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的组织功能与利益分配研究

2014-05-09 07:29:12任小洋申风平张玉春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物流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盟员运距货主

任小洋,申风平,张玉春(兰州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果蔬农产品配送是果蔬农产品物流中的末端环节,关系到果蔬农产品能否及时有序地到达零售终端。而目前,我国果蔬农产品配送的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单次配送量少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车辆空载率高导致配送效率低下,农用车辆进城又造成市区交通拥堵,这些问题不但阻碍了果蔬农产品的高效流通,也对城市的正常秩序造成影响。2012年,北京提出建立“农产品共同配送联盟”以解决果蔬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顽疾,虽然详细的细节尚未给出,但配送联盟作为解决果蔬农产品配送问题的途径受到各方的重视。

配送联盟是由若干个物流配送企业通过股权参与或者契约联合,结成较为稳定的集约化物流配送作业联合体,以达到共同开拓物流配送市场,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益的目的。配送联盟采用和推行的是共同配送模式。

1 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的组织功能

配送联盟是介于企业和市场间的中间性组织,可减少盟员之间的交易费用、提高联盟抵御风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横向的联盟可以优化配送企业的资源配置,统筹全局以提供更高水平的配送服务,从而提高整个联盟的竞争力,为盟员带来更高收益。

1.1 减少交易费用

中间性组织兼具市场协调机制和企业各层组织的特征,通过建立信任和惩罚机制结成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双方的交易频率和交易价格保持稳定的水平,减少了签订合约、寻找交易对象等费用。

对果蔬农产品配送而言,保证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其首要任务,故果蔬农产品配送交易量大且分散、交易频率较为固定。当配送企业单独配送时,他们必须花费时间和金钱寻找货源、与货主协商合约、讨价还价以最后确定交易细则。如结成配送联盟,则可由联盟统一进行上述程序,节省相关的交易费用。由于盟员间建立起信任关系,果蔬农产品在联盟内部调配时减少了验货的环节,节约了相关的费用,缩短了果蔬农产品配送的时间,这对于果蔬农产品这类鲜活货品的意义重大。

1.2 降低配送成本

果蔬农产品属生鲜类农产品,对配送的时效性要求很高,配送成本易受时间、天气等因素影响。特别是遇上重大节日和雨雪天气时,企业单独配送会由于供给不足和风险增加而抬高配送价格、不愿接收量小的订单,而最终造成果蔬农产品零售价格的上涨和资源分配的不均。

如果结成配送联盟开展共同配送,联盟会统筹果蔬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调度最优的仓库、车辆和路线完成任务,联盟内部的交易降低了成本对供给和风险的弹性,从而使配送成本稳定在比较低的状态。

1.3 形成协同效应

配送企业结成配送联盟能承接到更多业务,联盟统一支配各盟员手中的供需信息和资源,对订单进行合理的分配,从整体最优的动机调度联盟的资源,用相同的资源消耗完成比单独配送更多的业务量,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在某个盟员由于遭遇突发情况而不能按时配送时,联盟可临时调整配送方案,将此盟员的任务交由其他一个或几个盟员完成。这样大大降低了单独配送时延时送货的风险,保障了果蔬农产品配送的时效性,提高果蔬农产品配送企业的服务水平。

1.4 提高配送效率

本文所提的果蔬农产品配送,是指按照社区菜市场、超市、饭店等要求的品种、数量、时间,将果蔬农产品从大型批发市场配送至此类零售终端。果蔬农产品的时鲜性和需求特点决定了果蔬农产品配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频次的特点。

配送企业进行单独配送时,也可将多家货主的货物配载于一辆卡车上,但配送车辆必须沿既定路线进行配送,一辆卡车上货物所属的货主分布越为集中,配送的边际效率越高;若有一位货主远离其他货主,则造成配送的边际效率降低。在实际中,并不是所有货主都集中分布,配送企业往往要承担距离较远的货主带来的边际效率的降低。考虑到果蔬农产品配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为某一货主增长配送路线会增加车辆非满载行驶里程和在途的车辆数,同时延长了配送时间,增多了配送损毁,降低果蔬农产品的时鲜性,因此在果蔬农产品的配送中,这种边际效率的降低会更为显著。

结成配送联盟后,联盟统一整合所有盟员的供需信息,按区域划分货主所在地,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合理的配装,调动就近的盟员进行定线配送。由于果蔬农产品属刚性需求,一般情况下,配送的品种、数量、地点都很稳定,运行稳定后的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要做的只是将不同线路的配送任务分配给最优的盟员,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盟员间的协调和联盟的管理上。盟员只对近距离密集分配的货主进行配送,这些货主和路线比较固定,盟员清楚的了解自己例行的配送任务。较远单独分布的货主则由联盟根据实际情况调用特定的车辆进行配送。通过如此例行配送和特定配送结合的方式,避免了边际配送效率的降低,提高了联盟整体的配送效率。

2 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利益分配

配送联盟通过整体协调提高了配送效率,但势必造成部分盟员资源被联盟调用却增加的是其他盟员的利益,为整体利益最大化而造成货主、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也必然出现,而盟员间的团结程度会对配送联盟的运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配送联盟内部有合理的利益二次分配的方案。

Shapley值法是最常用的基本利益分配方法,国内很多学者对Shapley值法进行了改进,企图考虑更多因素使分配更为公平。但作者认为,改进Shapley值法的不足在于,Shapley值法的原理是基于盟员对联盟的贡献来分配增加的利益,这里盟员对联盟的贡献已经包括资源投资等因素的贡献,而再将这些因素的贡献加入群体加权去分配利益则会造成重复计算,反而增大了分配的不公平性。

2.1 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利益分配是组建配送联盟最关键的问题,合理地设定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从而获得盟员更大的认同能够减少盟员间的摩擦。配送企业加入配送联盟的最根本的吸引力还是利益的增加,因此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应当是盟员产生作用于配送联盟、能够影响到联盟收益的因素。

(1)盟员加入联盟时为联盟增加的资源,如车辆、仓库、客户等。这些资源使得配送联盟的规模得到扩充,有利于配送联盟进一步增加业务量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此类影响因素的时间价值明显,联盟开始的组建者、早期的加入者和后来的加入者投入的资源对联盟的边际效益和承担的风险递减。在涉及此类因素时,要充分考虑折现率并按照时间阶段予以权重。

(2)盟员在联盟运行中对联盟的贡献,如周转量等。盟员对联盟运行的贡献很难衡量,这是因为联盟对订单进行了重组和任务分配,盟员只有被动接受,不能简单的用某一个指标来衡量。可对任务按照难度进行分级,运距近运量大的任务难度系数越小,运距远运量小的任务难度系数越大;再结合周转量等因素衡量盟员对联盟的贡献。

(3)盟员由于自身原因对联盟的损害,如货损、延迟送货等情况。盟员由于自身原因没有完成任务或出现差错会对整个联盟的收益构成影响。配送联盟提高整体竞争力,必须对盟员进行监督,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于货损率、延迟送货率高于一定数值的盟员进行惩罚,减少其利益的分配。

2.2 分配方法模型

设n个配送企业组成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他们加入联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j=1、2、3,分别代表联盟的组建阶段、联盟运行初期和联盟运行稳定期。V为联盟在一个分配周期内相对组建联盟之前多出的收益。赋权可采用专家打分法,在此不再赘述。

(1)盟员增加资源的分配

盟员i在第j时间阶段加入联盟时带来的资源价值为xi1,银行利率为a(0<a< )1 。对时间阶段赋予权重r1j,j=1、2、3,则有0<r13<r12<r11,且r13+r12+r11=1。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盟员i按照资源投入因素的分配比例为:

(2)盟员任务完成的分配

盟员完成的任务按照难度系数大小分为3级,赋予权重r2j,j=1、2、3,分别代表运距小运量大、运距小运量小或运距大运量大、运距大运量小的任务类型,有0<r21<r22<r23,且r21+r22+r23=1。一个分配周期内,盟员i完成j级任务的周转量为xij2,其基于任务完成的分配比例为pi2:

(3)盟员造成损失的分配

同上对盟员延时送货的任务按照难度系数大小分为3级,赋予权重r3j,j=1、2、3,有0<r33<r32<r31,且r31+r32+r33=1。一个分配周期内,盟员i完成j级任务累计延迟时间为xij3,其基于造成损失的分配比例为pi3:

(4)综合加权的分配

对以上利益分配因素赋权,资源、任务、损失三种分配因素权重分别为rj,j=1、2、3,且有r1>0,r2>0,r3<0,r1+r2+r3=1。盟员i基于三种分配因素综合加权vi的分配为:

其中pij为盟员i分别基于资源、任务、损失三种分配要素的分配比例。

2.3 算例

假设有4家配送企业A、B、C、D为某一长期目的组成配送联盟,其中A、B是联盟最早的组建者,C在联盟建立早期加入,D在联盟运行稳定后加入。4家企业对联盟贡献的资源折现后为3万元、2万元、3万元、5万元,银行利息为3%。在最近的一个分配周期内,4家企业完成各级任务的周转量和延时送货情况如表1,相对于组建之前,联盟多出的收益为30万元。

表1 盟员任务情况表

表1中:1级任务代表运距小运量大的配送任务,2级任务代表运距小运量小或运距大运量大的配送任务,3级任务代表运距大运量小的配送任务。1~3级任务难度系数递增。

假设由专家打分法得出时间阶段权重r11=0.5,r12=0.3,r13=0.2,根据(1)式得出盟员基于资源贡献的分配比例:

假设任务难度权重r21=0.2,r22=0.3,r23=0.5,根据(2)式得出盟员基于任务完成的分配比例:

假设造成损失(即送货延时)权重r31=0.5,r32=0.3,r33=0.2,根据(3)式得出盟员基于造成损失的分配比例:

假设三种分配因素权重r1=0.5,r2=0.65,r3=-0.15,根据(4)式得出盟员基于三种因素综合加权的分配:

最终的分配结果为:A企业7.30815万元、B企业8.62485万元、C企业7.1397万元、D企业6.9273万元。

3 结论与建议

可见,A、B企业同样作为联盟的组建者,且A的出资大于B,但B凭借更多的任务分成反而获得更多利益分配;A、C出资相等,C的任务分成大于A,最终利益分配却是A略多于C,这是充分考虑到A作为联盟的组建者对联盟的巨大贡献;D加入联盟较晚,虽然出资多但任务分成较少,最终分配利益最少。

在这方面,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用具体可测的指标作为利益分配的依据,给出了高可行性的利益分配方法。考虑入盟的时间阶段和对任务进行分级,使得基于多因素的利益分配更加公平。

在目前的情况下,小型配送企业组建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应当从务实出发,在缺乏资金增加固定投资和建立共享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管理费用以用于盟员间协调和沟通;同时,着重于盟员间契约的完善和建立公平的奖惩措施以促使盟员放弃机会主义而加强合作;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应加强和大型批发市场的合作,将配送联盟的优化功能和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优势相结合,促成大型批发市场向着多功能的配送中心转型,形成多方受益的局面。

[1]黄含其,罗定波.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4):83-86.

[2]唐振龙,张永杰.物流联盟构建之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1):125-126.

[3]戴建华,薛恒新.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4(4):33-36.

[4]孙国强.网络协作环境下的利益分配理论与模型[J].管理科学,2003(6):22-25.

[5]叶飞.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新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6):44-48.

[6]张润红,罗荣桂.基于Shapley值法的共同配送利益分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1):150-153.

[7]王旭,贺美亮,林云.应用Raiffa解的共同配送成本分摊模型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8(5):19-23.

[8]姚冠新,刘玲玲.基于修正Shapley值法的配送中心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3):24-25.

[9]兰天,徐剑.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机制与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01-304.

猜你喜欢
盟员运距货主
基于数据分析的露天煤矿卡车运距计算
采矿技术(2022年4期)2022-08-17 01:02:26
“盟员之家”助力西瓜产业发展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铁道学报(2018年5期)2018-06-21 06:20:44
当二货快递小哥,遇上逗比货主
家庭百事通(2018年3期)2018-03-19 15:26:12
人民律师为人民——记福建省民盟优秀盟员、武夷山市政协委员邱芝杰
红土地(2017年2期)2017-06-22 10:23:39
当萌宠遇到二货主人
土方调配优化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四川水泥(2015年1期)2015-06-29 10:36:35
货主联盟双子座
中国船检(2015年5期)2015-05-31 08:47:52
矿山汽车运输经济合理运距研究
金属矿山(2015年7期)2015-03-26 02:05:32
民盟为芦山地震灾区提供智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