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友莲 陈玲
用获奖无数、发表作品无数来形容郑家建实不为过,因为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实际上在众多成绩与荣誉面前郑家建最兴奋的是他2001年的博士学位论著《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于10多年后又再版了。学术界称赞该书从战略上、全局上扭转了《故事新编》研究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找到新的意义、并提升出一套新的理论设想:建构中国现代小说讲学的创意。
郑家建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今年福建省两会前,我们采访了他。听他谈鲁迅、谈参政议政、谈学院管理,让人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创作的灵感。
追寻巨人的轨迹
郑家建是国内中青年鲁迅研究学者中有重要影响和突出贡献的专家之一。中国第一本鲁迅研究通史《中国鲁迅学通史》(张梦阳著)用专节近4000字介绍了郑家建对鲁迅研究的贡献,称“郑家建对《故事新编》的研究,显现出新世纪新人以新的眼光重读鲁迅作品所产生的诗学新境。”他33岁时曾先后获得“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教育部“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并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此后,郑家建一路领先奔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漫漫征途中。
怀着对鲁迅深深的景仰,他试图循着巨人的生命轨迹去感知那份沉重的爱。他说,当下许多年轻人不太喜欢鲁迅的作品,在他们眼里鲁迅充满了批判性,犀利而又孤独。
郑家建说,实际上鲁迅是个内心十分强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充满开放性和复杂性的思维使他能够敏锐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对于社会他不是一味地批判,而是在揭露黑暗和不公平时内心充满了理想和对公平的渴望;在经历种种挫折与不幸时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在记录旧社会的悲惨与困顿时总是呼唤起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他的《故乡》、《狂人日记》等作品饱含着热情、理想与宽容。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翻开郑家建赠送的几本专著,不能不惊叹其中的文学魅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文学方法论独到的系统研究。至今他每天仍保留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说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科进展的情况,才不会落伍。
33岁破格晋升教授
郑家建是个性格坦率的人,他一点不忌讳自己是农家子弟,父亲在镇食品店卖猪肉,是家中唯一有编制的人。当年父亲曾想将这个令镇上许多人都羡慕的集体编制留给他,不过郑家建选择了放弃,他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飞得更高,跑得更远。为了攻克英语难关,暑假里他每天抱着英语字典学习十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坐位下的席子,这让母亲十分心疼。
郑家建是执着的,但又是幸运的,上大学、考研、读博,做博士后,一切都很顺利。就在北京大学要留任他时,他却毅然选择回到福建师范大学报效母校。因为勤奋工作和刻苦钻研,郑家建很快脱颖而出,30岁那年就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出任文学院副院长。33岁那年他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学校当时最年轻的教授。
作为院长,郑家建注重的不仅仅是个人学术上的成就,他的责任是要为学院留下一个集体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2006年担任院长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院的管理上。2007年的一个晚上,郑家建意外地接到一个令他一辈子都感到兴奋的电话,校长告诉他,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福建师大实现了国家重点学科历史上零的突破。此后,学校将更重大的担子压在了他和全院师生的肩上——申报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希望他们再次实现零的突破。
在郑家建和他的文学院同仁们不懈地努力下,目前学院已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国家文科基地;学院116教职员工中有专任教师99人,正高39人,副高43人,具有博士学位76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郑家建和他的同事们在收获着学院建设上的最大的喜悦。他说,一个人不能包打天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飞得更高,跑得更远。作为学院的院长,他十分关心同事,给予他们具体而真切的帮助,他认为只有这样,周围的人才会从内心深处热爱这个集体。难怪许多同志谈到郑家建时,都异口同声地说一个“好”字,更把他当作朋友与兄长来看待。
对履职倾注满腔热情
对鲁迅的研究,带给郑家建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并在内心生长出一份责任。他对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倾注了同样的热情。目前,他最关心的有三大块问题,一是职业教育,二是大学生毕业去向,三是社会组织发展。
谈起职业教育,郑家建有自己的心得。他说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材质和工艺的大幅提升,新型的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人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还拥挤在普通高校的独木桥上,职业学校还没成为考生的重要选项。社会需要各种人才,培养有技能的合格劳动者是社会的责任。所以,他很希望企业能与学校联合,共同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办好高职的关键要有一块实习基地,企业要有这种容量,帮助学校接纳和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政府应考虑企业的利益,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奖励。学校则要应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师聘任机制,多方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大学生的去向是他长期关注的目标,特别是毕业若干年后他们的发展。他说,大量的优秀人才,包括研究生、博士生跻身公务员队伍是对社会心理的一种压力。如果一个社会,有更多青年首选的是创业,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充满活力。目前社会对人的评价过于单一,非此即彼,这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学什么与做什么也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学习是终身的过程,而创业机会往往转瞬即逝。所以我们的社会应当鼓励和引导优秀青年到企业去经风雨见世面。要建立完善的创业、创新机制、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让年轻人享受创业的乐趣。当然这还涉及教育体系的改革,学科设置的改革,这也同样需要创新意识。
当然他更关注我们的社会组织发展,因为它们是社会的机体、细胞。他说人们在强调社会组织自主性时,往往没有考虑到它的边界、功能限度和预防机制的建立。如果这三点没有考虑好,那么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就不可能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正在进行着深度改革和系统改革,这是一项伟大而功在千秋的工程,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这个改革中来,并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就是我们采访中所认识的郑家建先生,一个勤奋的学者,一个敬业的学院管理者,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政协委员。他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给后人留下一些启迪,那就是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