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册封舟

2014-05-09 03:47
中国船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战船朝贡琉球

本刊记者 曹 凛

古琉球国奉明清朝为中央王朝,国王一直由明清两朝的皇帝派特使前往琉球国任命。清廷建造以及征用远洋战船和民船改装的册封舟,临行前都要通过朝廷委派的使官查验船况。

琉球朝贡船的查验

古琉球即今日的冲绳岛。古琉球国几乎一两年就要来觐见中国皇帝一次,如清朝顺治帝颁布《敕琉球诏》,规定琉球每两年来中国进贡一次,每次来中国的人数不能超过150人。当时琉球国的官方文字是汉字,交流语言是带口音的“福州的官话”。明末清初,古琉球国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东北、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号称是“万国津梁”,但造船业并不发达,中国政府对此给予了大量帮助,明廷曾多批次大批量地赐赠琉球国海船。台湾开明书店1975年版吴幅员翻译的琉球史书《琉球历代宝案选录》(以下简称《宝案》)记载,明初赐给琉球的海船“数有三十三号船”。《明宪宗实录》记载:琉球国中山王1484年奏请明廷使用的中国海船已多损坏,还剩三只,请求中国再赠几只:“琉球国中山王尚真奏:永乐年间所赐船破坏已尽,今止存其三”。可见琉球海船的船型深受中国的影响。琉球朝贡船也不例外,但多为乘坐六七十名乘客的中型远洋船。

琉球来中国的朝贡船,一般都停靠到福州指定港口,“经福防同知查验”(台湾开明书店1975年版吴幅员编撰《琉球历代宝案选录》(以下简称《宝案》)P324)。如珍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内阁礼科史书》第八册记载:顺治十年(1653年)“当年五月底,(琉球国使者)马宗毅等驾船抵达福建。福州府海防通知蔡永华立即将情况报告福建都司郭大恩,郭会同署理布政使司事务王显祚、巡海道吴建衡“随依旧例,查验符文执照,将船接引河口厂湾泊”,中国官员将船只大小、载重量多少、船上人员数量、防船军器、贡品等进行清点和检查核实后,记录在清单上,与来文执照一起上报朝廷。同时将朝贡船驶进船厂,进行船况检查。

琉球朝贡船代表了当时其岛国最先进的船舶技术水平,但质量比不上福州当地普遍使用的福船,因此需要福州官方船厂技术人员的检查,对其船体、风帆和桅舵等进行维修和更换,以确保其能安全返航。

清时期册封琉球的“册封舟”

清代许多琉球朝贡船和奉公差之官船漂流到台湾,台湾当地府县的官员须“亲赴查看”,派船匠维修,同时派员报告福建官员,与前来接应的福建官员将贡船护送到福州,保证他们进京朝贡。

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月,琉球贡船漂台后,台湾县丞魏尧年,署守备陈一凯等当地官员,对损坏贡船船体和船用设备进行了查看,然后拨款“将头号贡船风帆修理,添雇熟练舵工二名,帮驾内渡”至福建厦门,再转至福州柔远驿(《宝案》P193)。

嘉庆十五年,琉球国那霸岛官员李喜清等的朝贡船,遇风暴漂流到台湾鸡笼岛,船只损坏,经澳甲等救护上岸,当地衙门官员“将难夷破船同小杉板”救起,检查贡船受损情况后修补,“交给难夷李喜清等承领”(《宝案》P319)。嘉庆十八年(1813年),琉球国那霸府乐永仪等船只“在洋遭风,桅舵损坏,漂流,二十二日漂至台湾府芝葩里海边,船身将散,”该处澳甲送经淡水同知那里安顿抚恤,检查船体和船用设备受损情况,“亲赴查看”,然后令当地船匠“修换桅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中华书局1994年5月版,P248)。

据日本赤岭诚纪《大航海时代的琉球》一书记载:清时漂台的琉球船只多发生在4到10月间。这些漂台难船有35起事件属于奉公差之船,多为来中国进贡的朝贡船,还有往来各岛催运米租的官船。

早在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就颁布法令:“嗣后如有似此被风漂泊之人船,着该督抚率有司加意抚恤,动用存公银两赏给衣粮,修理舟楫,……将此永著为例”(《宝案》P247)。清朝台湾所在县厅官员,就是根据这项法规,一面具文上报,一面检查琉球朝贡船的受损情况,动用公项修理受损贡船,安抚琉球朝贡官员。清《钦定礼部则例》也规定:“琉球、越南等国商民遭风漂至各省,各该地方官动用存公银两,……修理舟楫”,并“由该督抚年终汇题。”

琉球朝贡船来中国后,清廷一般要回赏大量财物。如果朝贡船一次装载不下,还要有琉球的接贡船来中国,将赏赐物品运回。琉球接贡船到福建,当地中国官员要将情况报告给布政司,并奉闽浙东都部院批准,将接贡船吊进内港,由海防同知与福州城守副将等一起上船检查船况,查验船用设备和防护武器、人员情况后,允许其进行接贡活动。如接贡船破损,还要经查验核实后,动用公项备料修船。

“阅视”新建和军用的册封舟

清代册封舟共八次前往琉球册封世袭王子。清廷两次专门建造新册封舟,费时一年多,耗资巨大;六次用的是军船和商船。琉球称呼中国册封舟为“冠船”,中国册封舟每次出行多为一艘或两艘,每次人员为350 ~700名官兵和船夫,一般在五百人左右。其船巨大,礼部的册使官由皇帝任命。册使和随行官员,由京城前往福建,督造、挑选并验视册封舟。期间的船只修补备用材料和设备器械等,也要进行长期准备和严格审察。

册封使者督造册封舟时,船只铺龙骨、竖桅杆、治缆绳、出船坞……,每到一个建造重要节点,册封使者和当地大小官员都要前往船厂,举行拜神仪式。册封舟事关国际形象,要具备优良的远洋能力和安全水准。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

1663年,册封使官张学礼到船厂查看新造船只建造情况:册封舟长18丈,高3层,“船底设龙骨”,有头桅及大桅,还有一些小的船桅,以及船用武器和船舵等,是一千五百料以上的大福船,船型与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主力座船和战船相同,一般配有3桅6帆和橹等,也有的是5桅10帆:“(康熙)二年四月抵闽,督抚设席于南台,阅视船只。其船形如梭子,上下三层。阔二丈二尺,长十八丈,高二丈三尺。桅舱左右二门,中官厅,次房舱,后立天妃堂,船尾设战台。桅杆众木凑合,高十八丈,俱用铁裹。杆头有斗,可容数人观风 望。船内有水井二口,设官司启闭,不妄用涓滴。船底用石铺压。上层列中炮十六门,中层列大炮八位。是日,设祭,封桅炮讫。……因购得铁力木舵,随往泊所视之”。出发时,“督、抚、藩、皋出饯于南台”,“以光使臣,昭国体也”(张学礼《使琉球记》)。

1683年,清廷开始征用战船作为册封舟。战船为水师军中的2只。清朝周煌《琉球国志略》卷五《海》记载,康熙二十二年,清廷派使官汪楫去水师营中挑选册封舟。汪楫选中了2艘大型鸟船作为册封舟。2船分别是“烽火营鸟船一,长十二丈三尺,宽二丈五尺;闽安中营鸟船一,长十二丈二尺,宽二丈六尺五寸。”当时要求的是选尺度为长15丈、宽2.6丈的2艘鸟船,“移文闽督,选二鸟船:(要求)长十五丈,宽二丈六尺。”但经汪楫的选拔与仔细查勘,选中的还是尺度稍小但船体更为坚固的战船。事后也证明他选择的正确。

烽火营水师成立于1680年,由闽安右营改编而来,有战船13艘。驻扎在三沙海口、秦屿和霞浦外海一带。1802年,增设水师左营,加增战船10艘,大小炮260座,以加强三沙海口一带的战备。闽安中营非正式水师编制,但也有大批战船守备闽安中部边疆和周围沿海。

汪楫查勘的这两艘尺度稍小的册封舟,据周煌记载是鸟船。鸟船是浙江沿海一带的海船,明清时期与沙船、福船和广船并称中国四大名船,船头如鸟嘴而得名,船首两舷涂刻龙目,上画绿眉,所以鸟船又称“绿眉毛”。鸟船多为中小船型,2至3桅,可容纳水手和士兵四五十人,“鸟船、快船,能狎风涛,便于哨探,或捞首级”。但据清初陈良弼的《水师辑要》一书记载,清初水师建造了大量外海战船用于平定台湾,其船型依载重量大小分类:依次为鸟船、赶缯船和水 船等主力战船。大型鸟船1684年以前普遍装备于福建水师。平定台湾后,施琅奏请将大型鸟船改拆为赶缯战船。因此,笔者认为,1683年汪楫查看并挑选鸟船作为册封舟,是真实可信的事件。

汪楫为天津六县造驳粮船百艘写过长诗《驳粮船》,还常被派调随大漕船队运粮,对船型方面有专业水准的认识。《水师辑要·各船式说》记载:大型鸟船多宽约3丈,船长12丈,龙骨长9丈以上,舱多底平,因安置大量火炮,又称炮船。清代法律集《皇朝正典类纂》卷三百六十四《兵》42《船政》也记述了清朝前期“战船每船长十一丈至一丈九尺,阔二丈三尺五寸至九尺六寸。”可见最大的战船是鸟船,而当时的赶缯海战船不过“八丈三尺”至四丈。

汪楫选中2艘鸟船后,驾到福州官船厂,对其船体再次仔细检查,然后针对性进行改造:使之首尾高耸,看起来高大宏伟;两侧刻上“水蛇”,即规定的吃水线,以防超载;两舷安装4尺宽的遮浪板(勒肚),以防大浪入舱;检查船壳的坚固度,单层处要改装为双重板结构,按照明末册封舟的质量标准,每重板厚三寸五分,船板间用一尺长的特用大铁钉固定;查看龙骨的质量,确保船只有很高的纵向强度。

汪楫的《册封疏钞》记载:汪楫的册封舟后来不幸遇到台风,“大桅、铁箍断十三,顶绳断,金栓裂尺余”,因船身坚固,船壳“不致决裂”。册封船安然通过我国钓鱼岛,“取钓鱼台北边过”,进入琉球国境内的姑米山,之后圆满完成了对琉球国新国王的册封仪式,并顺利返航回国。

对征用民船的检查

1719年,清廷任命年轻的徐葆光为敕封琉球国王的副使,派往福建查验册封舟质量。徐葆光,1712年,考上进士第三名,由于才华出众,品格高雅,康熙帝十分看重他。他撰写的《中山传信录》六卷,记述了他前往宁波查看船质的过程。

《中山传信录》卷一《封舟》记载:康熙五十八年,闽浙总督在宁波挑选了两艘民间大商舶作为册封舟,二船“取自浙江宁波府属,皆民间商舶”。徐葆光前往宁波府,查看了一号船——使臣座船的座舱、底舱、水舱、工作舱、船用军器等的设计结构和相关质量。

“前后四舱,每舱上下三层。下一层填压载巨石,安顿什物。中一层使臣居之。两旁名曰麻力,截为两层,左右八间,以居从役。舱口梯两折始下,舱中宽六尺许,可横一床,高八九尺,上穴舱面为天窗口,方三尺许,以通明,雨即掩之,昼黑如夜。舱面空其右,以行船。左边置炉灶数具。板阁跨舷外一二尺许,前后圈篷作小屋一二所,日番居以避舱中暑热。水舱水柜设人主之,置签给水,人日一瓯。船尾虚梢为将台,立旗纛,设藤牌,弓箭、兵役、吹手居其上。将台下为神堂,供天妃诸水神。下为柁楼,楼前小舱布针罗,伙长、柁工及接封使臣、主针者,居之。船两旁大小炮门十二,分列左右,军器称是。席篷布篷九道,舱面横大木三道,设轴转缭以上下之。”

徐葆光对一号册封舟的船体、舵、橹、桅帆、船 等数据资料进行了核定与勘查。其中一号船船体总长为10丈,“闽督预取宁波商舶二号备用:(一号船)船长十丈、宽二丈八尺、深一丈五尺”。船舵为“西洋造法,名夹板柁,不用勒肚,以铁力木为之。名曰盐柁,渍海水中愈坚。”船橹“二支,长四丈,宽二尺三寸。”大桅桅杆“长九丈二尺,围九尺”;主席篷“长五丈三尺,宽五丈二尺。辘轳索三条,长三十五托,围一尺二寸。”顶篷“以布为之,长五丈四尺,宽五丈。惟官舶始用之,商船不得用。”篷裙“以布为之,长六尺,宽一丈五尺。” 卷一《封舟》还记录了头桅与篷帆的尺寸;头楫布篷和尾送布篷的长宽尺寸。船只大 “二具,长二丈七尺,宽八尺”;小 “二具,长二丈四尺,宽七尺”;形制“形如‘个'字,以铁力木为之。” 索“棕索二条,长一百托,围一尺五寸。”

二号册封舟专载随行之官兵。徐葆光核定与勘查二号册封舟的船体、舵、橹、桅帆、船 等的结构、规格质量:船体长十一丈八尺,宽二丈五尺,舱深一丈二尺,舱数23个,船舱长三丈四尺,舱宽七尺。船舵同鸟船之舵。勒肚二条,长十五丈,从尾左右夹水兜至船头;大桅与篷帆的桅杆长八丈五尺,围八尺五寸,主 篷长五丈七尺,围八尺五寸;顶碰(头巾顶)长五丈,宽四丈八尺;篷裙长六尺,宽一丈六尺;头桅与篷帆的桅杆长六丈五尺,围六尺;主 篷长五丈七尺,宽五丈六尺;头幞以布为之,长四丈八尺,宽三丈二尺。插花裤以布为之,长五丈,宽一丈三尺;头缉布篷长四丈,宽二丈四尺。尾送布篷长三丈六尺,宽二丈五尺;船大小共三具;船橹四支,长四丈,宽二尺二寸;淡水水舱二,水柜四,水桶十二,水六百石。

船上有舵手、 工、帆工、押工、头阡、二阡、总哺等水手数十名。其中正副值库负责大帆插花、天妃大神旗,又主装载和检查。押工主修杠具及行船时大桅千斤坠。

由于安全监察水平高,分工明确,船体和各种设备都查勘到位,船只顺利到达琉球,很好体现了大国风采,在那里呆了八个月后安全返航回国。

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四月,督臣喀尔吉善、抚臣钟音到达福州,挑选并查看了两艘当地商船作册封舟。周煌《琉球国志略》卷五《海》:“选备福州民船二座充用(册封舟):船长十一丈五尺,宽二丈七尺五寸,深一丈四尺,加上栅六尺。前九舱、中八舱、后七舱,水柜二、水桶二、共受水六百二十石。”船舶检查、改装完毕后,喀尔吉善等六月从南台江出发,三天后到达琉球那霸岛。十一月返航,十月月初“泊定海”。

嘉庆年间,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宗人府主事李鼎元,被清廷任命为册封疏球副史,赐正一品麟蟒服,出使琉球。1798年,他到福州后,挑选并查勘了两艘当地民间商船作为册封舟,船体比以往十几丈的几乎要小一半,只有七丈长,且一号船有龙骨,二号船无龙骨。据李鼎元的六卷《使琉球记》一书记载:一号船有三桅“前后共一桅,长六丈有奇,围三尺;中舱前一桅,长十丈有奇,围六尺,以番木为之。”有24舱“舱底贮石,曰压钞,载货十一万斤有奇”。木 三个。船上设大横木二道,此即绞关木,用以升降帆、舵和移动炮位。“舱面为战台。尾楼为将台,立帜列藤牌,为使臣厅事;下即柁楼。柁前有小舱,高可六尺,为使臣会食地。左右分居,居复分两层,名曰麻力。”水舱有4井,每井贮饮用水二百石,有专人管理,每船装备5门大炮。

李鼎元等封使于嘉庆五年(1800年)出发到达琉球,收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很好完成了册封使命。1879年,琉球国被划为日本管辖范围之内,改为日本冲绳县。从此琉球国臣服中国明清两朝五百多年的历史被改写。

猜你喜欢
战船朝贡琉球
那些“雷人”的战船
辽属女真与北宋的朝贡隶属关系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明代的女真朝贡政策与辽东马市变迁
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陈友谅究竟是“蛋”还是“鸡”
悲愤琉球
宋代西南少数民族朝贡初步制度化的几个问题
破译《琉球国书》碑
埃及艳后的末路之战
——亚克兴角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