多有问题,在思想上也多有偏差,而且往往自我约束能力很差,这些都将制约他们的健康成长,也会让教师的教育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如果仅仅是给予空巢家庭学生以无限的关爱,而放松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日常行为的引导和规范,那么就很难让他们真正走出空巢家庭的不利影响、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在理解信任、关心爱护空巢家庭学生的同时,严格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引导他们的言行,摆正他们的思想,必要的时候,要直接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平等,让他们向往美好、严谨、积极、健康的思想境界,并要求他们主动去改正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缺点,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全面人才。
成长阶段的学生是最具可塑性的,只要教师用心关爱,严格要求,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空间。
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问题的增加势必将引发更多的教育课题,对于城市空巢家庭学生的研究应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在这里,我仅仅是结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出来,希望能对这个课题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城市空巢家庭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和社会、家庭共同努力,并持之以恒地思考、总结、实践的过程。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空巢家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推荐的书
◎《教师的20项修炼》,郭元祥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林华民著,朝华出版社
◎《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