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艳青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近年来,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快速建设和陆续投入使用,对铁路线路的运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结合我国当前新形势下铁路线路安全运营和管理的需要,国务院新修订和发布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实施为铁路运营管理单位安全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在条例规定中,明确要求“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并由“铁路建设单位或者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工程竣工资料进行勘界,绘制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并根据平面图设立标桩。”由此可见,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将成为铁路运营管理单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是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的重要成果和管理依据,是一种专题地图。除一般地形图应具有的数学要素和地理要素外,还应根据铁路线路安全管理需要,表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标桩、安全保护区界线、铁路用地要素等专题内容。
数学要素和地理要素是地形图所需的基本内容,数学要素主要有比例尺、坐标系统、坐标注记、控制点等,通过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的数学要素信息,可以确定图形坐标方位、距离、位置以及尺寸等。地理要素包括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线路建(构)筑物,以及线路两侧的地貌、植被、建筑物、交通、水系、管线等,通过地理要素可以正确了解和分析铁路线路沿线周边的地理特征,数学要素和地理要素均根据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要求进行表示。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标桩分为A型标桩和B型标桩两种。A型标桩为一般性标桩,实地尺寸规格较小,图面以内外镶套的正方形表示,图面尺寸为2 mm×2 mm;B型标桩为特殊标桩,在实地规格较大,警示作用突出,图面以内外镶套的长方形表示,图面尺寸为3 mm×2 mm。连接相邻两个保护标桩的线段为安全保护区界线,用实线表示。除此之外,每个安全保护标桩还应注记线路里程和支距,里程和支距均取位至米。A型标桩、B型标桩、安全保护区界线及相关注记表示见图1所示。
图1 A型标桩、B型标桩、安全保护区界线
铁路用地要素是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划定的依据之一,故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中也应准确绘制,主要有铁路用地界桩和用地范围界线等。铁路用地界桩和用地范围界线的表示方法参照原铁道部发布《铁路用地图绘制管理办法》(铁运[2010]78号)中的相应要求执行。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主要由工作底图绘制、铁路用地界要素标绘、安全保护区范围线划定、安全保护区标桩设置,以及标示、图幅整饰、质量检查等步骤组成。
工作底图可以正确反映铁路沿线一定范围内线路设施和地形现状,是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的基础底图。工作底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应与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成图的比例尺和坐标系统一致,工作底图的范围应满足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成图需要。工作底图一般选择铁路线路既有地形图,如竣工图等。可以采用编绘法绘制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否则需通过现场实测或航空摄影测量等解析测量的方法,先期开展工作底图的修补测或重测后,方可进行后续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的绘制工作。
编绘法绘制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工作底图为电子文件时可直接使用,工作底图为纸质文件时,需进行图形扫描、变形纠正和坐标定位,再利用数字化平台对其进行图形矢量化后作为工作底图使用。解析法主要有全野外数字测图和数字摄影测量两种方法。
由于铁路用地范围内、外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和公告的权限不同,所以铁路用地范围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划定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工作底图绘制完成后,首先要将既有铁路用地界要素标绘到工作底图上,标绘的内容主要有铁路用地界桩和铁路用地界线。铁路用地要素标绘时,可根据既有的铁路用地图转绘,也可根据铁路既有用地界址资料及其他权源资料进行标绘。开展铁路用地范围标绘或转绘时应注意其所使用的线路贯通里程或界址点坐标系统应与工作底图相一致。否则,应先进行里程换算或坐标转换后,方可进行铁路用地要素标绘工作。
安全保护区范围划定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的重要内容,需综合考虑铁路用地地界范围、不同的铁路线路段落的最小安全距离及铁路线路设施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1)安全保护区范围线划定一般要求
铁路线路沿线的地理、人文情况错综复杂,沿线的城市市区、城市郊区、村镇居民居住区、线路区间人口密度和建筑物规模的差异,造成了铁路沿线安全管理状况各不相同。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应从铁路线路的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进行划定。其距离根据线路两侧铁路用地范围、人口和建筑分布特点及铁路运行速度分别确定。一般要求为:城市市区高速铁路为10 m,普速铁路为8 m;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为12 m,普速铁路为10 m;村镇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为15 m,普速铁路为12 m;其他地区高速铁路为20 m,普速铁路为15 m。在特殊区段,如曲线内侧了望困难地段、地质灾害易发生地段等,为保证铁路运营安全,还应适当增加铁路安全保护范围。
(2)铁路用地范围内安全保护区界线划定
满足最小距离的情况下,在铁路用地范围内可增加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铁路线路蜿蜒曲折,路堤或路堑宽度变化频繁,铁路用地范围内的安全保护区界线一般应平行于铁路线路,按照等距离原则,依路基坡脚或路堑坡顶的最宽处向外进行划定。划定时,应首先确定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的外侧位置,再根据不同线路的安全距离绘制安全保护区范围线。在线路区间内,在满足最小安全保护距离的情况下,也可以铁路用地界线作为铁路安全保护区界线。
(3)铁路复线安全保护区界线划定
复线并行地段,铁路线路安全保护范围应分别按上行侧和下行侧的坡脚、堑顶以及桥梁外侧向外划定。复线绕行地段,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上、下行线路之间间隔的距离比较远,上行线和下行线路基分开,线路两侧分别有其各自的坡脚和堑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下行线路之间的空地是铁路用地,则应当将上下行线路之间的空地一并划定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范围之内。反之则应依照安全保护区范围划定的一般要求,沿上、下行线两侧分别进行划定。
(4)铁路车站站场安全保护区界线划定
车站站场段的安全保护区范围,应以车站站场内平行股道的最外侧坡脚、堑顶作为安全保护区的基准位置向外侧划定,使整个车站站场均处于划定的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当车站站场内建、构筑物密集,建构筑物与线路相邻一侧的边缘与线路的距离小于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可将相关建、构筑物一并划定到安保区范围内。
(5)铁路安全保护区界线与其他安保区重叠的问题处理
当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线与公路建筑控制区、河道管理范围、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航道保护范围,或者石油、电力以及其他重要设施保护区重叠时,应将该情况报告安全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由其组织相关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协商划定。
安全保护区标桩应设置在安全保护区范围线上,分为A型标桩和B型标桩两种。一般情况下应设置A型标桩,线路同侧的A型标桩之间间隔一般为200 m,特殊地段如铁路线路两侧的高山、河流、公路、房屋等区段或人烟稀少地段,应根据标桩埋设施工的可行性及标桩间的瞭望通视等情况进行适当的缩短或延长,避免标桩落在道路、房屋等建筑物上,以及河流、围墙内。A型标桩在线路两侧应交替设置,见图2。B型标桩不受200 m距离限制,应设置于居民区附近和人身伤害事故多发地段,如人员活动频繁的道口、桥隧两端、交通涵、公铁立交桥附近等。一般沿线路两侧,在线路设施两端对角设置,见图3。
图2 A型标桩设置
图3 B型标桩设置
安全保护区标桩设置完成后,均应量取其线路里程和距离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铁路桥梁外侧的支距,并依照图1所示,以分数的形式标示在安全保护区范围线的外侧。其中,分子的A和B代表标桩类型,数字代表标桩距离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铁路桥梁外侧的支距;分母代表标桩所在位置的线路中心里程。双线铁路的线路里程一般以下行线贯通里程为准。当线路绕行时,上下行里程可分别标注。
图幅整饰就是在已标注了安全保护区界线及安全保护区标桩的工作底图上,完成图幅分幅和标注专题地图的辅助信息等工作。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一般是以一个区间和一个车站为一幅图,并分线路、按照里程增大方向顺序分幅。分幅时,相邻两图幅间的安全保护区范围应有一定的重叠,一般为200 m左右。由于铁路线路蜿蜒曲折的特性,为保证图形打印出图和使用方便,还需将分幅后的图幅进行折图工作,并加注图幅的封面、封底和图例。除此之外,还应根据需要在图幅内部标注坐标格网注记、图形比例尺注记、制图说明、图幅结合说明,绘制指北针等。图幅整饰是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图幅整饰的质量对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的后期管理和使用具有显著的影响。
质量检查是保证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质量的关键措施。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完成后,应由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对其绘制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和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底图选用是否恰当、安全保护区界线施划是否满足要求、安全保护区标桩放置位置是否正确、图幅整饰及图幅接边是否符合要求、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规定等。通过检查和验收的安全保护区平面图,方可上报安全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或以上人民政府,进行确认和申报公告。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设施,依照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要求开展的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工作对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建设至关重要。经安全保护区所在地县级或以上人民政府确认并公告的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标桩的埋设提供了基础设计资料,也为铁路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管理依据。铁路运营管理机构应逐步建立起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长效机制,以此保持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的现势性和正确性。
[1] 铁道部.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 胡圣武.地图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春祥.航空摄影测量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4] 李永树.工程测量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