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型琦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平阳 325405)
小儿肺咳颗粒辅助治疗急性小儿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胡型琦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平阳 325405)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14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对照组(70例),均给予头孢噻肟静滴和对症处理,观察组加服小儿肺咳颗粒。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7.14%;观察组喘息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较好。
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肺咳颗粒 疗效 喘息症状
小儿支气管炎发病以冬春季节居多,尤以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常见,其起病急,1~2 d后病情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症状。本病预后良好,疗程一般为5~9 d,但病情易复发且容易发展为哮喘,因此应当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炎并减少哮喘的发生。笔者近年应用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14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文献[1-2]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听诊双肺呼吸音加粗,偶尔有湿啰音,胸部X线片显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双肺纹理增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男性37例,女性35例;年龄6个月至12岁;体温<38℃ 10例,38~39℃ 32例,>39℃ 30例;病程(4.57±2.14)d。对照组70例,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3个月至11岁;体温<38℃ 12例,38~39℃31例,>39℃ 27例;病程(4.08±2.03)d。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每日给予头孢噻肟 50~100 mg/kg静脉滴注,必要时予退热、祛痰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服小儿肺咳颗粒(黄芩、金银花、连翘、紫苏叶、甘草,每袋6 g),1岁以下每次0.5包,每日2次;1~3岁每次1包,每日3次;3~7岁每次1.5包,每日3次;7岁以上的患儿每次2包,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d。
1.3 观察指标 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尿常规等以及症状(发热、咳嗽等为观察重点)、体征以及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检查和实验室常规检查)。
1.4 疗效标准 按文献[3]执行。痊愈:体温正常,咳嗽症状消失,双肺痰鸣音、喘鸣音消失,食欲恢复。显效:体温正常,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双肺痰鸣音、喘鸣音明显减少,食欲较前恢复。有效:体温下降,咳嗽症状减轻,双肺音减少,但食欲仍差。无效:发热、咳嗽等主要症状,疗程超过3d而无明显改善,体温下降<1℃,病情加重或兼有其他全身症状。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综合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喘息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咳嗽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相近 (P>0.05)。
表2 两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组 别 n 肺部湿啰音咳嗽 喘息观察组 72 5.19±2.40 6.37±2.34 3.21±1.62△对照组 70 5.67±3.21 6.93±3.26 4.95±1.73
支气管炎属于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严重时可发展为肺炎,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婴幼儿支气管炎患者的随访显示,20%~40%的患儿可发展为哮喘。因此应当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炎,在卫生宣教中强调患儿在疾病流行季节一旦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小儿肺咳颗粒组方中,紫苏叶辛温发散风寒,通肺气,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具有平喘、镇咳以及祛痰作用;黄芩清肺解毒,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金银花、连翘疏风清肺,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本观察表明,小儿支气管炎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小儿肺咳颗粒,在临床总疗效以及改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方面作用优于对照组,而在改善血象和X线胸片方面两组组的疗效相当,说明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支气管炎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是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比较理想的药物。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3-115.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96-1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1993:11.
R725.6
B
1004-745X(2014)04-0715-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072
2013-10-29)